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日韩亚洲,一本一本a久久,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京津冀協同發展背景下博物館合作模式探索及展望

來源:期刊VIP網所屬分類:綜合論文時間:瀏覽:

  【關鍵詞】京津冀協同發展;博物館;合作模式;展望

  【摘要】隨著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逐步推進,三地博物館加強合作,取得了豐碩成果。但因地域間經濟、社會發展不平衡,三地博物館的協同發展受到一定限制。建議三地博物館在陳列展覽、社會教育、文創研發、學術共建等方面探索合作新模式,繼而打破疆界、業界局限,攜手區域內其他文化單位,推進協同發展向更深層次邁進。

  2014年京津冀協同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后,北京、天津、河北三地的龍頭博物館率先積極響應,嘗試打破行政區域界線協同發展,獲得了顯著成效。為了讓協同發展的紅利惠及更多博物館,筆者基于京津冀博物館協同發展的現狀及取得的經驗,對未來三地博物館協同發展的模式、方向、策略等試做探討,希望推動其向更廣范圍、更深層次、更高水平邁進。

  一、京津冀博物館協同發展現狀及不利因素分析

  1.京津冀博物館協同發展現狀

  近年來,京津冀博物館創新發展,在國內、國際的影響力、美譽度持續提升。三地積極整合區域博物館資源,合作節奏逐漸加快,合作形式日益多樣,合作層次不斷加深,逐漸形成了較為穩定的區域博物館聯盟。

  北京作為全國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國際交往中心和科技創新中心,博物館現代化水平高,實力雄厚,處于國內領先地位。天津作為直轄市之一,文化中西合璧,古今兼容,底蘊深厚,博物館體系完備,資源豐富,在國內頗具影響力。河北省的博物館事業發展迅速,至2019年9月已有各類博物館137家,近幾年平均每年增加9.5家[1],一批重點博物館帶動中小博物館快速發展,博物館的整體水平有大幅提升,已經形成以國有博物館為主導,非國有博物館及行業博物館為補充的博物館體系,博物館事業進入高速全面發展階段[2]。

  為響應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三地博物館積極主動尋求合作。2014年,河北博物院新館甫一開放,就同故宮博物院合作推出了第一個臨展項目《天保九如——故宮博物院藏九九如意展》。2015—2017年,河北博物院同首都博物館、天津博物館共同策劃實施了《地域一體·文化一脈——京津冀歷史文化展》《金玉滿堂——京津冀古代生活展》等系列展覽,分別在三地巡展,同時以展覽為抓手,在文物資源、學術交流等方面共建共享,成為響應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的標志性事件。

  2018年,三地文物局及博物館共同簽訂“京津冀博物館協同創新發展合作協議”,建立京津冀博物館協同發展領導聯席會議制度,強化執行機制,設立京津冀博物館協同發展推進工作辦公室,負責全面推進三地博物館的協同發展,三地博物館合作機制更加成熟。2018年以來,由京津冀博物館協同發展推進工作辦公室牽頭,連續舉辦了數屆“京津冀博物館優秀志愿者講解邀請賽”,努力講好三地文化故事。2019年,召開首次“京津冀非國有博物館協同發展合作論壇”,為三地非國有博物館搭建交流平臺,致力于優化區域博物館體系。在2020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上,京津冀博物館和文化企業共同搭建的“京津冀博物館協同發展文化創意展區”,促進了博物館文化服務和文創產品開發與經濟、科技的加速融合,助力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三地博物館在政府指導下展開的深入合作和協作探索,為加強京津冀的關聯度和文化認同感,提升區域文化發展水平提供了有力支撐。

  2.不利因素分析

  由于歷史原因,三地在經濟、社會發展方面還不平衡,尤其是河北省與北京市的差距較大,影響了三地博物館廣度和深度。京、津作為全國文化高地,文博事業發展水平較高。2020年5月國家文物局公布的《2019年度全國博物館名錄》[3]顯示:北京市有博物館157座,平均14萬人擁有一座博物館;天津市有博物館64座,平均24萬人擁有一座博物館;河北省備案的博物館數量為141座,平均53萬人擁有一座博物館,遠低于全國范圍的平均25萬人擁有一座博物館。這些數據表明,北京、天津的博物館資源相對較多,河北的博物館資源相對較少,不僅低于全國平均水平,并且省內11個地級市的博物館資源也不均衡,如石家莊市有博物館31座,衡水、廊坊、秦皇島三市各有博物館5座[4]。

  博物館作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與其他文化機構最大的區別在于通過文物藏品為社會提供服務,而藏品資源的歷史、文化、藝術價值多為隱性的,且會隨著社會發展不斷變化,需要通過各種專業方式將其解讀并展示出來[5],因此,需要一批具有文物保管、藏品研究、陳列展覽、征集保護等專業技能的人才。目前三地不少中小博物館專業人才欠缺,隊伍建設明顯不足,個別博物館從業人員的素質與蓬勃發展的文化事業要求還有一定差距。新形勢下,為了做好頂層設計,加強謀篇布局,深化在科學管理與專業建設等方面的互學互鑒,對更懂業務、精專業、會管理的高端人才的需求則更加迫切。

  二、京津冀博物館合作模式探索

  目前,京津冀博物館的協同發展呈現多館交叉、多元互補的趨勢,要探索未來的合作模式,著力點與創新點應仍然集中于陳列展覽、社會教育、文創開發、科研共享等方面。

  1.挖掘地域文化內涵,推進陳展項目合作

  陳列展覽是博物館實現社會職能,進行文化輸出的主要載體和手段。近年來,三地博物館不斷合作辦展,積累了豐富經驗,接下來,應繼續依托深厚的歷史文化資源,加強陳列展覽合作,做出更具影響、更有深度的項目。

  萬里長城與京杭大運河是我國現存規模最大的世界文化遺產,其中長城橫燕山,跨太行,連接京津冀三地,京杭大運河串聯起北京通州、天津武清、河北滄州與衡水等地,是合作辦展的重要切入點。以紫禁城為代表的明清宮廷建筑遺存,以圓明園、避暑山莊等為代表的皇家園林,以明十三陵、清東陵、清西陵為代表的皇家陵寢等均以北京為中心,輻射河北、天津,是三地取之不竭的文化寶藏。以這些世界文化遺產為主要內容,可組織多角度的陳展項目。

主站蜘蛛池模板: 自贡市| 定南县| 镇安县| 黎城县| 吴忠市| 安乡县| 海晏县| 治多县| 清远市| 家居| 海晏县| 广灵县| 德兴市| 茶陵县| 石棉县| 磐石市| 六安市| 望城县| 南阳市| 三门县| 汤阴县| 德州市| 通化县| 和田市| 东阿县| 宁安市| 大荔县| 吉水县| 怀安县| 临夏市| 汶上县| 台湾省| 光山县| 汽车| 鹿邑县| 南安市| 武鸣县| 九龙坡区| 江口县| 交城县| 临泽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