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要:分析中國漁村景觀的發展,從單一民宿到鄉村景觀,再到旅游產業,從這三個方面,依次分析漁村鄉旅的特色之處。基于傳統漁村與鄉旅文化現狀,對中國鄉旅產業文化等一系列社會問題,從設計者的角度淺析研究。吸取國內外漁村景觀改造經驗,通過設計轉型,打破漁村蕭條單一的產業現狀,在開發與保護中,打造獨具特色漁村鄉旅文化與公共空間。
關鍵詞: 漁村;民宿;景觀
一、漁村景觀概況
漁村景觀是沿海類景觀的一種類型,在我國,不同地域的漁村景觀風格有明顯差異。由于古代漁村景觀建設并沒有形成一定規模與專業形態,因而生態環境保護較好。但如今過多的人工干預,對當地的漁村原本的生態面貌造成了嚴重破壞,通過鄉旅產業鏈升級與漁村民宿景觀設計改造,慢慢還原漁村本來的生態生活面貌。我國現有漁村基本分為人居與無人兩種類型。人居類漁村鄉旅景觀改造往往是通過人與自然形成一體景觀景色,達到天人合一的目的。對于原生態的漁村,從生態、環保的角度出發,進行景觀設計改造勢在必行。
二、漁村民宿與景觀概況
(一)民宿的產生與發展現狀
我國國內民宿發展起源于臺灣,由于地域旅游興盛,當地旅店又無法滿足人們的需求,因而造就就出自家閑置房間的二次利用,民宿也由此產生。
如今,民宿主要有兩個發展趨勢,一是保留鄉村生活氣息的傳統民宿,另一種是具有獨特個性體驗化的精品民宿。隨著政府政策的完善與支持,民宿也受到了群眾的廣泛歡迎和政府的大力扶持,走上了快速發展的道路,發展前景也十分良好。應運而來的漁村景觀,則是為鄉旅漁村文化畫上點睛之筆。
(二)國內鄉村民宿景觀
鄉村民宿景觀指鄉村民宿建筑的外部環境空間。通過對鄉村生活中環境的各個組成要素進行景觀設計。為游客營造出更具特色鄉村的、本土的、民宿景觀。
如今,各地政府都大力推進鄉土建設,園林景觀作為民宿中不可或缺的組成要素,希望利用景觀設計改造,結合民宿建造過程中所需要考慮到的因素進行整合設計,達到民宿中的園林需求與景觀空間較為和諧的目的。
我國大部分民宿景觀設計大同小異,沒有突出當地文化特色,沒有從建筑周圍景觀和整體環境去考慮,導致民宿建筑本身無法和當地環境自然相容,顯得突兀,失去美感。因而做出富有地域特色,具有獨特魅力的漁村民宿具有著強大的吸引力。
(三)漁村民宿景觀設計策略及方向
漁村傳統的地域特征,最直接的就是因地制宜進行景觀設計,以漁村文化為基礎,維持保護生態平衡,使漁村特色文化在景觀設計中得以延續、創新,從而為鄉村民宿景觀設計改造營造良好的氛圍。
同時在民宿改變上也要注重設計的整體性。如今國內大部分民宿過于大眾化,因為沒有注重到整體性設計的重要性,整體性景觀設計的關鍵點不僅在于建筑及其周邊的景觀設計,也在于民宿所處鄉村整體環境的景觀統一,是多方面的考量 。從景觀設計整體性看,著手設計需要注意幾點:一是民宿本身,二是柔和大環境各個部分,三是民宿內外空間的過渡。
保持良好的景觀生態環境同樣重要。我們要結合當地氣候,結合植被的生態特征和栽植方式,打造和諧的生態環境,并且要尊重民宿所處環境的原有地形地貌,力求將景觀設計與原有自然資源相互結合,保證景觀設計的生態化。同時,堅持適度原則,滿足生態環境和諧及可持續發展。
最重要的是從本身出發,融入創新。一個優秀且具有當地特色的鄉村民宿景觀設計往往能夠體現出設計的創新性,將現代化的設計手法融入到傳統的鄉村建筑、環境中,同時通過合理的設計與開發,使漁村生態環境得以恢復,用自我修復能力,主動調節漁村環境,達到天人合一,回歸自然的狀態。
