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日韩亚洲,一本一本a久久,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城市供水管網的漏損原因分析及控制措施

來源:期刊VIP網所屬分類:綜合論文時間:瀏覽:

  【摘 要】雖然我國總體水資源量非??捎^,可人均水資源量并不是十分充足,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水是孕育生命的源泉,每年的3月22日,是“世界水日”。黨的十八大上習近平主席提出“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十六字的新時代治水新方針。節水優先,就是要珍惜每一滴水資源,最大程度減少損耗。而城市給水供水管網的損漏,則是困擾目前節水最大的難題之一,所以如何控制管網的漏損量已經成為各個地區的頭等大題。論文針對城市供水管網的漏損原因及控制措施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保護水源;管網漏損;內外部原因;智能化管理;控制漏損

城鎮供水

  1 城市供水管網的現狀

  城鄉建設統計年鑒數據表明,2017年全國公共供水管網綜合漏損率為14.57%(城市和縣城)。根據江蘇省揚中市供水公司提供的資料來看,存在以下幾個問題:設施建設標準低,舊城區管網建設嚴重滯后;部分企業亂接亂建導致出水水質不穩定,管網混亂;近年來城市建設中車輛超重超載碾壓,造成管網下沉變形、滲漏。這三點也是造成管網漏損、混亂的最主要原因。

  2 管網漏損中出現的問題

  2.1 管道

  江蘇省揚中市鋪設的管道,建成至今已經有三四十年的歷史,由于時間的久遠,陳舊的管網不可避免有很多問題。老舊的主管網大多為水泥管道和一些銹跡斑斑的鐵管鋼管,隨著交通產業的發展,水泥管道在道路下的承壓能力已經不能滿足現今社會需要,車輛的重力壓力和大型建筑的遍地開花,很容易使管道破裂。而鑄鐵管鋼管道也存在腐蝕問題,內壁腐蝕和管外腐蝕,以及和水、氧長年累月的相互接觸,很多地方都會生銹、損壞,從而影響甚至污染水源。

  2.2 管道外部問題

  江蘇省揚中市位于北亞熱帶季風氣候,夏季炎熱高溫,冬季寒冷。高溫和低溫交替的氣候條件,十分不利于管網的“長壽”。因此,溫度作為一個外部因素,對管網影響很大。再結合揚中市本地情況,可以得知溫度的變化不僅僅表現在管道中水溫的變化,還會改變管道自身的溫度,熱脹冷縮,管道在極熱和極寒的考驗下就會開裂,導致漏損點出現。另一個外部因素便是埋深,如上文所述,車輛的重力和建筑的重壓,三四十年前預留的覆土厚度已經不能夠保障管道了,加上施工的不規范或建筑超重,超出的負荷就會使不堪重負的管道破損。

  2.3 管道內部問題

  管道內水壓波動也是管道漏損不可忽視的原因之一。一方面,在漏損點點數定量的情況下,管網水壓愈高,漏損的速度就會越快,漏損量就越大;另一方面,管網水壓對新漏點的出現也有很大的影響。管道的供水壓力波動上升,會產生壓力差,狀態差的管道便會出現漏水點,但即使管道狀態優良時,如果壓力一定時段有略微大幅度的上升,依然會讓管道承壓不足而產生新的漏點甚至爆管。如此往復,管網的漏損量可想而知。這其中也有管道設計不合理的原因,不合理的設計會導致“卡脖子”等現象頻頻出現,隨著城鎮發展,城區框架在被不停的拉伸,老舊的供水管道沒有新添或改擴,就會導致管道粗細不均勻,管道狀態趨于承壓的極限,這樣主管道與支管道就有落差。加上原供水管多為鑄鐵管和水泥管,塑形和彈性形變量不是很高,不善于對抗擠壓,就會發生變形。隨著使用年限的增加,質量參差不齊的水泥管鐵管,內部結垢更使管徑減小,造成管道阻力更大,水壓就會忽而升高忽而降低。據揚中市部分地區數據顯示,正常的水壓從給水泵站中輸送出來都有2~3kg,可有時到了居民家中卻連1kg都不到,這便是大面積管網漏損產生的后果[1]。

  2.4 人為施工、安裝及管網設計問題

  施工質量會直接影響到管網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施工人員技術不規范,管道接口安裝不符合規范要求,混合油麻涂抹不均,水泥砂漿糊不嚴實,橡膠鐵圈安裝錯位,拉緊不合微小滲水不能及時發現;管道基礎處理不好,管道覆土密實度不夠,或填壓土層薄稀,土質過于松軟而造成路基下陷,施工者在施工中擅自更改施工計劃,這些都會產生管道系統漏損的現象。管網設計不符合規范、符合規范卻不貼合現實,最終結果都是不合理的設計。俗話說,“沒有良好的開端就已經失敗了”。一個不合理的管網配備有再好的工程師、管材,也會走向不斷修修補補、大刀闊斧改革的命運,占用了城市經濟不說,也影響了市容。

