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適用話題】規劃與發展 生存與生活 選擇 功利心
作文君:隨著中高考的不斷改革,家長對孩子的培養重點也有了些許轉變,比如,以前送孩子學習樂器是為了考級、學習棋藝是為了段位,現在則是為了“素質教育”的擇校升學。在如今的社會,確實很難避開這種短期逐利行為,但是除了功利性,學習藝術就真的沒有其他用處了嗎?在現在的“素質教育”環境中,又該如何給孩子規劃未來?當代著名小說家、編劇麥家給出了自己的答案。
在我讀書的時候,音樂和美術簡直是最不受待見的專業。如果不是做老師,那么出路很可能是酒吧駐唱和一年賣不出一幅畫的窮畫家。除非家里特別有錢,一世衣食無憂,想學學藝術陶冶情操、提高審美能力,讓個人氣質變得更出眾,否則真是未來堪憂。
但風水輪流轉,唱歌的出路越來越多,早年選秀節目還是萬里挑一,如今網絡直播可就是英雄莫問出處了,靠打賞為生并不是神話,即使成功者有限,起碼有了可堪奮斗的渠道。學樂器的可以扎根教育,自有無數學生跟隨。至于美術專業,自從有了計算機和互聯網之后,從視覺設計到各色美工,簡直成了最搶手也最安穩的行當之一。雖然不知道未來會如何,但它們起碼都是個性化的能力。
藝術的好處就在于此:放下功利心時,它是審美能力和氣質的來源,需要靠它吃飯時,它就是跟你一輩子的手藝。
至于那些傳統手藝,同樣可能讓孩子受用終生。我的朋友宋金波就說過,讓孩子學一門真正的手藝,比如木匠,可能是更有利于一生的選擇。
作為一個焦慮的中年人,我多少對孩子的未來有所期盼,曾經幻想過子女從事各種“高端行業”的樣子,也因為這種想象而動不動就鞭策督促一下,幻想中從未有過傳統手藝的出現。但我仍然同意宋金波的看法,因為手藝只會越來越值錢,如果機器人成為未來主流,真正的手藝就更加物以稀為貴。
與藝術一樣,放下功利心時,手藝人就是越來越被看重的匠人,甚至是那種三年才做一把椅子,一把椅子就賺飽的大師。需要靠它馬上吃飯時,手藝人只要努力也能混個三餐溫飽。
看,說來說去,我們這代焦慮的中年人,仍然在為注定比我們更強的孩子規劃未來,不管用何種方式。也許十幾年后,我們又將被時代打臉。
(摘自“星空演講”,有刪節)
【素材分析】當你懷著功利心對待藝術的時候,藝術未必是一種絕佳的就業選擇。但是當你放下功利心的時候,藝術不僅能提升審美能力和氣質,還能成為一種手藝。有用與無用,有時候并不是取決于你所學專業、特長,而是你是否有一顆淡定從容的心。
【速用名言】
1.他人為食而生,我為生而食。——古希臘哲學家 蘇格拉底
2.藝術并不超越大自然,不過會使大自然更美化。 ——西班牙作家 塞萬提斯
推薦閱讀:中國當代藝術歌曲創作文獻之比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