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要:現如今,新的課程概念得到了廣泛的推廣和應用,為我國教學模式的轉型與創新提供了新的活力和機遇。過去的教育的形式和觀念已經逐漸改變和完善。高中歷史教師還應積極學習新課程概念的內容,在教學過程中積極滲透和實施新概念和新思想,以優化教學策略和方法,進而提高教學水平。
關鍵詞:新課程理念;高中歷史;教學策略
新課程理念下高中歷史課程的教學方法和教學理念的全面改革對傳統教學方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當前,幾乎在全國范圍內都在推進新的課程改革。歷史具有深厚的民族文化內涵,是高中的必修課程之一,要求教師提高整體教育質量。教師應注意高中歷史教育觀念的變化,對歷史課程和教學進行透徹的分析,掌握新課程的要求,保留適合發展現代教育的部分傳統教育觀念,改變過時的內容并發展更全面的歷史,教師應不斷提高自己的專業水平,并適應高中歷史教育理念的變化。
一、新課程理念下高中歷史教學的不足
1.師生關系不夠融洽
基于以前在課堂上教授歷史的經驗,傳統觀念鼓勵歷史教師在課堂上占據絕對優勢,學生沒有發言權和選擇權。教師控制班級教學的實施,學生只有被動地上課的權利。在這種教學模式下,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內在潛力沒有改善的機會,最終極大地降低了學生的課堂參與熱情。如果一切都這樣,學生只能通過作業和機械學習。師生之間缺乏溝通和理解以應對考試,這種關系更加緊張和疏遠。
2.傳統的教學評估
受傳統的應試教育模式影響,許多高中歷史教師缺乏評估方法,評估缺乏內容創新和發展,缺乏綜合的評估方法。在這種反向評估模型中,僅關注結果而不是過程的評估將對學生的成長產生負面影響,這很容易降低學生的學習熱情,并影響教學效果。在新課程的背景下,教師需要解決這個問題。
二、新課程理念下高中歷史教學策略
1.更新教學觀念,突出學生的主導地位
高中階段是學生學習的高密度階段。在這個階段,由于學生課程緊張,學業任務重,教師的教學模式通常是灌輸式教學。這種教學模式抹殺了各學科本身的趣味性,讓原本生動活潑的課堂學習變得死氣沉沉。同時這種教學方式雖可在短時間內見到成績上的效果,但是從長遠來看,不利于學生興趣的培養和學生心理的健康成長。由于學生的知識基礎薄弱,對新歷史教科書的熟悉,這將使學生難以理解和接受高中歷史的內容,在理解和識別方面存在許多問題。解決這些問題需要教師不斷更新教學理念,并突出學生的主導地位。
在新的課程理念下,面對教科書中歷史重點內容的積累,教師不僅要注意教學方法,而且要注意學習方法。研究是教學方法的基礎,教學方法是學習方法的延伸。教學應充分尊重學生的體驗和感知知識的權利,并強調學生作為主導地位。因此,在課堂上根據新的課程概念進行教學時,教師的角色是引導,組織,協作和促進學生以及課程資源的使用者的身份,教學過程中應強調學生作為學習的主導地位。
2.設計一個交互過程并創建新的教學模型
在新的課程概念下,教師將更多地集中在教學過程上。這個過程不僅是教師鼓勵學生積極思考并發展其良好思維能力的過程,而且是教師教學與學生學習互動的過程。因此,在新課程概念的歷史課程中,教師必須注意學習過程的教學設計以確保教學的有效性,這需要開發新的課堂教學模型。
在課堂上教學時,教師必須首先提出問題,給學生一些時間,并允許學生閱讀有問題的教科書并積極思考。然后,通過在課堂上提問來發現學生的問題,然后通過學生合作討論或教師的解釋解決關鍵問題和困難。最后,使用適當的課堂練習來應用學到的知識點,并對這些知識點進行復習和鞏固。
3.考察當地歷史并激發學生的興趣
教科書的新概念要求所有可能的教學方法來鼓勵學生積極學習,同時要求教師在其技術水平上講解教科書的內容,以易于學生理解的方式講課,激發學生的興趣。在歷史教學上,加強歷史核心競爭力和參與度。這種教學方法看似復雜,但為學生提供了生動的實例,從而縮小了學生與歷史之間的距離,這更有利于激發學生對學習歷史的興趣,有利于學生積極開展研究,提高學生的歷史素養。
4.注意時事知識的運用
在課堂上教學時,教師應注意當前的歷史觀點,解釋對發展學生的歷史思維能力有用的歷史知識。例如,教師可以結合當前的“中美貿易爭端”,在課堂上與學生一起討論“中興事件”的成因,然后鼓勵學生進行分析:中美貿易爭端本質上是經濟貿易的問題,但實際上這是美國針對我國的行動。通過對知識的應用進行更多的調查研究,這種結合有助于提高學生對歷史問題的思考和理解。
5.優化高中歷史教學評估方法
歷史教學的新改革從根本上改變了傳統教學的功能,結構,內容,改善了學生的學習方式,高中歷史教師不可避免地需要對課堂評估進行適當的調整以適應這一變化。新的歷史課程提出了“學習教學和促進學習的教學”的核心思想,并建議對課程教學的評估應從對教師“教學”的關注轉變為對學生“學習”的關注。特別是,歷史課程的新改革改變了教師的教學質量和學生的學習效率。其次,新的歷史課程改革改變了上課前的備課方式和授課方式,歷史課程的新改革改變了教師對教學機會的看法。
結論
簡而言之,新的課程概念不僅為我國的教育帶來了新鮮血液,而且對教育工作者提出了一些挑戰。高中歷史教師應充分理解新課程概念的含義和本質,在教學活動中予以貫徹和執行,以有效地促進教學策略的進步和改進。
參考文獻
[1]李美蓮. 淺談新課程下高中歷史教學理念的轉變[J]. 數碼設計.CG WORLD, 2018, 007(007):236-236.
[2]宋英群.高中歷史教學有效性研究[J].學周刊,2020(0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