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 要:如今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離不開科學技術的不斷改革與創新。我們處于信息全球化的時代,科技創新對于我國的經濟地位提升以及文化實力的強大有著關鍵性的作用。高等院校作為青年人的聚集地,有著獨特的人群優勢,所以我國科技管理的創新與發展很大一部分上取決于高等院校的科技管理工作。高校不只是肩負教書育人重擔的地方,也是我國科學技術研發與實現的場所。探討了高校科技管理的含義與機制創新的意義,結合目前高校科技管理工作存在的問題,總結了幾點高校管理工作的改革與創新建議。
關鍵詞:新時期;高校;科技管理;體制;創新發展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科技的競爭影響到地區甚至國家的經濟實力,且科技的進步有助于提升我國的文化自信和民族團結。高校作為科技知識的匯集地與青年人才的培養基地,肩負著為國家培育高素質、高學歷的創新型人才的重大使命。在傳統的市場經濟環境下,高校管理工作中的教學評價、創新機制、監督體系等存在一系列與新時代經濟體制不符合的地方,不利于高校科技管理工作的改革與創新,阻礙了當今高校學生綜合管理工作的高效實施與科學技術的大力研發,無法達到現代化社會對于高校科技發展的需求。因此綜合教學資源、樹立科技創新理念、提升高校科技管理水平等是高校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1]。
1 高校科技管理工作含義與創新意義探討
1.1 高校科技管理工作的含義
高校科技管理工作具有復雜、全面、開放等特點,涉及多學科領域。高校科技管理工作屬于高校學生管理的一種,在高校豐富的教學資源與全面的政策支持下,將教學資源進行整理、集中,合理使用并開發資源以進行科學技術的研究,培養綜合技能與創新能力并存的人才,提升高校的科技實力,為祖國的科技進步貢獻力量。管理工作是一種技巧性工作,并不只是依靠高校的規章制度就可以實現良好的管理效果,需要綜合學生組織的特點、管理工作的經驗和對最新科學技術的掌握等,發揮高校管理部門的控制方式與領導能力,幫助學生組織實現科技的改進與研發。管理的方式與目標需要結合現實社會發展環境與市場經濟背景進行實時更新,以解決個人之間和人與環境之間的種種矛盾。高校的科技管理是國家科技管理與創新工作的重要分支,高校需要有更加全面的科技管理能力以應對經濟全球化發展,這對推動我國科學技術管理與創新工作順利進行有著重要作用。高校作為教育機構,同時也是科學技術的實驗與生產基地,科學研發與培育人才分別是我國普通高校的兩大工作重點,為了高校能夠持續地進行科學技術的生產與創新,需要高校改革科技創新理念,結合當下教育事業的特點進行科技管理工作機制與體系的改革創新。
1.2 高校科技管理創新的意義
(1)社會各行業的經濟發展與體制改革都離不開“創新”這兩個漢字,創新是提高自身競爭力的重要工具,只有樹立高效的創新理念并堅持創新才能在經濟全球化的世界爭得一席之位,高校科技管理的目的就是鼓勵在校大學生大膽進行科技的研發與創新,管理的方式要根據高校的資源環境與學生群體的整體特點不斷更新,定期開展學校科技創新活動,成立學生管理組織,以達到最理想的管理效果,將創新理念與管理方式積極地應用到現實的高校科技管理機制中,保證高校科技研發的科學性,培養高科技人才[2]。
(2)高校進行科技管理工作的前提是遵循科學發展的規律,結合當代高校大學生的綜合特點,進行人力、物力與財力的合理調整與分配,實現科技管理體制更好地服務于科技目標,為科學技術的進步提供基礎保證。在正確的理念基礎上,科技的發展速度越來越快,科學研究對象逐漸多元化,涉及領域正在慢慢擴大,科研所需知識不再是來自單一的專業,而是多學科、多專業的融合,因此,單學科的知識與人力資源無法很好地滿足當下科學研究的需求。與互聯網技術、信息技術等技術的融合,使得科學研究的方式得以創新,研究的對象與產品得以遍布各個領域,縮短了科研成果應用于市場的周期,加快了科學研究成果的產業化。在國家經濟與可持續發展戰略目標下,對科研人員的實力與科學技術的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在科技管理的內容與方式上均實現創新發展,才能應對社會不斷對于高校科技管理提出的新要求。
2 高校科技管理工作中出現的問題
2.1 高校科技管理理念陳舊
一般普通高校都有設置科學研究管理部門,但高校較為重視教育的理念,對于科學技術的創新發展問題和成果轉化問題不夠重視,管理理念陳舊必然會阻礙高校科技管理工作的順利執行。高校科技管理部門沒有意識到管理理念的重要作用,只將其當作一項傳達任務,更沒有跟進科學技術的研發進程,無法做到將教學資源進行協調與整合,沒有完全盡到高校科學技術管理崗位的職責。我國重點大學的科研成果較為出色,且數量較多,但這些科研成果轉化率普遍偏低,很大程度上是由于高校科技管理部門缺乏對科技管理創新理念的認知,沒有較強的服務意識,導致科學研究學術界脫離了研究成果產業界,沒有很好地將科技成果應用到人們的生活中[3]。
2.2 高校科技管理機制落后
高等院校的學生管理制度全面且高效,但對于科技管理的制度卻不能滿足社會對于高校科技研發制定的標準,在高校管理體制的改革中,常常會忽略掉科學技術管理的更新。落后的科技管理制度在新時代科學研究的高速進行中無法發揮出其應盡的責任,以至于科技管理人員工作態度不積極,從本質上阻礙了高校科技管理部門的創新與作用的發揮。科技管理機制是引導甚至決定高校科技管理部門發展方向的重要因素,需要高校足夠重視,緊跟時代的發展潮流,投入更多的人力與精力去管理,以構建能良好服務于市場經濟的科技管理機制,促進科研成果的產業化與我國經濟實力的提升。
2.3 資源整合較難
我國教育事業與科技事業存在相互融合、相互影響的關系。科學研究資源是有限的,尤其是新興科技的資源,二者之間的關系就變為了競爭關系,由于市場調節能力有限,同時又缺乏完善的共享與合作機制,這就加大了資源整合的難度。在資源的零散利用下,經常會出現投資分散、重復建設和成果相似的局面,使得各行業間的科技競爭壓力變大,但因資源的分散,科技的實力得不到快速的提升,使得國家科技戰略任務的實施存在著很大的不確定性,國家計劃縮小為行業計劃。同時,由于人力資源與物質資源的過度分散,造成集團化的實力欠缺,缺乏團隊的科研精神,無法承接難度很大的科研項目,阻礙了我國科學技術的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