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 要:做好群眾工作,是實現黨的領導、鞏固黨的執政地位的重要途徑。新形勢下,要著力解決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提高做好新形勢下群眾工作的能力。
關鍵詞:群眾路線,教育實踐,存在的問題,著力點
一、問卷調查對象基本情況
通過問卷調查,廣泛征求黨員干部群眾對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愿望和要求,找準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需要解決的突出問題,為下一步開展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提供第一手資料,奠定堅實基礎,以期增強我縣干部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積極主動性。筆者在縣級黨校的副職領導干部培訓班與全縣巾幗創業培訓班中發放調查問卷82份,收回有效問卷82份,回收率達100%。調查對象年齡在41-50周歲40人,31-40周歲年齡段的35人,30周歲以下的6人,51-60周歲的1人;中共黨員78人,群眾4人;在縣級黨政機關工作人員24人,鄉鎮、街道等基層單位工作人員25人,農村及社區工作人員26人,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和社會組織工作人員3人,金融機構工作人員4人;獲本科及以上學歷的60人,大專學歷17人,高中(含中專)學歷5人。
二、問卷調查主要內容
(一)對當前黨群干群關系總體評價較好。其中認為本地區(或部門單位)當前黨群干群關系總體較好的36人,占被調查總人數的43.9%;認為好的26人,占被調查總人數的31.7%;認為一般的19人,占被調查總人數的23.2%;認為較差的1人。
(二)關于影響黨群干群關系的主要因素。通過對調查問卷的分析,反應當前影響干群關系的因素主要有群眾觀念淡化,官僚主義嚴重;基層組織作用發揮不夠;歷史遺留問題長期得不到妥善解決;與民爭利,以權謀私;群眾訴求渠道不暢通;工作能力差,不能帶領群眾致富;工作方法簡單,甚至粗暴等方面。其中50人認為黨員干部群眾觀念淡化,官僚主義嚴重,44人認為基層組織作用發揮不夠的,35人認為歷史遺留問題長期得不到妥善解決的,31人認為黨員干部存在與民爭利,以權謀私的現象,30人認為群眾訴求表達渠道不暢通,28人認為黨員干部的工作能力差,不能帶領群眾致富,20人認為黨員干部的群眾工作方法簡單,甚至粗暴。
(三)對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期望。當問及您希望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在哪些方面作出明確規定時,有55人希望改進文風、會風、接待方式,46人希望嚴格控制“三公”經費,45人希望領導干部工作誠信,求真務實,41人希望防止部門利益至上,糾正不正之風,35人希望加強黨員干部學習教育,29人希望領導干部為政清廉,29人希望干部跑官要官、拉票賄選現象得以整治,28人希望領導干部嚴格管理家屬子女及身邊工作人員,28人希望改進黨員干部民主生活會方式,18人希望改進調查研究作風。
(四)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當問及您認為本地區(或本部門單位)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主要表現哪些方面時,有61人認為收入低,43人認為房價貴,35人認為環境污染嚴重,34人認為就業難,30人認為就醫難,28人認為上學難,22人認為養老難,18人認為合法權益得不到保護,16人認為社會治安差,14人認為貪污腐敗嚴重,11人認為勞動糾紛頻發,9人認為存在權力濫用。
(五)黨員干部在黨性黨風黨紀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當問及您認為本地區或本部門(單位)黨員干部在黨性黨風黨紀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主要表現哪些方面時,有37人認為虛假浮夸,37人認為精神懈怠,31人認為信仰缺失的,28人認為落實不力,27人認為心浮氣躁,26人認為好人主義,26人認為紀律松弛,認為搞形象工程、脫離群眾的有17人,16人認為黨員干部存在不堅持原則;10人認為黨員干部為政不廉,8人認為存在官僚主義且不負責任,4人認為存在奢侈浪費,3人認為貪圖享受。
三、當前黨群關系存在的突出問題