(四)鄉村民宿景觀設計元素
1.建筑景觀
建筑作為人們主要生活場所,它的建筑形態、裝修風格、景觀氛圍等元素直接決定了游客們的感受,我們需要根植于特定的地域環境以及當地居民的生活習慣,還原地區文化特色。
2.庭院設計
庭院是銜接民宿與自然的重要空間,庭院景觀應當與民宿建筑風格和當地地方特色相融合,利用周邊資源,將地域特色展現出來,讓游客能夠直觀地感受。
3.水系
水作為與人們生活密不可分的物質需要。在民宿景觀中進行特色水景的設計,能緩和空間氣氛,調動人們對過去農村水景生活的回憶,加強民宿景觀的體驗感。
4.景觀植物
植被是景觀環境中不可或缺的元素,故我們在進行民宿植物景觀布局時,著重考慮植物與建筑本身的空間布局關系,以及植物的種類搭配,以自然為側重點,結合實用與生態要求,營造頗具鄉土漁村氣息和地域文化的民宿景觀。
(五)漁村特色民宿景觀初步構思
在文化體驗上,根據漁村的發展歷史以及經營特色,在村內設置獨具漁村特點的街道、建造文化體驗館,讓游客自己動手進行魚拓和竹藝手作體驗;并通過雕塑,給游客營造民俗文化體驗。
娛樂方面,通過景觀設計的介入,要使自然與人的互動和交流更加密切,通過一些娛樂的體驗,比如江邊垂釣等,讓游客與景觀融為一體。同時打造帶有當地漁村文化特色的景觀,通過水壩廊橋等。讓游客身在其中,處處都可獲得不同的感受,還可以體會到當地漁村的文化內涵。
三、漁村民宿旅游
(一)初步策略
1.建設完善漁村基礎設施建設
完善旅游服務設施,通過開發具有休閑價值的漁業資源和漁業產品,開展與此相關的各種活動,能夠充分發揮漁民的技術專長,利用當地的漁業設施,以及濱海度假村、漁貨直銷市場等商業設施,節省投資。
2.整合區域旅游資源 ,增強漁村旅游產品的核心吸引力
以特色漁業資源為開發核心元素,突出漁村旅游特色。發揮漁民們的技術專長,建設漁業產品集市、漁家飯店等,增加漁村收入,改善漁民們的生活條件。把現有的漁村建筑、簡易碼頭、漁船等資源建設成為特色旅游節點,作為漁村文化展示空間,營造一種漁村氛圍,給游客們增加精神體驗。
3.定位漁村旅游客源市場
漁村旅游市場具有定勢性.都市居民以恢復身心為出發點,利用雙休日等短暫閑暇時間出行,將漁村富有特色的資源和原汁原味的生活方式通過漁村鄉旅,把城市中人們體驗不到的漁村文化形式普及開。
4.促進行業一體化、多元化,促進經濟文化發展
漁村景觀規劃設計通過理論和實踐的結合充分體現生態文化理論,使漁村的發展更加自然和諧、多元化、可持續性,帶動當地多元化經濟發展,也能更好的進行景觀規劃設計。
四、結語
漁村鄉旅與民宿景觀的聯系十分密切,通過傳統漁村與鄉旅文化和一系列社會問題進行分析,我們總結經驗。吸取國內外漁村改造優秀案例,取之長處,并且通過景觀設計的介入,對漁村實施開發與保護,逐步打造獨具特色漁村鄉旅文化與公共空間,使漁村鄉旅景觀發展更加多元化、生態化,具有更強的生命力。
參考文獻:
[1]舒伯平.基于資源循環利用理念的鄉村民宿景觀設計研究.湖南工藝美術職業學院. 2019-11-11.
[2]曹哲欽.金曉雯.傳承地域文化視角下的鄉村民宿多元化景觀設計策略研究.南京林業大學藝術設計學院.
[3]陳波.朱吉爾.淺析鄉村民宿景觀的運用與發展.武漢工程大學藝術設計學院.
[4]李字花.鄉村民宿景觀設計研究.桂林理工大學博文管理學院.
作者:張露
推薦閱讀:魚雷技術工業期刊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