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要:我國農村地區消防安全工作薄弱,做好農村消防工作有著現實和長遠的積極意義,本文對農村火災多發的原因、村鎮火災的特點和預防對策進行分析。
關鍵詞:農村;消防安全工作;現狀分析;對策建議
我國農村消防工作水平的高低,事關農村居民生命財產安全,事關農村地區安全穩定,能否有效駕馭農村地區消防安全局面,直接關系到農村農業現代化建設進程。隨著生活水平日益提高,農村用火用電用氣增多,家庭火災荷載隨之增大,加之農民的消防安全意識淡薄,掌握的基本消防知識較少,因此做好農村消防工作任重道遠。提高農村消防安全工作水平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體現現代化的重要一環。
本文就如何提高農村消防安全工作水平,分析村鎮火災特點、成因,以及預防火災,提高安全防范管理水平進行探討。
一、農村消防安全工作的現狀分析
習近平同志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突出強調,必須將解決好“三農”問題當作黨工作的重點。針對農業農村的發展,設定了“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村文明、治理高效、生活富裕”的整體目標。近年來,在各級黨委政府及相關部門的支持配合下,農村消防安全狀況得到了大幅提升。但是仍存在不少短板不足:
(一)消防安全責任制落實不到位。目前農村消防管理工作薄弱,部分地方雖然簽訂了消防安全責任狀,但未將消防工作納入考評體系,而且也沒有真正納入基層政權組織的重要工作內容。鄉鎮主要負責人對消防工作,特別是農村消防工作重視不足,導致普遍存在農村消防工作抓得不緊、農村防火措施落實不到位的現象。農村派出所警力不足,管理的轄區范圍廣,非警務活動多,雖然按照公安部的要求,負責三級消防管理工作,但往往停留在一般性的部署上,干警不會管消防,很難把工作落到實處。
(二)消防基礎設施薄弱。消防站布局不合理,部分消防站轄區面積超過7平方公里的標準要求,有時甚至需要2小時車程才能到達起火地點。部分農村道路狹窄,在村口設置隔離墩,一旦發生火災,消防車根本無法進入。大部分村鎮消防水源只能依靠自然水源,可用水量多少嚴重依賴自然環境狀況,抗風險能力差,除“扁擔、水桶”外,也沒有較專業的滅火設備。
(三)多種消防隊伍建設滯后。受資金等影響,部分地區無法組建專職消防隊。部分鄉鎮雖然配備了1—2輛消防車,但是未按照《專職消防隊建設標準》完成相關配套設施建設,消防車輛保養不及時、車輛老化現象嚴重。鄉鎮專職消防隊“有車無人”現象普遍突出,部分鄉鎮雖然配備了專職隊員,但管理松散,達不到24小時值班備勤要求,無法形成戰斗力。
(四)火災隱患問題突出。一是先天性隱患普遍存在。農村建設布局缺乏統一規劃,而且沒有設置消防通道,也沒有相應防火間距,且農村建筑多為磚木或土木結構,耐火等級較低,只要出現火災,燃燒就極為猛烈,快速向外蔓延,甚至造成火燒連營。二是季節性火災明顯。在氣候干燥的冬春季節,農村在取暖、做飯、照明時用火用電更加頻繁,加之可燃物隨意堆放、電氣線路老化等現象普遍,導致火災數量明顯上升。三是鄉鎮企業隱患多。部分小作坊、小旅館和農家樂為了體現鄉村特色,有意選用大量B2、B3級材料裝修,火災荷載大,極易引發火災。多數鄉鎮企業采用農村自建或者租賃(購買)居民住房做臨時廠房、庫房,建筑消防設施不齊全,建筑耐火等級低,與其他居民住宅防火間距不足,“三合一”現象突出,一旦發生火災,容易造成嚴重后果。
