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guī)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yè),沒有后顧之憂
中國社科院農村發(fā)展研究所社會問題研究中心主任于建嶸教授曾跟蹤調研張全收的公司多年,對他公司的運作模式了如指掌。他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張全收的回鄉(xiāng)大規(guī)模招人,與南方新一輪的‘民工荒’有關,但要由此判斷經濟危機已經過去,為時尚早。現在的經濟確實在回暖,這與國家的經濟刺激政策,以及前段時間大批的農民工回鄉(xiāng)有關系。但經濟危機是否過去,是個很復雜的問題。”
8月14日,以“農民工司令”著稱的張全收回到河南。這一次,他打算在老家四處周游,再次說服自己的老鄉(xiāng)到南方去。回到駐馬店的張全收幾乎每天都要到農村作報告:
“只要到我公司,管吃管住,無論有無工作,每月都能領到1300元至1800元工資。”從年初經濟危機時的四處退工,到現在的大批量招工,張全收大膽放出豪言:“我的金融危機已經度過!”
接連多日,記者對張全收的招人之旅全程跟蹤,探訪其是如何度過這場經濟危機的?他的這次大規(guī)模回鄉(xiāng)招工,能否被視為經濟危機很快就要結束的信號?如果占中國出口相當份額的珠江三角洲再次有工作了,是否預示著中國最大的增長發(fā)動機就要再次開始轉動了?
“民工司令”的戰(zhàn)前總動員
8月14日凌晨4點,風塵仆仆自深圳趕回的張全收一行不敢在鄭州停留,他要急著回家。他的家在駐馬店市上蔡縣朱里鎮(zhèn)拐子楊村,但張全收并沒有先回村,而是領著司機、秘書直奔駐馬店西園賓館,在這里,一幫人忙活開了,有布置會場的,有打印宣傳材料的,有通知人的……
第二天上午,西園賓館二樓容納百人的會議室座無虛席,從駐馬店市各個縣區(qū)趕來的村民們在認真聽著張全收的報告。主席臺上的張全收說到激動處,便拿著話筒站起來講:
“我這次回來的主要任務就是要招夠兩萬人,這兩萬人都要靠與會大家的幫忙了,當然,凡是幫我招人的,我都不會虧待大家。”
會議室內的這些村民,是張全收新招的駐馬店市各縣區(qū)負責人,他們的主要任務是幫張全收招人。由于突然而至的民工荒,讓張全收不得不改變以前坐等工人上門的做法,他準備在駐馬店采取一個新的招人模式,以各個縣、鄉(xiāng)、村為基地,設立眾多的業(yè)務代表幫他招人。
對于這次會議,張全收稱其為“戰(zhàn)前總動員”,現在打電話找他的,大多都是要人的,其實連他自己也不清楚與他企業(yè)現在究竟缺工多少。
“路費報銷不?”8月15日,在西園賓館的會議室內,來自確山縣劉莊鄉(xiāng)的王根喜沖著張全收發(fā)問。王是村委會副主任,被張全收發(fā)展為招工業(yè)務員。
“報銷路費,大病、工傷全包,但要干夠一個月以上。我怕有些人是為了白坐車過去玩。”張全收拍著胸脯向臺下100多名業(yè)務員表態(tài)。
8月16日,張全收的“報告會”轉移到了汝南縣常興鄉(xiāng),為了迎接這位全國聞名的“農民工司令”,當地政府不僅在鄉(xiāng)政府大樓前掛上了歡迎的大紅橫幅,還組織全鄉(xiāng)各個村的村干部及村民代表前來參會。聽著張全收的報告,百丈屯村59歲的賀國喜老漢有些不相信地問記者:“會有這好事兒?有活沒活干都能保證一月領1000多元工資?我兒子、媳婦都在深圳打工,旺季時好找活,淡季時就得回來等,這下好了,我給他們說說叫他們找‘張司令’去。”
常興鄉(xiāng)黨委書記趙銀中告訴記者:“常興鄉(xiāng)有16萬畝耕地,是典型的農業(yè)大鄉(xiāng),總人口5.7萬,勞動力1.5萬,鄉(xiāng)里的主要產業(yè)也就是勞務輸出。現在有了‘張司令’這么好的平臺,我們會抓住這個機會,以鄉(xiāng)民政所、社會保障所牽頭,認真組織,把此次勞動力轉移,作為秋收前后的重點工作來抓。”
接下來的幾天,張全收一行不斷奔波于駐馬店市下轄各縣區(qū)鄉(xiāng)村,一場接一場地作著報告。
8月19日下午,正陽縣的大雨沒能阻止張全收的報告。正陽縣勞動就業(yè)服務中心主任王宇興陪同他一起來到雷寨鄉(xiāng)。王宇興告訴記者:
“正陽縣全年勞務輸出在207人左右,但2008年金融危機期間減少至19萬左右,現在有好多急于外出打工的找不到合適的地方,‘張司令’的‘招兵買馬’真是雪中送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