(一)部分黨員干部信仰缺失,形式主義現象嚴重。少數黨員領導干部的貪污腐敗行為,不僅引起了群眾的強烈不滿,而且引發了部分群眾對黨的信任危機。從調查問卷的統計數據來看,我縣部分黨員干部不同程度的存在紀律松弛、不堅持原則、貪圖享受、奢侈浪費、脫離群眾的行為。61%的被調查對象認為部分黨員干部群眾觀念淡化,官僚主義嚴重;37.8%的被調查對象認為部分黨員干部存在與民爭利,以權謀私的現象;37.8%的被調查對象認為信仰缺失是本地區或本部門(單位)黨員干部在黨性黨風黨紀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之一;有45.1%的被調查對象認為少數黨員領導干部在工作中存在追求形象與政績工程、對黨的方針政策落實不力等形式主義不良作風,在群眾中同樣產生了非常壞的影響,造成黨群關系緊張。
(二)民生問題影響黨群關系。近年來,我縣社會經濟發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從縱向看人民生活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但從橫向看,由于歷史及多方面的原因,我縣與主城及其他發達地區的差距仍舊很大。從問卷調查結果來看,74.4%的被調查對象認為收入過低;52.4%的被調查對象認為房價貴;42.7%的被調查對象認為環境污染嚴重等民生問題尤為突出。由此可以看出群眾對增加收入的期望值較高。超過半數的被調查對象認為房價過高,收入偏低導致民眾對房價的承受力較弱,高房價嚴重影響了民眾的生活質量,必將影響到黨群關系的良性發展。
(三)群眾工作能力不強制約黨群關系。黨的群眾工作是維護人民群眾利益、凝聚人民群眾力量、激發人民群眾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的工作,是有效實現黨的領導作用和奮斗目標的工作。隨著我縣經濟的迅猛發展,人民群眾的物質文化生活水平不斷提高,訴求日益增多,這對我們在新形勢下加強和改進黨的群眾工作、提高黨的群眾工作科學化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但調查數據顯示,28人認為我縣部分黨員干部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工作能力差,對黨的方針政策落實不力;20人認為我縣部分黨員干部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工作方法簡單,甚至粗暴的現象。
四、關于開展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幾點啟示
(一)堅定信念,筑牢思想防線
思想是行動的向導,加強與改進黨的群眾工作必須從思想源頭上抓起。調查結果顯示,有69人認為在黨的群眾教育實踐活動中應強化黨員干部的宗旨意識、增進與群眾的感情。由此可見,我縣需要切實加強對黨員干部進行馬克思主義群眾觀教育,使廣大黨員干部牢固樹立執政為民的理念,充分發揚我黨做群眾工作方面的優良傳統和作風,自覺地踐行黨的群眾路線。只有堅定信念,筑牢思想防線,才能有正確的目標方向,才能體現“科學發展”和“和諧社會”的本質要求。
(二)立足民生,彰顯活動主題
群眾生產生活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往往關系到群眾的切身利益,也是群眾迫切需要解決的實際問題。被調查對象中有67人認為在黨的群眾教育實踐活動中,須借鑒以往黨內教育活動在為群眾辦好事做實事方面的經驗做法,結合實際組織群眾貫徹落實黨的方針政策,抓好民生工程的落實。為此,我縣要從實際出發,認真制定解決民生的措施。措施要實在、可行,既有總體安排,又有分步實施的要求,既有長遠規劃,又有階段性要求;既有明確目標,又有解決問題的具體措施和辦法,把近期、中期、長期解決有機結合起來。由于我縣屬于武陵山連片特困地區,在生態功能區劃背景下如何實現在發展中保護、在保護中發展,既能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物質文化需要,又能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良好環境已然成為民眾的首要問題。
(三)提高能力,密切黨群關系
從調查結果來看,有67人認為黨員干部要深入群眾,及時了解群眾所思所想所盼所求,并富有成效地解決群眾切身利益問題,凡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事和容易出現干部以權謀私的環節,都要向群眾公開、公示,接受監督,取得群眾的理解和信任;有56人認為須通過定期組織群眾工作培訓活動提高運用群眾工作方法的水平。例如說服教育、示范引導和提供服務等多種方法凝聚和激勵群眾,幫助廣大群眾正確認識改革中出現的各種暫時困難,引導群眾與黨和政府站在一起。有51人認為須加強與群眾的溝通,提高團結教育引導群眾的能力,真正做到依法行政;有25人認為須重視黨與群眾及各種社會團體的組織號召作用,重視了解群眾的所思所想,充分發揮各種社會團體的作用,切實做到親民愛民為民。從而,不斷提高我們黨員干部對群眾工作的駕馭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