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要】互聯網科技發展日新月異,在過去近2o年的發展中,互聯網技術在各個領域都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也助推了保險領域的發展。本文通過傳統保險與互聯網保險服務全鏈條作業模式的對比,從保險的營銷,產品定價,理賠服務三個層面分別給予簡單的分析和闡述,深入淺出的闡述了互聯網科技給保險業帶來的巨大影響,在互聯網技術不斷革新變化,迭代升級的時代,作為金融三駕馬車之一的保險業需要順應時代發展的大趨勢,在遵從監管的基礎上,將互聯網科技,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等科技在保險領域進行充分的運用,使得我們的營銷更靈活,產品定價更精準,理賠服務更高效,有效率提升全鏈條的服務能力,催生新時代的新生生產力。
【關鍵詞】互聯網保險 營銷方式 迭代升級 科技 大數據
互聯網科技發展日新月異,從2000年初期到現在將近二十年的時間里,互聯網技術在各個領域都產生了巨大的影響,隨著BAT以及一大批互聯網公司的成功和崛起,經過二十年的時代變遷,中國也從一個互聯網的學習者,變成了現在互聯網應用全球的領軍者,在互聯網技術方面也屬于市場領先,面對o2o,電子支付,大數據,人工智能,等一系列互聯網技術的應用,很多行業都產生了巨大的變化,比如支付寶對我們支付習慣的改變,美團對我們的餐飲方式的改變,滴滴對我們出行方式的改變等等,筆者作為一名保險從業人員,也見證著保險業在互聯網技術中的進步和改變,那么互聯網對傳統保險都有哪樣的改變呢,我將從保險的營銷,產品定價,理賠服務三個層面分別給予簡單的分析和闡述。
先簡單介紹下傳統保險,保險行業是非常大的一個行業,按照各種緯度,可以分成,商業保險,社會保險,商業保險又分為壽險,非壽險,非壽險中又有車險,非車險,非車險里面還有無數的險種細分,比如意外險,健康險,責任險,信用保證保險,財產險,工程險等等,單獨一個子集就是千億的市場體量,整個保險行業應該是四萬億的存量市場,根據中國市場是保險滲透率和美國的對比,中國的增量市場至少在十萬億的級別,這么大的市場,這么復雜豐富的領域,實在不能一篇小文闡述清楚,而且,也不是所有領域都面臨互聯網的改變的沖擊,大家都知道,互聯網講究的是長尾效應,就是利用互聯網去抓長尾,也就是廣袤的中小客戶,所以本文,以中小客戶經常會涉及的意外,責任,健康保險方面,來展開分析,互聯網對這些保險的變化和影響。
意外責任和健康險,是現在新零售形態下跟人息息相關的保險形態,比如我們非常熟悉的,百萬醫療保險,人身意外保險,雇主責任保險,我暫且把他們定義為中小企業及個人的新零售保險形態。那么這類保險的特點是什么呢,那就是出一張保單的保費很低,比如意外險,一年保費通常在幾百元,跟動輒幾千元的車險,幾十萬的財產險相比,過度零碎,出單成本高,銷售成本也高,一個銷售同樣的經歷肯定要做單價高的產品,才經濟,同時,理賠成本也高,因為分散,所以導致服務標的數量眾多,銷售,出單,報價,理賠,保險涵蓋的各個環節,成本都高,而且,個人和中小企業的需求一點不少,由于個性化需求和付費能力決定的,這個客戶群體。更需要,時間碎片化,保單多樣化和承保即時化,本就復雜的線下流程下,保險公司更加無力滿足這些長尾客戶更多的需求,那么恰恰,互聯網的切入點就在這里,面對這些“長尾”客戶,互聯網能夠在營銷,投保,報價,出單支付,以及理賠服務等方面,給予很多改善和賦能。
先說營銷端,傳統的保險營銷端,就是直銷和分銷兩大類,直銷分為電話直銷,代理人面銷,分銷主要是給中介公司供貨,中介公司做電話營銷和代理人面銷,所以基本模型還是點對點人對人的賣產品,這種模式,為保險業貢獻了大量保費,但是也有一些副作用,就是營銷人員的推銷制度引起消費者反感,很多的是靠關系完成的業務,而不是真的靠對產品的理解和對需求的解決,很多客戶對自己買的產品一無所知,只是“相信”賣給他保險的人,互聯網對保險營銷的影響,分為幾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提供線上自主保險貨架,從我要賣給你,轉化到,我這貨全你來買,但是這個簡單的保險淘寶化的做法,收效甚微,因為保險是一個條款,花錢買的是服務,貨架上的東西,客戶除了簡單比價格,不會深度比較,所以,互聯網保險1.0版本的貨架保險嘗試,最終變成了,代理入銷售的線上化工具,相當于,變相優化了銷售后面的出單和支付。但是在營銷端上沒有太多的變革和改變。
第二階段,由于微信、抖音的普及,互聯網進入了自媒體時代,大v帶貨邏輯,在保險里開始盛行,開始有了各種各樣的自媒體保險公眾號,抖音號,以公正客觀專業講解保險里的坑作為吸粉的基本內容輸出,不停的進行基本知識講解和產品對比,然后專業的產品對接,交給了那些原來希望做貨架的互聯網保險平臺,實現了互聯網上的“產銷分離”,通過互聯網的運營手段,進行客戶的吸收和社區運營,將一個代理人從獲客,到專業講解,到售賣保單的線下全閉環,拆解成線上自媒體獲客,電話專家解答,和互聯網線上出單,三步,銷售端更多的從銷售變成吸粉絲,利用個人大v效應,讓信任他們的粉絲自主進行匹配自己需求的保險購買,我覺得,這階段,才體現了互聯網運營手段在傳統保險營銷手段的創新,也是我認為,未來營銷端變化的一個趨勢。
營銷之后,就是投保出單環節,投保出單環節的變化,主要得意于,電子簽章技術的普及,以及線上支付技術的廣泛應用,原來傳統線下的簽字蓋章,傳統的劃卡現金支付方式的全部電子化讓投保環節的互聯網化變得最為簡單,現在新零售保險已經可以做到,從投保到支付到出具電子保單的全流程。客戶和保險公司都省去大量麻煩。
但是,如果只是把固定的保險產品,放在線上售賣,那么互聯網技術對保險的影響還太有限,大家可能感受到了芝麻信用包括很多平臺的個性化推送的魅力了,比如抖音會自動計算你經常看的類型,給你的愛好不斷精準的貼標簽,給你推送你愛看的東西,這些基于大數據的算法給您的直觀感受就是,千人千面,個性化定制,智能等等的體驗,保險,能不能通過大數據,反哺定價系統,做出千人千面的保險服務呢?從理論上,一定是可能的,大數據可以統計多維度的數據模型,對人,事,時間,等多個緯度進行拆分,保險本身就是基于概率論指導下的精算產品,只不過,原有精算體系下,無法支持大量變化參數不停迭代的算法,所以都是根據歷史數據算出的簡單模型,粗放的把人分為了幾個大類,其實,互聯網技術的應用完全可以使這些參數時時迭代,大膽的想象一下,基于大數據的互聯網時時給出的更加精準的千人千面的數據,會不會在未來的某一時點讓精算師失業呢?讓我們拭目以待。
推薦閱讀:關于農業保險的論文怎么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