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采用預應力錨索構成的框架梁是一種防護形式,它通過錨固在坡體深部穩定巖體上的錨索將力傳給框架,在經框架對不穩定坡體施加一個預應力,將不穩定松散巖體擠壓,使巖體間正壓力和摩阻力大大提高,增加抗滑力,限制不穩定坡體的發展,在錨索預應力的作用下,將不穩定的山體與穩定山體組成一個整體,不使間隙繼續發展,從而達到防護的目的。
一、預應力錨索框架梁施工常見問題分析
1、索孔位置未準確定位。在預應力錨索框架梁的施工過程中,常見的問題就是索孔的位置沒有準確的定位,首先就要控制好自由段與錨固段的長度,同時處理入口傾角、孔向偏差及塌孔等問題。在鉆孔時嚴格按照孔位進行,其開孔孔位偏差要控制+5cm之內,高程偏差要控制+10cm之內。鉆孔方向要保持與設計方向相一致,傾角的偏差控制在±1°,方位偏差控制±2°。采用鉆具為地質鉆機,孔徑為150mm。錨索的長度要根據實際的鉆孔情況來確定,并遵守錨固長度范圍全部埋入基巖的施工原則。
2、未注重錨索組裝環節。在錨索組裝過程中,選用直徑φ15.24mm,強度1860MPa的高強度低松弛無粘結鋼絞線,延伸率≥3.5%,仔細完成錨索組裝的每個環節,同時準確的安裝錨索導向帽、承載體及對中支架等。在進行錨索組裝前要認真進行錨索檢查、下料及隔離處理。檢查鋼絞線是否存在死彎、劃痕及松絲等缺陷,同時還要對其強度進行抽查,保證其強度不得低于最低強度要求。
3、未進行注漿的連續作業操作。在每一次的注漿操作過程中,都要進行連續的作業,以解決在注漿中容易出現的卡管及滲透等問題,從而達到索孔內注漿體的整體、密實,達到設計強度要求。根據受力特點,注漿操作可分兩次進行,第一次可在錨索孔缺陷檢查完成,錨索推送就位后進行。在錨固段砂漿強度等級達到設計要求時,在配合比設計中可摻適當的膨脹劑,加強錨固效果。第二次注漿則應該在錨索張拉完成后進行,砂漿強度等級可比錨固段強度低一個等級,要求注漿到錨索孔口返漿為止,保證自由段的注漿密實,從而達到保護錨體的目的。
二、預應力錨索框架梁施工工藝分析
1、框架施工工藝分析。預應力錨索框架是錨固工程中的抑制構件,它將整個被加固范圍內的臨空表面進行框架平面的覆蓋,加強其加固體的整體結構。另外,其也是預應力鋼絞線錨固結構的錨墊支點。因此,框架施工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到了預應力錨索的加固效果。
2、錨索的張拉施工工藝分析。在進行錨索的張拉施工之前,首先要進行錨索張拉基本實驗,其實驗的根本目的是驗證工程中所采用的錨索性質及性能、施工工藝及質量、工程設計合理性、以及錨索的抗拔抗拉的承受極限等問題。其中還包括了搬運、存儲、安裝及施工過程中的抗物理破壞能力等。如在實驗過程中發現問題,則要及時的采取變更及完善施工等措施進行調整。對工程錨索的實驗施原則上要在錨索施工之前進行,并且在基本實驗的鉆孔位置確定之后,接著做實驗錨墩,并且在錨固漿體的澆筑日期達到28天及錨墩強度達到設計需求的80%以上進行錨索張拉基本實驗,基本的實驗報告要向監理及設計部門及時提交。在特殊情況下,錨索的張拉基本實驗可以與錨索工程施工同時進行。
三、預應力錨索框架梁施工質量控制
1、施工配合比的質量控制
(1)使用泵送劑控制。在混凝土料中適量的使用泵送劑可以明顯的改善其流動性及保水性,同時減少混凝土拌合物的摩擦阻力,使其基本上不會產生分層離析的現象,水化熱也較低,能保持較長時間的泵送性能,在取消泵送劑使用的情況下,要注意其和易性及流動性的控制。
(2)施工水灰比質量控制。混凝土抗滲等級重要的影響因素之一就是其水灰比的控制。在滿足了水泥水化作用的前提條件下,水灰比與混凝土的抗滲強度是成反比的,當水灰比達到0.65及以上時,凝膠的結晶將無法完成孔隙的填充,導致了孔隙開放及滲水現象;假如水灰比過小的情況下,則會發生施工孔隙,因此,筆者經過大量的施工實例分析出水灰比的最佳范圍應在0.5-0.6之間。