  3 管材換代及維護

  3.1 管材的更新換代

  現在我國用于供水的管材有金屬管和非金屬管。不同的管材由于管材性質不同,適用性不同,其產生漏失的程度也是不一樣的。同樣根據數據顯示,大量三線城市或者農村,大多使用的是水泥管和鑄鐵管,而鑄鐵管在相同的條件下,漏點卻是最多的,漏水發生率也是最高的,平均每鋪設10km的鑄鐵管,漏水情況便會發生4.5次[2]。水泥管、鋼管和鑄鐵管的漏失率首當其沖。參考一些發達國家過往的數據,可以發現管網供水的漏失也大多都是鋼管和鑄鐵管以及水泥管造成的,例如,德國曾對其幾十個城市收集數據,漏損發生頻率最高的便是鋼管,高達0.26件每km*a鑄鐵管緊跟其后為0.23件每km*a。也不單單只是一個國家有這種規律,國際普遍反響的聲音讓很多國家開始投入使用GRP管道,唯一美中不足的是其價格居高不下,成本太高。近年來我們國家也陸陸續續開始大面積減少或禁止使用鋼管、鑄鐵管等,帶來了很好的效果。當然,我們要繼續將眼光放在新材料、有著良好前景的塑料環保等材料上,加快試驗,加快更新管網的速度。

  3.2 采用分區管控、定期檢測和維護

  分區管理,概念即計量分區、壓力分區和管理分區三種管理模式相結合的管理方式。其中首要部分便是計量分區(DMA),DMA自身有三個規模分為小中大三種,對應的住戶數量分別是<1000、1000~3000、3000~5000。分區計量,就可以很直觀地透過計量數據及時發現爆管和漏失的區域加以定位,進而及時有效地修復、搶修缺漏處。

  壓力分區,在年終統計數據時,總用水量、總輸出量及總損失量總是可以相對方便地接收并整合,較為直觀,但化整為零后,塊分布區域具體的水況信息很難收集和記錄。每個地塊有每個地塊的壓力。所以了解城市地形,并給所有地區進行分壓供水,可以有效緩解整個管網的水壓壓力。最后則為管理分區。管理分區,最好的方式就是借助一些自然地理條件或鐵道公路等分界性標志進行劃分地塊,化繁為簡進行小地塊的分區管理。

  要監測,不停歇的實時監測。比較古老的方法即通過地面聽音來判斷管網是否漏水,沿用至今,可其弊端也十分明顯,噪音的影響對其非常大,通常在夜深人靜的時候,負責人員才能去檢測,反饋的信息也很有限,效率很差。儀器的精確、技術人員的工作能力素養對監測結果有著不可忽視的影響。隨著新智能化技術的發展,古老的聽音檢測在慢慢被摒棄。自動化管網在管道中憑借金屬的傳導性,發出電磁波或流動水分子進行實時監測,甚至有新的發明,如投入水流動微型機器人,只不過目前成本較高難以普及。不過隨著高技術的更新換代,管網漏損的智能化檢控技術會越來越成熟。智能化檢測管網漏損的遠期收益是非常可觀的,也很大程度上減少了漏失量。

  借助智能化的管網數據預測進行漏損預測,包含各種算法公式,如遺傳算法、螞蟻算法、代入貝葉斯公式、神經網絡理論等,不停地分析數據并給出發生漏損的概率預測報告。在大的漏失發生之前就及時進行維護與修復。通過更智能化的管理減少人工技術上的失誤,透過大數據摸索規律。

  3.3 從政治層面加強管控

  政府或相關部門要加強企業或居民合理用水意識,立法保護水資源,大力懲治一些企業非法排水用水。特別是對有污染的企業、不規范施工,如對不加裝止回閥等會危害管道健康的施工罰款教育甚至追究其法律責任。對不合理的管網進行改造或招標重新設計,達到一勞永逸的效果最好,放眼長遠的管網投資。盡快建立數字化管理系統并加以完善,結合地方特色建立起最有效減少漏損的管網模型,利用智能化和數字化,達到最佳的管網控制率。

  4 結語

  上述一些方案已經在部分地區得以實施并且取得了一定程度上的成功,這足以證明這幾種方案是能夠有效控制管網漏損的。但由于地域環境、地區的投入成本因素,實現全范圍的普及化還存在一定的困難。因此,在改造的同時,不要停下學習的腳步,要將目光投入世界范圍內的管網漏損研究中,借鑒、學習,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不斷通過實驗,找到最適合地區、國家的管網管理方式。

  【參考文獻】

  【1】內鄉縣自來水公司.關于影響城區水壓因素的情況匯報[R].2016-05-09.

  【2】鄧曉婷,崔建國.城市供水管網漏損影響因素分析[J].太原理工大學學報,2012,5(43):160-162.

  推薦閱讀:供水管網漏損控制及檢測方法

主站蜘蛛池模板: 唐海县| 阳江市| 全州县| 上栗县| 县级市| 大厂| 专栏| 寿光市| 平湖市| 海盐县| 故城县| 开远市| 德昌县| 隆子县| 德清县| 小金县| 平安县| 永嘉县| 曲靖市| 洛浦县| 秦安县| 河间市| 巴彦淖尔市| 土默特右旗| 乳源| 左云县| 南靖县| 裕民县| 渭南市| 莱阳市| 孝昌县| 怀安县| 扶风县| 灵山县| 冀州市| 淳安县| 通海县| 津南区| 烟台市| 玉门市| 南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