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要:文中介紹了網絡環境下實行館際協作,資源共享,國際方面的發展情況及網絡環境下信息資源建設的內容,并提出了數字圖書館是信息行業發展的必然結果,以及網絡環境下對圖書館提出新的要求,網絡環境下公共圖書館的服務向社會區現象等內容。
關鍵詞:網絡環境;公共圖書館;發展趨勢;資源共享;信息建設;信息導航員。
隨著INTERNET在全球的迅速發展,微電子技術、計算機技術、通訊技術和網絡技術而發展的電子文獻(數據庫、光盤出版物、數學期刊、電子報紙)和已成規模的寬帶及廣域型數字電信網將改變公共圖書館傳統的信息提供與獲取方式的形成,人們可以借助網絡上的任一終端獲取所需要的信息資源而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標志著新世紀網絡環境正在完成并逐一完善,那么,探索網絡環境下公共圖書館發展趨勢,提出下列想法,供同仁商椎。
一、網絡環境下實行館際協作資源共享
資源共享是網絡環境下公共圖書館事業發展的重要環節,坐擁全球的知識信息是網絡環境下最亮麗的風景正說明“今天的圖書館正生存在一個相互依賴的時代。”獨立的、綜合的、再大的圖書館也無法將世界上所有的信息、出版物收集齊全,所以圖書館都不是獨立存在的,它應打破“圍墻”與其它的圖書館或信息機構協作,成為圖書館網絡的一員,網絡環境下的公共圖書館都應該有大圖書館的意識,在進行本圖書館業務發展規劃時要把自己圖書館的業務活動溶入整個網絡系統。
這方面,先進國家圖書館早就走在前面了,如:哈佛大學圖書館,作為世界最大的研究性圖書館,擁有90所分館的聯合體圖書館,實行統一協調,分散管理的多元化管理方式,它作為一個中心協調機構,負責決定整個圖書館系統的方針、政策以及任務,通過其聯機信息系統(HOLLOS)將該大學所有的圖書館虛擬地聯結起來。由于各分館的努力,該系統已經擁有600多萬方案記錄,其中,中、日、韓文數據就有32.5萬多條。
二、網絡環境下信息資源的建設內容
在網絡環境下圖書館所發揮的作用有多大,已經不再取決于其館藏實體資源的儲量,而是取決于(知識信息無論是館內還是館外;國內不是國外,編碼還是隱含的)搜索,整理與提供的能力。
網絡環境下圖書館的信息必須從兩個方面建設:
1、 實體館藏
圖書館的實體館藏建設必須要有特色,衡量一個圖書館的標準不是只看其館藏量的多少,而是“特色化”才有競爭力,只有形成特色并數字化成為其它館不可缺的虛擬館藏才能在網上占有一席之地,才能走向全國乃至全世界。
其次,各具特色的數據庫應運而生,要注意避免數據庫的重復建設問題。在網絡環境下數據庫的建設一定要有全局觀念,一些全國性的書目數據庫等資源要又國家組織合作開發。一些寺方資料,專題資料數據庫可由各地區根據實情建立專門的數據庫。
最后,還要注意在建立書目數據庫的同時要將重心放在全文數據庫的規劃和建設上。
2、 虛擬館藏
所謂的虛擬館藏,理論上是那些浩如煙海的遠程信息資源,而在網絡環境下圖書館的發展目標,就是要將全球任何角落的信息資源集合在一個龐大而有序的虛擬世界里,這才是真正意義上的虛擬館藏。今后人們只要通過一種簡單的查詢方式,就能夠獲得所需要的任何信息。但虛擬圖書館不是輕而易舉能創建的,這需要強大的檢索、搜索、分析、整理能力以及要解決諸多相關協議問題,必須先要了解確實掌握其所在地及攝取途徑,需用時可像實際館藏那樣按圖索驥獲得,還需化工夫做一些用以存儲虛擬館藏所屬網址的公用的資料庫及檢索引擎一一把那些有用的虛擬館藏的網址收錄為一種館藏等等一些大量的工作。而這種檢索獲取虛擬館藏的能力實際上可作為新時期衡量圖書館的一個標準。
無論是實際館藏和虛擬館藏要真正活用,還需要一些技術性的要求。(1)要通過元數據方式進行標引,主要有分類標引,主題標引和網址標引,并以書目數據綜合反映。(2)將現有MARC數據與其它網絡上的信息聯結起來。(3)通過統一的中專庫檢索平臺對數據進行檢索。等等。
三、數字化圖書館是信息經濟發展的必然結果。
現代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使人類社會已從信息時代走入信息經濟時代,數學時代和網絡時代,給人類生活的各個方面帶來了巨大的變化,改變著人們的生存環境和生活狀態,并不斷給人們提供新的機遇,提出新的挑戰,圖書館是信息的主要集散地,在信息經濟時代,圖書館只有提供與時刊發展相適應的現代化的信息服務,才能夠得以生存和發展。
