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 要:現如今數字信息化發展日益強勁,為我國建設數字化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提供了技術支撐,進一步豐富了公共文化服務內容。隨著人們對知識探索欲望地增強,圖書館采用總分館制,開創了圖書館行業發展的新路徑。圖書館總分館制作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中最強大和最具生命力的一種新型建設形態和服務模式,其優勢日漸凸顯。本文具體論述了數字化背景下圖書館總分館制的實際應用及當前存在的突出性問題。
關鍵詞:總分館制度 思維共享圖書館 文化信息
圖書館總分館制是指在一個合適的地域單元內,由一個或多個建設主體結合建設成為一個“圖書館群”,形成圖書館服務體系,為人們提供普遍、均等的服務,是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重要內容,也是促進圖書館服務均等化至關重要的舉措。總分館制通常由總館主導,協調多個分館,實現資源共建共享。總分館制的新形態、新模式正逐漸成為現今圖書館實現強大文化信息共享的有力工具。總分館制度的實施和推廣有利于全民閱讀活動的開展,將對公共文化服務產生可以預測和計量的效果。
總分館制的應用
總分館制中總館總攬全局、綜合指導,實行資源的統一配置和共享,如總分館統一采購、分辨、加工及配送,建立統一的業務服務標準、服務政策、管理系統和服務平臺,運用自身豐富資源,協調推進服務咨詢、知識交流、讀者借閱工作。總分館制充分地借鑒了地區性閱讀的不同特色、特征,行使閱讀輔導手段,達到分類輔助的目標,即將全民閱讀、有效閱讀的具體實施方案真正地落到實處,讓讀者用戶不斷地收獲知識、享受信息、提高素質。
1.通過總分館制實現“走出去”辦館的理念
總分館制的最大特色就是實現了為讀者服務的全新項目設置及具體實際運作。城市的中心圖書館全局總攬、內外兼顧,完全可以在各個分館的服務上拓展并深化流通借閱的自動便捷渠道,借以達到全市范圍內的“一卡通”運營機制,讓知識走出特定圖書館,完成區域性的全民閱讀。
2.總分館制的創新模式推動圖書館發展
運用科學發展的新觀念指導和統籌現代公共圖書館事業,是信息數字化時代的一大特色,也是實現圖書館資源共享,達到全民閱讀預期目標的重要工作模式之一。充分發揮總分館制的強大交流互動功能,保持適合特定讀者群體的多元化、多項式管理服務職能,以產出巨大且深遠的社會效益,并保持長期的影響力。在總分館制實施和發展的過程中,圖書館必須努力尋求政府行政文化主管部門、社會民間團體及個人家庭力量的凝聚,以便從資金、物力、技術、設施等方面獲得源源不斷的支撐和配置。
3.圖書館總分館制的建設需要制度化
圖書館總分館制度對實現數字信息時代的新型發展目標,達到最為先進的創新型發展新階段都極具強大的支撐力量。總分館制可實現區域性、網絡數字化服務的新目標。根據“統一管理、統一標識、統一采購、統一編目、統一制度、統一業務系統”的總分館制基本特點,固化區域內圖書館群的主要標準和基本制度,即設施建設、資源配置、服務效能的統一標準和運行管理,人員經費的保障制度。總分館制的建設真正實現了“一館辦證,通借通還”,形成區域性圖書館服務體系,以滿足群眾的基本文化需求。
圖書館總分館制建設中的突出問題
圖書館總分館制在圖書資源利用方面有著突出優勢,因此受到了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普遍重視。縱觀國內外的圖書館行業,我國運用總分館制的時間普遍較晚,當前仍處于發展的初級階段,這也暴露了我國在建設圖書館總分制度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基于我國國情,市屬中心圖書館與地區非直管分館無從屬關系,既沒有行政管理權,也沒有經費投入義務。基層圖書館不管是財政支撐還是專業化管理能力都很難保障總分館體制的正常運作。由于基層圖書館建設是當地政府進行資金投入,人員管理,需要政府對經費、圖書、人員方面進行全面負責,無法做到服從總館的管理和統籌。加之缺乏制度保障后期資金和對專業化的人才進行管理,導致基層圖書館開放時間不足,館藏圖書無法滿足地方群眾的閱讀需要,服務質量低下,無法吸引讀者,總分館體制形同虛設。
圖書館總分館制建設方式方法
1.提升基層圖書館的質量水平
總分館制的建設原則要求圖書館在具體的事務性細節上必須高度注重社區圖書館、鄉鎮圖書館等基層圖書館的布局和結構,在充分考慮新建分館的屬性和特性后,再進行資金、人力、物力方面的投入,以便于持續性地發展專項常規工作、拓展創新性的科技帶動項目。總分館制需要更深入、持久地推動基層圖書館年投入經費地穩定、快速增長,讓基層圖書館獲得快速發展的有力支撐和落到實處的強勁動力積累。在明確方向、責任、義務過程中,發揮總館的協調和職能共享作用,將區域性范圍內的分館信息數字化發展戰略部署落到實處,保障于基礎,收獲于標準階段,完善于持續推進之中。
2.創新基層分館建設新模式
建立建全基層范圍內的圖書館分館制度,是實現統一采購模式及資源共享的重要步驟,也是面向廣大讀者做出地最有力的服務舉措之一。公共文化服務的主管部門可以嘗試在市、鎮(街)、村(社區)三級圖書館的等級結構中循序漸進地推行,以發揮鎮(街)級圖書館的關鍵核心功效和橋梁紐帶作用。充分借鑒和參考國際圖書館專業領域的最新技術成果、科學預見,如英國政府在《未來的框架:下一個十年的圖書館、學習和信息》中明確指出:“閱讀是所有文化和社會活動的首要任務。”并將此列為今后圖書館管理服務工作的新指標之首。從基層圖書館的分館建設入手,理順本地區總分館制度的管理模式,形成全區域覆蓋、均等、便捷、實用、高效的圖書館網絡服務模式。以求得適合于本專業的、科學設計與評估的、前瞻性思維新創意、新趨勢,在更為廣闊和深遠的發展空間中不斷獲取新型閱讀效力基礎及全能智慧查詢技能。
3.進一步加強圖書館從業人員的素質能力
在總分館制度確立后,需要進一步提升從業人員的素質能力。圖書館應以積極地態度,向相關從業人員灌輸先進的現代化管理思想、全新的數據知識、統籌兼顧的創新手法,督促其熟練運用圖書館專業技能,實現館員隊伍整體素養的全面提高。
結語
事實證明,總分館制可以將各分館資源進行有效整合,只有類似于這種總分館制度的全民閱讀輔助服務工作,才有可能實現從“一館思維”到“平臺思維”的大轉折,從而為區域性的各個圖書館分支奠定基層閱讀服務的堅實基礎,真正實現從“項目策劃”到“具體落實”行為的轉變和轉化。
參考文獻:
[1]賀文蕾.公共圖書館總分館制現狀及建設可行性[J].才智,2013(26):123-124.
[2]陸曉曦,劉璇.中國公共圖書館總分館體系研究述評[J].圖書館建設,2012(3):4-9.
[3]陳思安.縣域公共圖書館總分館制構建探討[J].科技風,2016(11):9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