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要:建筑材料成本控制是以降低成本為宗旨的一項綜合性管理工作。進行建材成本控制是建筑企業改善經營管理,提高企業管理水平進而提高企業競爭力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發表在《財經界》上,是高級經濟師職稱論文范文,文章指出了建材成本控制的必要性和存在的問題,提出了優化成本控制的措施。
關鍵字:建筑材料;成本;控制
摘要:工程建筑材料成本是工程成本的重要組成部分,占整個工程成本的70%左右,直接影響著整個工程成本。因此,材料成本控制是建筑施工企業的“利潤點”,施工企業控制了材料成本,就能獲得更高的效益。
一、建筑材料成本控制的重要性
(一)降低建筑材料成本,能有效地節約資源。建建筑工程項目實體材料消耗一般超過總成本的60%,所用材料涉及鋼材、水泥、木材、石油、淡水、土地等眾多種資源。雖然我國經濟仍會保持快速穩定的發展,但資源短缺將成為制約我國經濟發展的主要障礙。因此,降低建設工程項目成本,能夠有效節約資源,對促進我國經濟建設快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二)降低建筑工程材料成本,是提高企業經濟效益的需要。據有關資料統計,在施工過程中,物資材料消耗所占比率約為總產值的60-70%,是工程成本的重要組成部分.項目部物資成本管理工作的好與壞,將直接制約影響到項目部的經濟效益、施工進度、工程質量、企業形象。所以,強化物資成本管理工作,提高經濟效益,是項目部獲得利潤最大化的有效途徑之一。
二、建筑材料成控制存在的問題
(一)建筑材料成本控制意識落后
目前,大多建筑單位的財務人員成本控制意識落后,僅僅重視材料的的成本核算,而不重視成本的預算。另外,長期以來一些企業領導一味地抓生產、抓產值 ,認為無論什么原因都不能影響生產 ,生產是第一位的,忽視了材料價格管理 ,沒有把材料采購管理提到企業的議事日程上來。
(二)缺乏責權利相結合的材料成本管理體制
企業在為每個責任部門下達成本目標的同時,要賦予該部門相應的權利,做到權責的有機結合;同時,還必須定期對工作實績進行考評和考核,并同經濟利益緊密掛鉤,以調動各部門在成本控制方面的主動性。而現行的施工成本管理體制,沒有很好地將責、權、利三者結合起來,沒有形成完善的成本管理系統。例如某些工程項目,材料成本大量超支或者因偷工減料造成質量問題,本應追究相關人員責任,結果卻因職責分工不明確,最終不了了之。
(三)材料管理人員素質低
材料管理控制落實不到位包括企業物資計劃控制不到位,物資采購控制不到位,倉庫管理定置不到位,缺乏科學管理,人員責任心不強,造成企業對物資采購的執行過程缺乏控制。如素質偏低的采購人員盲目采購,在采購中撈好處,吃回扣,造成物資虧損以次充好質次價高,降級使用。
(四)缺乏細致的材料成本預算和控制分析
目前施工企業普遍缺乏工程設計科學的計劃組織,前期準備工作嚴重不足,導致成本預算脫離實際。例如有些施工單位為保證工程進度匆匆備料,材料進廠不能合理堆放、驗收,領用制度不健全,節約、獎懲措施不力,導致材料二次搬運浪費,保管費用增多,使材料總成本上升;還有的企業材料采購、領用、保管等手續不嚴密,崗位分工不明確,缺乏有效規章制度的狀況長期存在。
(五)其他
材料在施工使用過程中浪費嚴重 ;由于現場平面布置不合理 ,材料堆放不規矩 , 產生二次倒運 , 提高工程費用;現場保衛不力,導致部分材料被盜竊丟失 , 如鋼筋 、小設備 、電纜 、周轉材料等。
三、加強對建設工程物資設備的成本管理
(一)樹立全員成本控制意識
針對企業對材料成本管理認識不到位的現狀,應提高單位領導和工程管理人員材料成本控制意識,使每一位職工都把工程成本管理工作放在主要位置,把加強材料成本管理控制變成職工的自覺行動,這是實現成本目標的保證。
(二)建立細致的成本預算和分析制度
根據企業的發展規劃、業務規模、經營狀況等計劃因素,制定細致的材料成本預算,可以提高單位適應市場的應變能力。工程材料的到位必須由計劃來控制,做到零庫存,不能盲目采購,造成材料積壓,擠占工程資金,增加材料庫存成本。同時,施工企業應根據施工程序及工程進度周密安排分階段的進料計劃;同時,要嚴格執行限額領料制度,在下達施工任務書時,附上完成該項施工任務的限額領料單,作為發料部門的控制依據,防止錯發、濫發等無計劃用料。加強對材料成本的分析與考核工作,在月末、季末、年末及時。分析材料成本的完成情況,找出節約與超支的具體原因,總結經驗,及時糾正出現的成本偏差。