隨著信息技術的進步和因特網的發展進入了圖書館,數字圖書館是圖書館事業發展的必然趨勢,數字圖書館為高校圖書館提從了更為廣闊的生存空間和開發利用空間,數字圖書館是世界各國圖書館和信息產業界研究和大力發民的重大課題。圖書館與因特網相聯,有三個重要的益處:首先,圖書館能夠提供基于因特網的電子信息的存取;其次,實現與其他專業人員、圖書館和公眾進行即時溝通;再次,加強了圖書館參考服務的能力。在當今信息爆炸的時信息經濟時代,任何人都面臨著如何才能及時,準確地得到信息的問題。數字圖書館的建設,極大地加強了圖書館的服務功能,彌補了圖書館收藏不足與用戶需求旺盛的矛盾。隨著傳統圖書館的數字化和因特網功能的完善與普及,數字圖書館將占有越來越重要的地位。產生越來越重要的影響。
四、網絡經濟環境下圖書館提出的新要求
在信息經濟時代,圖書館如何發展是我國圖書館面臨的嚴峻問題。而對機遇和挑戰,而對所存在的問題,圖書館管理人員,信息服務人員不能不認真地思考如何解決這些問題。
(1)數字圖書館要求開放式主動式的服務。
(2)數字圖書館要求多樣性個性化的服務。
(3)數字圖書館要強化信息資源的增值服務。
(4)數字圖書館要具有網絡知識教育服務。
(5)轉變服務理念。
(6)發揮館員的主人翁精神。
(7)提高應用英語的能力。
(8)掌握適用的網絡技術。
五、網絡環境下公共圖書館的服務向社區延伸
為提升人們群眾的基本文化水平,在網絡環境下公共圖書館活動舞臺正在向社區延伸。浦東新區圖書館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它作為文化資源共享工程浦東基層中心,一個國家文化資源站點,承擔著本地區傳播先進文化資源和傳統文化脊髓,同時懼當地優秀的文化資源以及全國優秀文化資源、上海圖書館文化資源和各區縣圖書館系統的綜合文化資源,層層推進層層服務。
確實,要將公共圖書館作為社區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就應該首先重視社區文化設施的建設,社區文化建設將從量的增加向質的建設轉移,要更加重視文化設施的布局,配套以及各種設施之間的協調發展。
六、網絡環境下圖書館員成為網上“信息導航員”
網絡上信息資源的無秩化現象需要圖書館員的參與和幫助,“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培養讀者的信息檢索能力是深化網絡環境下的服務工作的重要一環,在通過建設跨庫檢索系統提供靈活檢索的技術手段基礎上,圖書館員必須成為網上“信息導航員”,可以通過多形式、多渠道、立體式、全方位的宣傳和技能輔導工作,加強對讀者信息意識與信息能力的培訓,開展具體而實用的各種檢索技能培訓。浦東新區圖書館在這方面下了一定的功夫,如:相繼舉辦講座,介紹了各種數據庫的檢索方法,與網絡資源的檢索等,并且在分館設立了“百萬家庭網上行”的教學點,在教計算機基礎課的同時,有的放矢教一些常用與網絡信息鑒別的方法等等,受到了廣大讀者的肯定和歡迎。
七、培養網絡環境下的新型圖書館員
在網絡環境下對公共圖書館的服務,提出高水平,高質量的要求,必然對圖書館員的知識結構提出新的要求,隨著網絡化、數字化、智能化的發展,圖書館員在工作方式、工作價值、工作效率、工作成果諸多方面將發生質的變化。現代圖書館員必須是適應網絡環境要求的專業人才,這是關系到提高整體服務水平的關鍵問題,因此人才的培養值得引起重視。要列入宏觀計劃中,并且一定要從現在做起、從我做起。培養不僅要有圖書館資料專長知識,還要有較強的計算機應用能力,真正成為新型的網絡環境下信息服務人才。
結束語
網絡環境下的公共圖書館與傳統的公共圖書館相比,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是網絡化、數字化改變了公共圖書館的工作方式,決定了館藏內容以及如何為讀者服務的形式,同時為圖書館的發展帶來了勃勃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