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要】:在美國前總統克林頓的幾乎整個執政期間,美國經濟出現了前所未有的一系列新現象:創記錄的長期繁榮、高增長,甚至出現低通脹伴隨著低失業率。文章發表在《神州》上,是工商管理學論文發表范文,供同行參考。
【關鍵詞】:新經濟時代,企業文化,文化建設
《2001美國總統經濟報告》中所說:“新經濟是指由技術、商業實踐和經濟政策的相互良性互動,從而產生巨大的經濟績效。其具體表現為快速的經濟增長和收入提高、低失業率和適度通貨膨脹。”這種理解在美國較為普遍。
加入WTO后,我國企業面臨著與國際經濟接軌的新形勢。國際上全球化進程正在加速,高新科技日新月異,網絡的發展與普及,正在改變著我國企業的內外經營環境,沖擊著多年來傳統的經營理念、管理理論和管理方法。尤其是我國國有大中型企業正處于深化改革的時期,將面臨更加激烈的競爭。
一、新經濟時代企業文化的新趨勢
近幾年來,以高新技術和創新為特征的“新經濟”成為了很時髦的話題,成思危副委員長在武漢大學講壇綜論“新經濟與高技術產業發展”報告中指出新經濟的“新”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知識經濟是新的社會經濟形態;虛擬經濟是新的經濟活動模式;網絡經濟是新的經濟運行方式。新經濟時代,企業特別是知識型的企業依然是社會財富的創造者,而知識工人將成為經濟發展的主力。
新經濟時代的企業文化是指企業在繼承傳統文化精華,吸收世界先進管理理論和方法,并結合時代和自身特點進行綜合與提升的基礎上,形成的集體目標、價值體系和行為規范的總和。企業文化是國際上管理理論與實踐發展趨勢中的一個更高的層次和階段,被稱之為富有魅力的“管理之魂”。
二、企業文化的現狀
當前企業文化的現狀之一是普遍缺乏對企業文化的理解與認識。多年來,人們普遍認為企業文化包括精神文化、環境文化、組織文化、制度文化等方面的內容,其中精神文化是企業文化的核心和靈魂,環境文化、組織文化、制度文化只是企業文化的最外圍部分。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企業文化只是表層化、模式化了的云山霧罩式的理論,事實上,如何挖掘企業文化的功能,緊緊抓住企業文化這個無形資產向有形資產轉化才是關鍵,讓企業文化與生產經營并列的兩條鐵軌通過交叉再融合成一條暢通的高速公路。
企業文化的現狀之三是企業文化深受傳統文化的影響。我國有悠久的文化歷史,一些觀念根深蒂固,長期地占據著國人的大腦,同時也對企業文化具有深遠的影響。主要表現在:
第一,團體主義。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強調家族團體重于個人,個人無條件服從家族團體,強調家族內部以倫理關系為基礎的和諧與穩定。我們要吸收這種持續幾千年的家族群體精神的精華,去其壓抑個性、封閉保守的糟粕,保留人與人的和諧關系方面的精華。
三、企業文化建設的思路與對策
人類社會的每一次重大變革,總是以思想的進步和觀念的更新為先導,觀念決定行為,觀念守舊必然導致行為落后,必然阻礙革新。企業文化作為一種觀念形態和經營理念,創新是其最核心的要求,必須隨著市場環境和科學技術的變化與發展,隨著經濟形態的轉換,不斷創新和變革,才能對企業的發展提供永不枯竭的精神支持。受生產力水平、產業構成和體制變革的影響和制約,我國的傳統文化濃厚沉淀與新經濟的萌芽交織在一起,使得我國的現代化企業文化的建設增加了難度,需要經歷一個整合、創新、提高的過程。
其次應努力形成共同的價值觀念。企業文化的核心是共同的價值觀念,這種價值觀念是企業形成向心力的基礎。所以,企業高層領導者要根據自己的傳統文化的實際,根據企業文化創新的一般模式,在經營戰略、策略付諸實施過程中,善于及時總結經驗、并將之上升為員工共同認可的價值觀念。
企業共同價值觀的樹立是一個復雜的工程,需要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①分析企業內外環境,選擇正確的價值觀念。我國企業正處于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的大潮中,企業的生存之道在于改革與創新,而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人情觀、倫理觀、“中庸之道”等思想束縛了人們的創新能力,與現代管理思想不合。
因此應建立順應市場經濟的價值觀念,加強競爭意識、效益為大等體現現代市場經濟發展要求的觀念。②廣泛宣傳,強化企業的價值觀念。確了合適的價值觀念后,就要努力使這一價值觀念為人們所接受,并使之成為職工的價值觀體系的有機組成部分。
四、結論
新經濟時代的到來,使歷史又進行到一個新的交匯處。這是一場全新的賽局,有著與以往完全不同的游戲規則,會出現比以往更加激烈的競爭局面。以儒家思想為主體的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如能結合體現現代市場經濟發展要求的西方觀念來建設我國企業文化,那么我國的企業文化就可以成為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精神動力。
這方面有日本和亞洲“四小龍”經濟的高速發展為證,這些國家和地區都處于中華文化輻射圈內,都與中國文化有不解之緣。我們應當關注企業文化、研究企業文化,只有這樣,才能在新世紀和新經濟的競爭中,加快發展,后來居上。
工商管理論文網雜志推薦:《神州》雜志是由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主管、中國通俗文學研究會主辦的國內外公開發行的大型綜合類期刊,國內統一刊號:CN11-4461/I,國際標準刊號:ISSN1009-5071。2000年創刊至今,一直致力于文化藝術事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