(3)灰砂比的質量控制。水泥是混凝土硬化強度的基本材料之一,同時也是凝膠結晶堵塞孔隙的重要來源,水泥越細比表面積越大,水化也越充分,同時相應的提高其抗滲能力。另外,在混凝土中,水泥的用量越大,抗滲能力越好,但是其用水量也越大。因此,水泥的用量也不能過大,并且,其灰砂比會直接影響水泥石的收縮能力,因此,灰砂比的配比范圍要控制在1:1.2至1:2.5之間。
(4)灰石比的質量控制。在灰石的選擇上面,必須經過嚴格的篩選,其最大粒徑要控制在31.5mm范圍之內,如果粒徑孔徑過大的話很容易形成接觸孔隙,而且會形成并增加其回彈量,如果粒徑過小,則會引起砂漿與石子的變形不一致,導致骨表面存在水膜蒸發,從而形成接觸孔,經過工程實踐分析,水泥與石子的合理比例為1:3-1:4為宜。
2、鉆孔施工質量控制。工程布孔完成之后,需要對孔位進行認真的核對,工程實際最小抵抗線要與工程設計之初的最小抵抗線基本相同。在鉆孔的施工過程中,要對孔的方向、角度以及深度等進行嚴格的控制,其傾斜面要與設計坡面相平行。鉆孔眼施工時,要特別的注意當地的地質條件變化,并做好記錄,當施工過程中遇到夾層或有明顯的地質差異的地區,要及時與設計聯系確認是否進行孔位的調整及孔網的參數調整處理。錨索鉆孔采用無水干鉆,禁止采用水鉆,以確保錨索施工不致于惡化邊坡巖體工程地質條件和保證孔壁粘結性能。
3、腳手架施工質量控制。
(1)確定施工邊坡的穩定情況。在進行腳手架的搭設工作前,要仔細的觀察邊坡的穩定情況。邊坡腳手架的搭設要斜于邊坡,并且保持立桿與坡面相平行、小橫桿與坡面相互垂直。腳手架的鋼管支架立柱要布設在堅硬穩定的巖石基層上,假如發現地基的承載力較差,則應墊設木板墊。
(2)合理選擇腳手架搭設方法。一般錨索施工的間距采用的是3.0m×3.0m的方形布置方法,為了錨索的定位及鉆孔方便,經過大量的承載力與穩定性實驗計算,采用以下的搭設方法進行,搭設尺寸設計為立桿縱向、橫距及步距都為1.5m;所計算的腳手架設計為雙排腳手架,架設高度為20m,立桿設計采用單根立管,腳手架內排架距離邊坡高度為0.2m;小橫桿搭設在大橫桿的上部,其根數為4根;采用Φ48mm×3.0m的鋼管類型;橫桿與立桿的連接方式為單扣件連接,其扣件的抗滑承載力為0.90。
(3)確保腳手架的搭設的管扣的牢固與穩定,在鋼架與壁面之間的連接必須楔緊,在相鄰的鋼架連接必須牢靠,要采用木板搭設作業平臺并且保證木板固定于腳手架上面,從而可以有效的防止翹頭板事故發生。
四、結束語
通過京滬高速鐵路部分路段預應力錨索框架梁防護工程施工作業反應,以上施工工藝及施工質量的控制是可以確保工程的整體質量的,在整個的預應力錨索框架梁施工中,施工方要時刻注意施工工藝規范以及在施工過程中的質量控制要求,做好詳細的施工技術交底,讓施工人員掌握技術交底要求,從而安全、優質高效的完成施工任務。
五、參考文獻
[1] 沈為民;宗周紅;房貞政;;預應力組合簡支梁試驗研究[J];福州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1年05期
[2] 劉莉;王連廣;時光;;鋼與高強混凝土預應力組合梁滑移性能試驗研究[J];東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6年08期
[3] 張如杭;;框架深肋組合扁梁抗彎剛度和承載力研究[D];清華大學;2006年
[4] 洪英維;;體外預應力鋼箱—混凝土組合梁試驗研究[D];南京工業大學;200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