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要:在本文研究中,針對目前土木工程當中的發承包環節進行了深度分析,從造價管控這一點出發,從財務方面對工程進行有效控制,確保工程最后能夠得到相應的財務收益和社會收益,從一定程度上促進該領域的發展與進步。最后,提出了相應的管控策略,即發包方選擇專業的第三方機構、提高發包單位的重視程度、選擇合理的合同計價方式,旨在進一步提高項目施工發承包階段造價管理與控制水平,避免不必要的造價溢出。
關鍵詞:施工階段;發承包階段;造價管理與控制
前言:以目前我國建筑市場發展情況而言,在工程結算中,結算價超出合同價的現象已經成為常態,大部分項目的結算價超出甚至達到了10%,嚴重影響了工程的經濟效益。導致造價偏差的原因各不相同,造價管理更是涉及到工程的各個環節。項目施工發承包階段,對工程造價管理與控制的影響,是直接且直觀的,只有前期做好招投標階段的造價管理工作,才能夠為后續的造價管理打下良好基礎。一、項目施工發承包階段造價管理與控制的關鍵
對建筑項目而言,發承包階段的造價管理與控制是十分關鍵的。正常情況下,發承包人應遵循公開、公正、公平的原則,簽署合作合同,在合同中明確雙方的義務與權利,更要在合同中對合同價款進行明文規定,這關系著項目預期建設目標能否順利實現[1]。在項目發承包階段,造價管理與控制的關鍵,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一)招標工程量清單編制
招標清單的編制,是發承包階段的重要工作。一般情況下,由招標人自身或者委托專業工程造價咨詢單位,綜合考量工程項目設計要求、清單計價規范、合同編制范圍以及施工現場情況等,來編制招標清單。所以,招標人要為招標清單的完整性、準確性負責。若招標清單編制不完整,出現缺項、漏項,勢必會影響款項結算[2]。所以,在發承包階段,在編制工程量清單時,要注意以下幾點:第一,應當針對設計師所設計的文件來搜索其中所埋藏的隱患,并提出多種解決方案,最終制訂有效的方案。第二,了解并掌握正當的造價預估方案,并針對工程項目進行有效估價。第三,明確清單項目的所有項目及內容,確保圖紙與招標數據相同。第四,考察施工現場,了解現場的施工環境、地理條件等。
(二)招標控制價的價格決策
實施工程量清單招標時,招標負責人應編制招標控制價。一般情況下,招標控制價的編制,是施工圖預算的適當下調,而下調幅度的確定,則要在成本測算基礎上考量到企業利潤,同時還要結合概算情況,共同確定。這種計算方式,能夠實現對工程造價的有效控制,避免串標、圍標,導致中標價格過高[3]。合同價過高,就意味著后期變更簽證費用過高,這種情況下非常容易導致投資超出預算。
(三)合同價款調整的約定
在施工期間需要考慮到多種現場的因素,比如天氣因素、地質因素、人員因素、設備因素等,并基于此來隨時調整合同價款的具體內容,若是其具體內容出現了巨大變化則需要及時進行更正,從合同法的角度出發來看,合同當中就必然需要包含這些內容,即合同價款調整的具體規定,包含流程及方法等。但是,雙方還應當注重,在面對不可抗力的時候,雙方需要承擔雙方所需要負責的義務與責任,并嚴格按照合同的內容來進行價款調整。以最大程度上避免合同價款調整對工程造價管理與控制的影響。
二、項目施工發承包階段造價管理與控制現狀
(一)市場競爭日益激烈
在國家政策管控下,我國項目施工招標已經逐漸形成了穩定有序的市場格局。但是,仍有政策與政府管控不到位之處,加之在利益的驅使下,很多單位不惜通過串標、圍標等違規手段,以較低價格中標,再通過變更與索賠等手段,彌補中標價與實際成本價之間的差距,以獲取利潤[5]。這種“鉆空子”式的做法,極大影響了招標市場的公正性,而且中標單位后期變更與索賠,還會道子發包單位資源浪費,不利于工程造價管控。再如,招標市場存在相互勾結等違法違規招標行為,通過賄賂等方式,使一些沒有資質的單位中標,為工程建設帶來了極大隱患。總之,建筑工程的高利潤,很多人趨之若鶩,市場競爭激勵,惡性競爭行為難以徹底消除,這為工程造價管控帶來了極大難度。
