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要: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并且農業一直都是我國的重要支柱產業。隨著國家的進步,我國科學技術的發展,我國農業的經濟發展方式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從原來的只注重經濟效益,到現在的既注重經濟效益,也注重保護環境。現階段,只有不斷推進農業創新,順應低碳經濟時代的基本要求,認真貫徹落實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基本思想,才能走出一條農業的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相協調的道路。
關鍵詞:低碳經濟;轉變;農業經濟;發展方式
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比較成熟的今天,我國農業經濟的發展方式也面臨一些問題,即農業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之間的問題。要解決這個問題,只有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遵從低碳經濟時代的基本要求,不斷加大農業技術創新力度,才能提高經濟效益。低碳經濟是時代的主流,也是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主要內容。具體來說,低碳經濟指的是一種低能耗、低污染的經濟發展方式,它要求經濟發展方式和追求經濟效益不以污染環境為代價,并且提倡節約能源資源。對于農業的經濟發展方式來說,低碳經濟要求減少或者杜絕有污染成分的化學農藥的使用,因為化肥農藥雖然能提高經濟效益,促進農業經濟發展,但長遠來看,化肥農藥會對土壤和空氣等都會產生一定的污染,并且違背了可持續發展的基本原則。所以,低碳經濟時代轉變農業經濟發展方式應該減少化肥農藥的使用量,提高人民群眾的環保意識,從而促進我國農業又好又快的發展。
1 低碳經濟時代轉變農業經濟發展方式的原因
隨著我國人口的增長,人均耕地面積在逐漸減少,解決人口增長和人均耕地面積減少的矛盾就要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提高農業經濟效益。傳統粗放型的農業經濟不僅經濟效益低,而且污染環境,只有順應歷史發展要求,積極貫徹可持續發展的理念,才能解決當前農業經濟發展面臨的問題。另外,生態環境的破壞也是促使轉變農業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原因,因為傳統粗放型的農業經濟發展方式導致耕地質量退化,人們無節制的開墾荒地、亂砍亂伐等。這種以破壞生態環境為代價來謀取經濟發展的方式在今天應該被指責,因為亂砍亂伐、破壞耕地等行為不僅會造成水土流失,還會引發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災害。除此之外,過去粗放型的農業經濟發展方式大量使用化肥不僅破壞了土壤、還降低了土壤的肥力,這也是低碳經濟時代轉變農業經濟發展方式的原因之一。
2 低碳經濟時代轉變農業經濟發展方式的途徑
2.1 發展低碳循環的農業經濟
發展低碳循環的農業經濟是當前解決人口和耕地矛盾的重要舉措,也是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提高農業經濟效益的有力措施。發展低碳循環的農業經濟既是實踐可持續發展理念的重要體現,也是實現環境友好型農業的主要方法。一般而言,發展低碳循環的農業經濟指的是充分利用能源資源,并且注重提高能源資源的利用效率的經濟發展方式,具體表現為完善再生資源的回收利用體系,增加農業技術的投入,利用先進的農業技術手段來代替傳統的粗放型的農業經濟發展方式。比如,化肥的再生技術和資源的重復使用技術等,這些技術不僅減少了化肥的使用,還實現了人口、資源、環境相互協調的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農業經濟的發展需要充分發揮農業資源的積極作用,而農業資源會促使農產品的生長并且會產生一定的農業廢物,如果把農業廢物再次利用起來,不僅可以提高農業資源的利用效率,還能實現經濟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相協調。
2.2 發展后現代農業經濟
發展后現代農業經濟是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提高農業經濟效益的重要舉措。發展后現代農業經濟既要注重增加投入,也要提高經濟發展的效率。首先,要從我國實際的農業發展情況出發,進一步確定當前我國農業發展面臨的問題,再根據現階段我國農業經濟發展面臨的問題提出具體的解決對策。目前,提高有限資源的利用效率是比較適合我國農業經濟發展方式的一條道路,只有提高資源的利用效率,才能釋放農業經濟增長的活力,才能平衡好農業經濟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的問題。另外,隨著我國農業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人們的環保意識也在不斷增強,未來的農業經濟發展方式只有沿著科學化、規模化、產業化的方向發展,才能協調好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之間的關系。
2.3 發展生態農業經濟
發展生態農業經濟是貫徹可持續發展理念的重要體現。生態農業經濟是基于生態學和經濟學的理念提出來的一種農業發展方式。生態農業經濟比較完整的詮釋了人類生存和自然環境相協調的關系,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的關系,強調了農業經濟發展應該注把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放在首位,才能實現一種循環的農業經濟增長方式。這是貫徹低碳經濟的重要體現,為我國農業經濟的發展方式提供了一種新的選擇。
3 結語
綜上所述,低碳經濟指的是一種低能耗、低污染的經濟發展方式,它要求經濟發展方式和追求經濟效益不以污染環境為代價,并且提倡節約能源資源。另外,發展低碳循環的農業經濟指的是充分利用能源資源,并且注重提高能源資源的利用效率的經濟發展方式,具體表現為完善再生資源的回收利用體系,增加農業技術的投入。
參考文獻
[1]顏華,關立珊,王勇.基于投影尋蹤方法的糧食主產區農民用水合作組織績效研究——基于湖北、湖南、黑龍江3省的調查[J].中國農業資源與區劃,2017,38(9):8-14.
[2]錢純海,李安成,劉允.低碳經濟時代加快農業發展方式轉變問題研究——以大和縣為例[J].投資與創業,2016,(9):57-59.
[3]凌紅.低碳經濟背景下轉變農業經濟發展方式研究——以廣東省為例[J].中國農業資源與區劃,2016,37(9):215-219.
推薦閱讀:《新產經》是由共青團中央主管,中國產經新聞報社主辦,報道內容以產業經濟內容為主,將涉及政治、經濟、商業、金融、科技等與產業經濟密切相關的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