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要:在企業的運營中,火災事故一旦出現,就會造成非常嚴重的負面影響,因此如何做好企業消防安全管理應該成為企業運營中所關注的重點。文章首先分析了企業消防安全的影響因素,以此為基礎,針對如何做好新形勢下的企業消防安全管理提出了建議,以期為企業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開展提供一定的借鑒和參考。
關鍵詞:企業運營;消防安全管理;火災事故
企業機構是人員的重要聚集地,一旦發生火災,很容易造成大量的人員傷亡,而且會使企業面臨巨大的經濟損失,所以企業消防安全管理十分必要。然而從當前的情況來看,一些企業在經濟業務推進過程中,對消防安全管理的重視程度不夠,導致企業存在一定的消防安全隱患,當火災事故發生后企業才意識到這方面工作的不足。為此,企業在運營管理過程中需要進一步加強對消防安全問題的重視程度,并從多個層面入手予以完善。
一、企業消防安全的影響因素
(一)主觀因素
在一些企業的運營管理過程中,企業管理者及其相關人員缺乏科學的管理意識,導致企業的消防安全工作推進緩慢,工作成效無法突顯。從當前的情況來看,一些企業管理者并沒有意識到企業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企業的運營管理將主要精力放在了經濟業務的推進方面。在一些企業管理者看來,消防工作僅僅是消防機構的責任,所以對企業內部消防器材的采購、使用及管理并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無法積極主動配合消防機構進行企業消防安全的專項檢查,甚至存在明顯的應付心理。一些企業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僅僅是為了應付相關部門的檢查,只有在消防部門檢查時,企業才會在內部開展一系列禁煙禁火工作,對易燃物質進行合理存放,然而在消防檢查人員檢查后,一切又回歸常態。例如,隨處抽煙、易燃物質隨意堆放、消防通道隨意占用等現象非常普遍。由于對消防安全管理的重視不夠,一旦出現火情,企業往往無法在第一時間采取科學有效地應對措施,出現嚴重后果的概率相對較高。
(二)制度因素
從當前的情況來看,在很多企業的管理制度中并沒有涉及消防安全管理的內容,由于缺乏嚴格的管理制度,因此無法對企業消防安全工作的具體推進進行嚴格的規定,企業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存在明顯的隨意性。從宏觀層面來看,我國企業的發展規模不斷擴大,而且消防危險品在企業中的使用頻率也在日益增高,然而在較大的競爭壓力之下,很多企業并沒有重視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往往只是交給企業的工程部參與管理,但是由于缺乏嚴格的管理制度,無法對本企業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進行嚴格的約束,導致很多安全隱患依然存在。
(三)自身屬性因素
企業自身屬性所產生的消防安全問題首先表現為建筑問題,從當前的情況來看,我國一些企業因自身經濟實力有限,所使用的生產廠房主要為家庭廠房,建筑條件相對較差,在布局上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為了盡可能壓縮成本,一些企業的建筑廠房往往不會根據其生產性質專門建造,而且在廠房建筑改造過程中往往沒有經過公安消防機構的安全審查。所以,此類建筑的消防安全系數較低,整體建筑耐火性較差,一旦發生火災,很容易造成嚴重的后果。其次,很多企業所生產的產品屬于易燃品,如紡織、五金、塑料等類型的企業,在企業的生產過程中,一些生產人員并不具備相應的資質,企業管理者也不會向相關管理部門進行審批,因此其生產安全性得不到保障。
(四)消防設備因素
在企業的運營管理中,消防設備管理工作的不完善也會引發消防安全問題,從當前的情況來看,大多數企業雖然會購入一定數量的消防設備,如常見的滅火器材,但是針對此類器材的質量控制并不嚴格,一些器材因采購渠道不合理而質量不達標,一些器材則因為得不到及時更換而存放過期,這意味著企業內部所設置的消防器材并不能在關鍵時刻發揮應有的作用。而且,一些企業雖然設立了專業的部門,但是針對建筑內部的電氣檢查工作并不完善,一些老化電路電氣無法及時得到更換維護,而此類設備問題極易引發火災,因此一旦出現火情,很容易造成嚴重的后果。
(五)自我監督因素
在一些企業的運營管理中,并沒有對消防安全工作進行嚴格的自我監督,一些企業雖然建立了內部監督管理制度,但是制度落實的效果并不理想,消防安全監督工作流于表面。
二、如何做好新形勢下的企業消防安全管理
(一)提升安全意識
企業管理者需要明確認識到消防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建立起消防安全管理與企業運營發展之間的聯系,明確認識到企業消防安全是企業經濟業務高效推進的重要基礎。企業管理者要提升責任意識,在日常管理中積極配合消防機構的各項工作,及時查找企業內部在消防安全管理中存在的不足并盡快解決。而且,企業還應該加大對工作人員的消防安全教育宣傳工作,提升企業所有員工的消防安全意識,使其能在工作中及時發現各類安全隱患,力爭將消防安全問題控制在源頭。在提升消防安全認識的基礎上,進一步增加對消防安全的投入,還要注重專業管理人員的配備,確保企業消防安全管理工作能夠持續高效進行。
(二)完善企業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企業消防安全管理制度的建設,是為了更科學規范地指引企業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并對企業內部相關部門及人員的行為進行嚴格約束,以此不斷提升企業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成效。以制度的形式對本企業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流程、工作內容、工作方式等予以明確,并在管理制度中針對相關消防工作管理部門的責任予以確立,要求相關部門嚴格按照制度實施相應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在具體工作的實施過程中,還要及時做好工作信息的反饋,企業管理者則根據反饋的信息內容作出科學的指導。通過這種方式,建立嚴格的管理制度,使本企業的消防安全管理逐步正規化,進而更好的消除企業建筑內部的消防安全隱患,這對于企業消防安全管理整體成效的提升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
(三)消除企業自身屬性所引發的消防安全問題
為了盡可能減少消防安全問題的困擾,企業在生產廠房方面選擇時要確保建筑安全性達標,不可以因為壓縮成本而降低廠房的建筑要求,因為一旦因此引發火災,企業將遭受更加嚴重的損失。在廠房建設過程中,還需要配合消防部門的審查工作,在審查通過后才能投入使用。另外,對于一些特殊性企業,如紡織、塑料類企業,在日常生產中必須根據生產環節內容進行嚴格的消防安全管理。而且企業要對從事生產的員工進行系統的安全培訓,使其全面了解紡織、塑料各生產環節可能存在的消防安全隱患,并在生產作業中時刻保持警惕。從宏觀層面來看,對不具備安全生產資質的企業,消防部門要進行嚴肅查處,而且要進行必要的處罰,以此增加企業的違法成本,引起企業對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視,這對于企業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完善有著重要作用。
推薦閱讀:新形勢下消防裝備的優化管理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