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日韩亚洲,一本一本a久久,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基于ArcGIS的江蘇省連云區海洋空間規劃分區研究

來源:期刊VIP網所屬分類:綜合論文時間:瀏覽:

  摘要:文章以江蘇省連云港市連云區海域為研究區,提出了兼顧海洋資源開發與生態環境保護的海洋空間規劃分區體系,包括工業與城鎮建設區、生物資源利用區和生態保護區3個類別;構建了海洋環境生態承載力評價和海洋開發利用適宜性評價指標體系,基于ArcGIS完成了規劃區網格劃分和相關評價,并據此進行疊置分析,完成連云區海域分區的空間劃分,其中工業與城鎮建設區總面積占比為23.58%、生物資源利用區占55.52%、生態保護區占20.90%。海洋空間規劃分區體系和基于ArcGIS劃分方法在連云區的應用實踐表明,該方法體系能夠較好地協調海洋保護與開發的空間格局劃分,可以為我國海洋空間規劃分區研究和實踐提供借鑒。

  關鍵詞: ArcGIS;空間疊置;海洋空間規劃;海洋保護與開發;連云區

海洋測繪

  0 引言

  伴隨著海洋開發利用活動幅度和強度不斷加大,近岸海域海洋污染和海洋資源浪費問題日益突出和嚴重[1],中國近海的海洋生態環境遭到嚴重威脅和破壞[2],海岸帶生態系統已經脆弱不堪[3],這些都逐漸成為制約海洋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限制性因素。海洋空間規劃是為了解決人類活動之間以及人類活動和海洋生態環境保護之間的問題,選擇合適的管理戰略來保護具有重要生態價值的區域、維持和保證必要的生態系統服務功能,以實現海洋發展的生態、經濟和社會目標[4]。編制和推進海洋空間規劃實施,才能全方位、全海域、全過程協調海陸資源開發、產業布局和生態環境保護,保障各類城鎮、農業、生態用海空間[5]。

  我國海洋空間規劃主要包括四大方面:①具有基礎性、約束性的海洋主體功能區規劃[6],空間指導性不強,管控落實難[7];②用途類的海洋功能區規劃,重開發、輕保護,海洋生態服務功能類型不明顯,比例較低[8];③生態保護類的海洋生態紅線,純保護,紅線面積比例、邊界確定缺乏依據[9];④單個行業(用途)類的海洋相關行業規劃,注重單一資源的開發。目前海洋空間規劃由不同部門各自劃定,未形成一體化體系且缺乏兼顧海洋保護和開發的整體性、綜合性空間規劃[10]。空間規劃體系改革是我國國土空間治理體制改革的重要內容,是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的重要任務[11]。統籌各類空間規劃,編制統一的空間規劃,實現“多規合一”。

  江蘇省連云港市連云區海洋資源豐富,海洋經濟總值占GDP比重超過10%[12],是江蘇重要的沿海縣區。連云區海洋開發活動大都集中在近岸海域,港口、臨港工業、城鎮建設占用了大量近岸海域空間;近海捕撈過度,漁業資源逐漸減少且大規模、高強度的近岸海洋開發活動日益加劇,導致海洋環境逐漸惡化[13]。基于此,本研究選取連云區作為研究案例,在研究協調好開發與保護關系的海洋空間規劃體系的基礎上,構建環境生態承載力評價體系和開發適宜性評價體系[14],運用空間疊置分析方法[15]劃分連云區“三區”空間。

  1 研究區概況與數據來源

  1.1 研究區概況

  連云區位于江蘇省連云港市,北部與贛榆區相鄰,南部與灌云縣相鄰,北部為海州灣(圖1)。海岸線北起臨洪河口,南至垺子口,總長109 km。海域范圍內起海岸線,北至與贛榆區分界線,南至與灌云縣分界線,東至領海外緣線,整個海域面積約為1 800 km2。沿海灘涂面積約為28 km2,近海可養殖水域多達400 km2,是全國縣區級最大的紫菜養殖基地。

  目前海域主要用海方式有漁業用海、工業用海、交通運輸用海、造地工程用海和旅游娛樂用海,海域使用面積約709 km2。生態紅線類型主要有海洋特別保護區、特別保護海島、重要漁業海域和重要濱海旅游區,覆蓋面積約為16 km2。

  1.2 數據來源

  本研究選取江蘇省連云港市連云區海域為研究對象,主要收集連云區海域2005年水深調查地形數據,2015年衛星遙感圖像,2018年江蘇省海域權屬數據,《2017年江蘇連云港海州灣國家級海洋公園——連云新城外海景觀工程生態環境評價報告》《2018年連云港港徐圩港區海域海洋環境與生物生態現狀調查總報告》《2018年連云港港徐圩港區海域漁業資源現狀調查總報告》《江蘇省海洋生態紅線保護規劃(2016—2020年)》《江蘇省海洋主體功能區規劃》。