(五)群眾消防安全意識薄弱。從目前來看,部分鎮政府對消防宣傳和教育工作重視程度不夠,沒有將消防宣傳納入社會宣傳的整體規劃和統一部署中,消防宣傳的覆蓋面窄、針對性不強、形式單調,效果不明顯。農村群眾由于受地域限制等因素的影響,個人素質差異較大,消防安全意識普遍比較淡薄,缺乏必要的防火知識,放任小孩玩火、亂丟煙頭火種,亂倒爐灰爐渣等現象比較普遍。農村地區弱勢群體較多,并沒有掌握基本的防火、滅火和疏散逃生自救常識,發生火災后,往往不會正確處置,甚至連119火警電話也不知曉,容易使小火釀成大災。
二、農村消防安全工作的對策建議
(一)推動消防安全責任落實。一是要明確負責消防工作的專人,“建組織、定制度、行措施”,明確消防安全管理人、消防安全責任人,成立鄉鎮消防安全委員會。二是要加強組織領導,“保經費、推規劃,建隊伍、除隱患”。切實發揮在城鄉多元化消防組織建設工作中的統籌、領導作用。三是夯實消防安全“網格化”管理的措施和要求,加強宣傳和應急疏散演練。四是要強化責任落實,行業主管部門要查處責任事件于事故發生前,按照“管行業必須管安全”的原則,扎實推動農村管理單位消防安全主體責任的落實。
(二)加強消防站基礎設施建設。一是要加快消防站建設步伐,堅持“建強特勤站、建密普通站、建廣小型站”的思路,盡快形成“梯次搭配、分級響應、無縫銜接”的隊站布防新格局。二是要提升消防安全基數。引導交通、電力、農業等各部門出臺扶持農村消防建設新措施。三是要充分利用現有資源。依托“一村一警務”的建設模式,由駐村民警帶隊開展消防安全檢查。依托國家隊專業技術優勢,開展農村鄉鎮義務消防隊員定期培訓制度,鼓勵參加技術等級評定,將個人業務考核成績與待遇掛鉤,提高義務消防隊員素質,解決滅火救援能力不足的問題。
(三)加強多元化消防組織建設。一是要明確隊伍建設標準。加大鄉鎮專職隊建設力度,力爭實現所有鄉鎮全覆蓋,落實現有鄉鎮專職消防隊的經費保障制度,確保達到“能出警、會宣傳、有營房、有裝備、可持續”的標準。農村地區按照“一村一隊一車一泵一加水點”的要求,推廣建設志愿消防隊。二是要完善隊伍運行模式。結合地方實際,依托社會資源,充分整合力量,采取政府單建、政企聯建等多種方式,因地制宜發展志愿消防隊、鄉鎮專職隊。三是要健全指揮調度體系。在加強完善農村志愿消防隊、鄉鎮政府專職消防隊等多元化消防組織的同時,將轄區各類消防力量納入統一調度范圍,加大多元化消防組織聯合演練,因地制宜地推廣著火村志愿隊、所屬鄉鎮專職隊、國家隊梯次增援的“三級響應”消防指揮調度體系,提升多元化消防隊伍技術戰術水平和協同作戰能力。
(四)推動火災隱患整改。一是要加強對城中村、“三合一”及鄉鎮企業等場所的火災隱患排查整治工作,督促單位加強用火用電管理,配備必要的滅火器材,做好防火工作。對已老化或安裝不規范的電氣線路,要進行集中改造,加裝電氣火災監控系統,杜絕亂拉亂接現象,加裝電氣火災監控系統,從根本上改善消防安全條件,牢牢控制住電氣火災發生的源頭。二是要制定村民防火公約,規范生火做飯、焚燒垃圾等用火行為,加強火源管理,改變村民不合理的用火習慣。
(五)提高村民消防安全意識。一是要創新形式內容,充分利用地方廣播電視臺、報社等各類媒體媒介,針對農村居民廣泛宣傳消防法律法規和消防安全知識。二是要打造素質優良的宣傳隊伍,要組織對農村“兩委”成員、“網格員”的培訓工作,大力培養農村消防安全“明白人”,要充分發揮已建成的消防科普教育基地作用,積極組織農村居民參觀見學。三是要打造全方位寓教于樂的消防宣傳。緊緊圍繞農村防火工作的重點,采取設立消防公益廣告牌、消防影視下鄉、消防文藝宣傳表演下鄉等方式,根植消防安全文化,培育安全意識。
參考文獻:
[1]李文剛.淺談新形勢下如何加強和改進農村消防安全工作[J].黑龍江科技信息,2009(31):100.
[2]陳小能.淺談新形勢下如何加強和改進農村消防安全工作[J].城市建設,2011(13):50-51.
推薦閱讀:消防工程師職稱需要什么學術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