(三)提高采購人員素質
作為采購人員其思想素質要高,要有較強的工作責任心,不謀取個人私利,一切能為公司利益著想;要有較好的業務素質,能很快適應工作環境,熟悉并掌握本公司產品的種類、性能等,并具有較強的質量意識和成本意識;要有公關素質,因為采購人員要和大公司、小企業或私營企業等各種人打交道,要能快速熟悉市場行情,及時了解市場信息。
(四)加強建筑材料各個環節的管理和控制
1.材料的計劃
通過建筑材料計劃的全面性、準確性、及時性、連續性和預見性,指導提高建筑材料周轉率,利庫挖潛,控制消耗,減少采購供應失誤而造成資金占用、資源浪費的現象,降低建筑材料成本,提高經濟效益。
2.材料的采購
材料采購成本是材料成本管理最重要的一關。施工企業應當按照規定,對鋼材、水泥、木材、砂、石等主要材料和其他一些批量大、價值高的物資的采購應實行招投標采購,全部實現陽光操作。通過供應商的競爭,從而大大降低材料成本,防止材料采購人員暗箱操作,抬高材料價格,增加材料采購成本。并使材料的質量和供貨的及時性得到一定的保障。
3.材料的運輸
通過有計劃地、經濟合理地組織運輸,不僅可以縮短運輸里程,減少在途時間,加快運輸速度,提高建筑材料的使用效能,而且還可以節省運力運費,減少運輸損耗,降低建筑材料成本。
4.材料的質量檢驗
材料的質量直接關系到整個工程的質量,材料質量不達標,工程質量就難以保證。工程質量一旦出現問題,將直接影響到國民經濟發展的人民的生活,其社會影響和經濟損失是難以估量的。施工過程中由于材料質量而導致的返工損失,勢必大大增加工程成本。
5.材料的驗收及出入庫
要建立材料驗收及出入庫控制的嚴格程序和手續。每次驗收都應由兩人以上共同進行,應廣泛采用電子磅秤計量,摒棄手工開票;嚴格材料出入庫手續,實行崗位分離,互相牽制。對包工不包料的工程,材料的出入庫要嚴格辦理手續,按實際用量出庫,防止承包人損失浪費。雙包工程不能以包代管,對承包人的工程材料同樣要進行監管,考核其工程材料的耗用情況,防止其偷工減料,變賣工程材料或據為己有。
6.材料保管、余料回收
制定材料保管的嚴格制度,加強監督,防止出現監守自盜的情況。倉庫保管員要經常清點,規范堆碼,防止變質、銹蝕。從而做到材料的有效利用,降低工程材料成本。做好各種材料余料回收,堅持廢料利用。廢舊材料收入要登記入賬。
7.建筑材料技術節約措施
在工程建筑材料使用中,要充分利用新建筑材料、新工藝、新技術。利用低成本、高效益的新建筑材料施工取代傳統建筑材料,不僅在工程質量方面得到保證,還使施工進度得到大大提高,實施達到節約建筑材料,降低成本的目的。
8.加強現場建筑材料耗用監督、檢查制度
加強現場建筑材料耗用過程的監督、檢查,督促工長及班組工長按圖、按規程施工,制止優材劣用,大材小用,減少施工浪費,搞好建筑材料節約,從而降低建筑材料成本。
結論:
施工材料是構成工程成本的主要項目之一,在工程成本中占有很大比例。企業要創造更大的效益就必須加強材料的成本控制。針對材料成本控制中存在的采購成本高,材料使用浪費,成本管理不到位的問題,施工企業應在保證工程質量和工期的前提下,建立完善材料成本控制的措施,提供相關工作人員素質,合理、規范、節約地使用各種材料,控制材料費用。實踐證明,工程項目材料成本的控制是可以實現的,關鍵是要思想重視,行動及時。
參考文獻:
[1]溫香芹.結合企業實際降低采購成本[J].河北企業, 2007(1) .
[2]黃志勇.強化企業采購管理[J].中國有色金屬,2006(12) .
[3]羅勁松,建筑工程投標策略淺析[J]四川建筑科學研究;2005,31(4).
[4]王浩然.電子商務環境下建設項目物料采購管理的研究. 哈爾濱:哈爾濱工業大學.2004
[5]陳晉喜.建筑施工企業物資管理現代化的初探[J]. 建筑經濟,2009.11.
[6]賈云龍等.建筑施工項目物資管理的改進措施[J].建筑經濟,2009.7.
[7] 譚勇.劉小群建筑工程項目物資管理前期策劃研究[J]. 建筑經濟,2007.33
文章發表期刊簡介:《財經界》雜志于1983年創刊,為大型財經月刊,研究范圍覆蓋40個產業,由中國國家信息中心主辦。該雜志旨在介紹國家經濟政策、經濟環境、經濟信息和分析經濟熱點問題,向讀者報告中國市場、產業和行業的發展趨勢,是一本面向金融、保險、證券、電信、IT等領域的權威智慧型雜志。郵發代號82-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