  2 研究方法

  為建設生態文明、優化國土空間開發,國家提出以“三區三線”為基底的空間規劃管控分區,通過劃定生態空間、城鎮空間和農業空間形成“多規合一”的空間規劃[16]。為更好地貫徹落實陸海統籌,海洋空間規劃也需以“三區三線”為基礎進行海洋資源開發與保護,真正做到一張藍圖管到底。

  本研究構建海洋環境生態承載力評價和海洋開發利用適宜性評價體系,根據研究區水深條件對研究區進行海域單元劃分,對各個單元進行環境生態承載力評價和開發適宜性評價,疊加生態紅線分布,確定海洋空間規劃“三區”(圖2)。

  圖2 海洋空間規劃技術流程

  2.1 海域單元劃分

  根據海域地形狀況,平行于岸線方向大致與等深線平行,縱向與岸線垂直,但考慮到已開發區域、生態紅線區域、深海區,還需遵循以下原則。

  (1)網格大致走向按照連云區海域地形情況,縱向大致與岸線垂直。

  (2)已有生態紅線區作為一個整體單元保護,研究結果不能與江蘇省海洋生態紅線保護規劃發生沖突。

  (3)已開發建設的項目作為一個整體單元,不再細分單元。

  (4)由于深海區不宜開發,分區網格相對近海較大。

  2.2 海洋環境生態承載力評價

  2.2.1 指標體系

  從海水環境質量、沉積物環境質量和生態狀況選取評價指標,建立海洋環境生態承載力評價模型,量化研究海域環境生態承載力狀況。

  (1)海水環境質量。本研究結合海域海洋環境調查報告,選取對近海海水質量影響較大的活性磷酸鹽、溶解態無機氮、化學需氧量、石油類、砷汞銅鉛鋅鎘含量等構成海水富營養化指數、海水重金屬指數及海水石油類指數3個指標。其中,海水石油類指數為監測數據石油類的實測濃度。

  海水富營養化指數計算方法如下:E=CCOD×CIN×CIP4 500

  (1)式中:E為海水營養水平指數;CCOD、CIN、CIP分別為實測海水化學需氧量(mg·L-1)、溶解態無機氮(μg·L-1)、活性磷酸鹽(μg·L-1)量值;E>1時為富營養化,E值越高,富營養化程度越高。

  海水重金屬指數計算方法如下:P=1nni=1cic0

  (2)式中:n代表要素總數量;P為海水重金屬指數;ci為所測樣品海水中第i種重金屬的實測濃度;c0為重金屬濃度的評價標準值,評價標準按照《海水水質標準》中的一類標準。

  (2)沉積物環境質量。鑒于影響沉積物環境的主要因素為沉積物重金屬元素的含量及沉積物中石油類含量,因此選取沉積物重金屬指數和沉積物石油類指數表征沉積物環境質量。其中,沉積物重金屬指數計算方法同海水重金屬指數。沉積物石油類指數以實測出的海水石油濃度為準。

  (3)生態狀況。本研究選取底棲動物生物量指數、浮游動物多樣性指數、游泳生物資源量指數3方面指標表征生態狀況。

  底棲動物生物量指數計算方法如下:Dd=N/A

  (3)式中:Dd為底棲動物生物密度;N為評價區域或站位實測底棲動物個體數;A為底棲動物物采樣調查體積。

  浮游動物多樣性指數計算方法如下:H′=-Pi×log2Pi

  (4)式中:H′為浮游動物多樣性指數;Pi=Ni/N,Ni為第i種的個體數,N 為調查區所有物種的個體數之和。

  游泳生物資源量指數計算方法如下:B=C/q×a

  (5)式中:B為生物資源密度;C為平均每小時拖網漁獲量;a為網具每小時掃海面積;q為網具捕獲率,其中低層魚類、蝦蟹類、頭足類q取0.5,近低層魚類取0.4,中上層魚類取0.3,本次評價取0.3。

  2.2.2 評價方法

  (1)標準化處理。由于通過監測所獲取的指標單位不同,在計算時需要將不同的指標進行標準化處理從而達到定性分析的效果。富營養化指數、海水重金屬指數、海水石油類指數、沉積物重金屬指數、沉積物石油類指數為負向指標,底棲動物生物量指數、浮游動物多樣性指數、游泳生物資源量指數為正向指標,正向、負向指標標準化方法如下。

  推薦閱讀:海洋測繪是CSCD檢索期刊嗎

主站蜘蛛池模板: 山东| 吉林市| 建瓯市| 营口市| 开化县| 平昌县| 海晏县| 深圳市| 卢龙县| 莱州市| 定日县| 汶上县| 武平县| 财经| 北川| 通城县| 越西县| 乐平市| 西安市| 额济纳旗| 砚山县| 雷波县| 丹凤县| 本溪市| 镇江市| 湖州市| 化州市| 甘德县| 渑池县| 泰宁县| 蓬莱市| 汪清县| 绍兴市| 景洪市| 商城县| 大宁县| 临夏市| 蒲江县| 交口县| 太和县| 萨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