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日韩亚洲,一本一本a久久,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我國衛星技術發展中的應用

來源:期刊VIP網所屬分類:綜合論文時間:瀏覽:

  【摘要】我國航天事業起始于1956年,經過六十多年的發展,目前已經成為世界航天強國,在通信衛星、導航衛星、遙感衛星、載人航天、空間站建設等方面都處在世界前列。本文概述目前我國通、導、遙衛星的發展現狀和未來趨勢,并介紹了近年來我國商業衛星的發展現狀和趨勢。

  【關鍵詞】通信衛星;導航衛星;遙感衛星;商業衛星

衛星技術發展應用

  1. 概述

  1956年國防部第五研究院的成立標志著我國航天事業的開端,1958年我國著手建設了第一個衛星發射中心——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到1970年,長征一號運載火箭首次發射,成功將我國第一顆人造衛星——東方紅一號準確送入預定軌道。我國成為世界上第五個能獨立研制和發射人造衛星的國家。在隨后的50年中,我國成功發射了東方紅二號、亞洲一號、中星10號、中星16號等通信衛星,北斗一、二、三號導航衛星,高分系列、遙感系列、資源系列、天繪系列等遙感衛星,截止到2021年6月,我國在軌衛星數607顆,其中運行衛星數460顆,是世界上衛星擁有量第二大的國家。

  本文主要介紹我國衛星事業中通信、導航、遙感衛星的發展情況和未來發現規劃,并介紹近年來我國商業航天的發展現狀和趨勢。

  2. 通信衛星

  衛星通信是利用人造地球衛星作為中繼站,轉發或反射空間電磁波來實現信息傳輸的通信技術。在赤道上空等間隔分布的3顆同步軌道通信衛星可以實現除兩極部分地區外的全球通信。在現有衛星通信市場上,地球同步軌道衛星通信系統仍占主導地位。通信衛星是世界上應用最早、最廣的衛星之一。

  通過通信衛星進行通信相較于傳統通信具有覆蓋范圍廣、通信容量大、鏈路穩定性好等優點。衛星通信一跳的通信距離最遠為18000公里,覆蓋區內的用戶都可通過通信衛星實現多址連接,進行及時通訊。此外無線通信的頻率越高可利用的頻帶寬度就越寬,信道容量就越大,可避免頻道間的干擾。而衛星通信一般使用1-10GHz的微波波段,有很寬頻率范圍,可在兩點間提供多條話路,因此通信容量大。衛星鏈路大部分在大氣層以上的宇宙空間,屬于恒參信道,傳輸損耗小,電波傳輸穩定,因此鏈路穩定性好,

  早在1975年我國發射東方紅系列通信衛星的工程就全面展開,從1984年開始,我國陸續發射了東方紅二號、三號、四號衛星,鑫諾衛星2號、6號,委內瑞拉1號、巴基斯坦1R號,中星10號、16號等通信衛星。隨著應用需求的擴大,通信衛星向著寬帶化、多媒體化方向發展,對高通量衛星(HTS)的需求日益凸顯。我國目前高通量衛星中星16號已經實現了我國除西北、東北的大部分陸地和近海近300km海域的覆蓋,支持百萬終端和多類型終端,衛星總容量為20Gbps。計劃未來通過發射中星系列衛星逐步實現全國國土和近海的基本覆蓋,2025年實現全球覆蓋。

  3. 導航衛星

  在現代導航技術中,衛星導航系統能夠提供位置、速度、時間(PVT)信息,是定位、導航、授時(PNT)服務能力形成的基石。衛星導航系統首次將全球空間和時間信息的能力集于一體,同時解決了高精度、高動態、實時性、全球性、全天候等一系列難題,真正實現了空間和時間信息的有機統一,具有重大意義。

  全球衛星導航系統目前在網使用的,經過聯合國衛星導航委員會認定供應商有:中國的北斗衛星導航系統(BDS),美國的GPS衛星導航系統,俄羅斯的格洛納斯(GLONASS)和歐洲的伽利略(GALILEO)。

  GPS全球定位系統是目前使用最廣泛最成熟的衛星定位導航系統。GPS系統是由美國在19世紀七十年代開始研制的定位系統,于1994年建成使用。該系統由24顆衛星組成,包括21顆工作衛星和3顆備份衛星。GPS在軍用領域可提供達到厘米甚至是毫米級別的導航/定位精度,是美國GPS制導類炸彈和導彈的精度保證。在民用方面,GPS則提供10m級的定位和導航精度。

  伽利略衛星定位系統由歐洲委員會和歐空局共同負責,于1999年首次公布伽利略衛星導航系統計劃,共發射了三十顆衛星,在2016年投入使用。伽利略衛星導航系統的最大優點是精度高,其免費定位精確度可達到一米以內,付費服務精確度更高,達到厘米以內。

  俄羅斯從前蘇聯時期的1976年就開始推進和美國GPS相抗衡的“格洛納斯”系統,但隨著20世紀90年代初期陷入經濟危機,計劃被迫中斷。從1993年開始獨立建立。從2003年起,GLONASS系統進入全面升級階段,2007年實現俄羅斯境內衛星導航定位服務,2009年實現全球服務。

  北斗定位系統是我國自主研制的全球定位系統。2003年建成了基于北斗一號系統三顆導航衛星的全球定位系統,并開始投入使用。經過17年的發展,今年已經隨著北斗三號衛星系統的第30顆衛星成功發射,完成了北斗全球衛星導航系統的星座部署。北斗衛星一共發射了59顆衛星,包含4顆北斗一號衛星,20顆北斗二號衛星,5顆北斗三號試驗衛星和30顆北斗三號衛星,除去試驗、失效、退役的衛星,目前在網的衛星數量一共是45顆。

  4. 遙感衛星

  遙感衛星是一種利用衛星上所裝載的遙感器對地球表面和低層大氣進行光學或電子探測,以獲取有關信息的應用衛星。遙感衛星能在規定的時間內覆蓋整個地球或指定的任何區域,能連續地對地球表面某指定地域進行遙感,主要有氣象衛星、陸地衛星和海洋衛星三種類型。

  在氣象衛星方面主要為風云系列,目前在軌9顆(FY-2C/D/E/F、FY-3B/C/D、FY-4A),主要提供全球連續觀測,具備全球、定量、多光譜、高光譜的大氣、陸表、海洋三類特性參數獲取能力,技術水平國際領先,也在開展國際數據共享合作。中國是世界上在軌氣象衛星數量最多、種類最全的國家,形成全天時、全天候、分鐘級的氣象預報、大氣環境監測、氣象災害監測、防災減災、海域使用管理以及全球氣候觀測、全球氣候變化應對能力。在海洋系列衛星方面,我國已成功發射3顆海洋衛星(HY-1A/B、HY-2A),為海洋環境預報和全球氣候變化研究提供衛星遙感信息,提供全球海洋高精度、多要素同步測量能力。在陸地觀測衛星方面,主要有高分衛星系列、資源衛星系列、環境衛星系列和商業遙感系列。

主站蜘蛛池模板: 邹城市| 莱阳市| 射洪县| 个旧市| 邳州市| 渑池县| 达孜县| 大丰市| 平潭县| 屏东县| 雷波县| 林西县| 江北区| 大英县| 尉犁县| 东至县| 台中县| 肥东县| 美姑县| 台中市| 二手房| 松江区| 长沙县| 大关县| 永胜县| 内黄县| 佛山市| 哈尔滨市| 长泰县| 九台市| 突泉县| 息烽县| 邻水| 华安县| 兴山县| 二连浩特市| 南靖县| 绩溪县| 武清区| 调兵山市| 阳曲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