(二)發包單位不夠重視
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招標投標法》中相關規定,招標人應在不違反相關法律規定的前提下,自行或委托專業單位編制招標文件。以我國實際情況來看,絕大部分發包單位,均是委托第三方機構負責招標文件的編制,很少選擇自行編制。一來是因為自身單位中缺乏專業人員,二來是因為對工程造價不夠重視。若是出現了這種情況,發包方則需要負責與第三方之間進行溝通,同時賦予其相應的文件編制權利,并且需要派遣相應的人員對已經修改的文件進行審查,避免出現其它問題。綜上所述,若是第三方出現了事物,則會導致業主與發包方之間出現爭執,因此,合同的書寫上一定要注意字面意思表達的足夠清晰,明確規定具體的造價標準。
(三)招標控制價與合同價設定不合理
編制施工圖預算時,發包單位可自行編制,也可委托第三方機構編制,并根據施工圖預算確定招標控制價。當委托第三方機構編制施工圖預算時,有可能會出現第三方機構在沒有掌握項目施工組織的情況下,單純利用計價軟件進行計價,這樣勢必會導致編制的造價與實際不相符,進而導致招標控制價過高或過低。而且,在施工單位中標后。在后續的合同價款交流當中,部分的發包方缺乏資金,則會刻意與中標方砍價,這種行為就導致合同價款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一些,從而對后續的造價工作造成嚴重影響。尤其是在造價控制環節上,若是承包方一味減少資金投入,就會導致工程材料出現濫竽充數的情況,埋下隱患。
三、項目施工發承包階段造價管理與控制策略
(一)提高發包單位的重視程度
一方面,要讓發包單位重視工程造價管理與控制工作,進而提高其對招標文件編制的重視程度。發包單位要綜合評估第三方機構的信譽情況、專業素質情況等,與職業素養較高的機構合作,確保在編制招標文件時,第三方機構能夠站在發包單位的角度,充分考慮發包單位的醫院,選擇合理的招標方式、合同類型、評標辦法等。另一方面,發包單位應要求第三方結構,熟悉項目的施工方法與施工工藝,同時了解臨建費用、措施費用,選擇合理費率,避免出現招標文件與實際施工情況不符的問題。
(二)選擇合理的合同計價方式
綜合考量項目風險分擔程度,與建設單位造價控制難易程度,選擇科學合理的合同計價方式。在選擇合同計價方式時,可以從以下幾方面進行考量,首先,考慮項目的復雜程度,包括項目規模、技術復雜性等。其次,考慮項目的設計深度,在施工圖設計完成之后,針對那些施工圖紙與工程量已經明確,且較為吸納關系的項目,可以采用總價合同。而針對那些預計工程量與實際工程量之間存在較大差距的,則應考慮其他合同計價方式。最后,施工工期的緊迫性。施工工期也是影響合同計價方式選擇的又一重要因素,針對那些工期較緊的項目,也不宜采用總價合同方式。
結論
綜上所述,現階段項目施工發承包階段的造價管理不容樂觀,在大形勢良好的背景下,依然存在個別問題,對工程造價管理產生負面影響。除此之外,加強工程變更管理、強化現場簽證管理等,也是項目施工發承包階段造價管理與控制的有效策略,未來應進一步加強此方面研究,為工程項目造價管理工作水平提供保障。
參考文獻
[1]于曉輝. 工程建設全過程造價管理分析[J]. 住宅與房地產, 2019, No.540(18):30-30.
[2]劉艷. 建筑工程造價管理中存在的問題以及對策分析[J]. 門窗, 2019, No.173(17):38+40.
[3]陳旭, 鄔小容. 高校維修改造項目造價控制問題與對策[J]. 價值工程, 2019, 38(002):37-39.
作者:陳姍
推薦閱讀:項目管理論文怎么公開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