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日韩亚洲,一本一本a久久,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經濟師論文淺析新常態下的宏觀經濟政策及其效果

來源:期刊VIP網所屬分類:經濟學時間:瀏覽:

  新常態下的宏觀經濟政策雖然沒有極大的推進經濟增長,但在一定程度上還是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下面是小編搜集整理的一篇經濟師論文:探究新常態下的宏觀經濟政策的論文范文,供大家閱讀借鑒。
 
  前言
 
  自2001年加入世貿組織到2013年,我國經濟都保持著較高的增長速度,實際GDP年均增速為10.0%.其中2001年經濟增速為8.3%,截止到2007年,經濟增速都在平穩上升,2007年達到頂值,增長率為14.16%.隨著08年的全球金融危機,經濟開始逐步穩定回落,到2013年經濟增長率僅為7.67%.而2014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為636463億元,比上年僅增長7.4%,2015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為676708億元,比上年僅增長6.9%.可以明顯看出自2014年以來,我國經濟開始放緩,進入新常態。
 
經濟師論文
  習近平同志在2014年5月考察河南時指出,我國目前的經濟發展階段要適應新常態,隨后總書記多次提到“新常態”,并鼓勵我們要對經濟保持積極心態,而2014年12月習近平同志在中央經濟工作會上指出我國經濟發展已進入新常,并從消費需求、投資需求、生產要素等九個方面闡述了新常態下的經濟特征。此后“新常態”的概念開始普遍用于描述我國當前的經濟形勢。
 
  “新常態”并不是指持續低迷,一蹶不振的經濟狀態。綜合我國國情,其指的是經濟進入中高速增長的新階段,它涵蓋的是全新的經濟發展意義,是中國邁向更高級發展階段的宣示,它不僅分析了中國經濟轉型的必要性,而且明確指出了中國經濟轉型的方向,同時也指出了轉型的動力結構(李楊、張曉晶,2015),其蘊含著經濟出現的新機遇、新條件、新失衡(劉偉、蘇劍,2014),而政府、企業、居民的新觀念和新作為將成為經濟的依賴(金碚,2015)。
 
  一、新常態下的宏觀經濟政策
 
  2014年進入經濟新常態以來,為調控經濟發展,我國的宏觀經濟政策也發生了較大轉變,運用了多種宏觀經濟政策來刺激經濟增長,主要有凱恩斯的政府刺激需求、“一帶一路”計劃、互聯網加萬眾創新、弗里德曼貨幣供給理論、供給側改革等。
 
  (一)凱恩斯的政府刺激需求
 
  凱恩斯主義學派認為政府應當對經濟進行適當的干預,不能任其發展。而在需求與供給中,需求的調節是控制經濟發展的有效手段。在經濟低迷時期,政府更應該通過刺激需求來調節經濟。2008的金融危機后,全球經濟大幅度萎縮,我國經濟在2014開始面臨下行壓力,為調節經濟,凱恩斯主義的政府刺激需求成為了首要的宏觀經濟政策。
 
  2014-2015年,我國政府刺激需求的具體政策主要有:
 
  1、量化寬松的貨幣政策。量化寬松的貨幣政策是刺激經濟需求的間接手段,其通過降低利率、增加基礎貨幣方式鼓勵開支和借貸,以求得經濟恢復增長。金融危機以來,多數國家都采用了此政策調控經濟。在過去的幾十年中,我國經濟增長的動力源泉主要是投資、消費和出口,隨著新常態經濟的進入,國外市場的萎縮和國內制造市場的技術創新短缺,使得出口大幅度下降,而為了將經濟增長動力向投資和消費方面進行轉移,提高兩者帶來的經濟增長率,我國在在2014-2015年間,在貨幣政策上進行了多次降息降準,而2015年更是歷行了五次降準降息。
 
  2、減稅政策
 
  通過減稅的方法能夠提高企業的生產積極性,加大各要素投入,提高生產能力,促進經濟恢復。2014年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要進一步擴展小微企業稅收優惠范圍,減輕企業負擔”;在2014年6月30日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通過了《深化財稅體制改革總體方案》審議;2015年中國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發布通知,自2015年1月1日起,對部分文化服務出口、現行養老機構提供的養老服務免征營業稅,并對小微企業免征42項中央級設立的行政事業性收費,另外還將取消或暫停征收12項中央級設立的行政事業性收費。
 
  (二)“一帶一路”計劃
 
  “一帶一路”中“一帶”是絲綢之路經濟帶,“一路”指的是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一帶”是2000多年的古絲綢之路,東起長安,西至羅馬,是中國與亞洲各國的經濟、文化的交流通道。“一路”是秦漢年間形成的與西方來往的海上通道。而現今所指的“一帶一路”由習近平同志提出,并賦予了其新的含義,它是指中國與相關國家積極發展經濟溝通,促進各方面的交流,成為利益、命運、責任的共同體的新發展理念。
 
  “一帶一路”計劃的思想源于馬歇爾計劃,可以說它是中國馬歇爾計劃的載體,馬歇爾計劃是美國國務卿喬治·馬歇爾在哈佛大學發表演講時提出復興歐洲經濟的策略,也被稱為歐洲復興計劃,它的主要核心思想是通過技術、金融、設備的提供援助歐洲各國經濟復蘇,美國輸出產能過剩企業,承但貸款風險,將美元推向國際化,給美國注入新的增長機會。而馬歇爾計劃的最終的成果也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歐洲經濟發展,促進了歐洲一體化的進程。目前,中國與亞洲各國經濟狀況都顯示,“一帶一路”計劃是被各國所期望的,而從我國進入新常態以來,一帶一路計劃正在付諸實施,國家發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務部在2015年3月28日聯合發布了《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愿景與行動》;人民日報社在2015年9月21日在北京舉辦了“2015一帶一路媒體合作論壇”;2014年10月24日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在北京成立,亞投行意向創始成員國全部確定為57個;2014年11月8日習近平同志宣布中國出資400億美元成立絲路基金投資項目,而截至2016年3月19日,中國鐵建已在“一帶一路”沿線37個國家設有境外機構或擁有項目,在建項目111個,合同額151.1億美元。
 
  (三)“互聯網+”與萬眾創新
 
  “互聯網+”是指充分運用互聯在企業采購、生產、銷售中的優化和集成作用,或將其運用到社會經濟的各領域中,提高整體社會經濟運行效率。“互聯網+”的跨界融合、創新驅動、重塑結構、尊重人性、開放生態、連接一切等特征決定了其在經濟運行中的高效率。
 
  而互聯網所要“+”的正是各個傳統行業。目前互聯網在商貿、金融、通信、交通等領域都充分發揮了其優勢作用,顛覆了其行業發展,給行業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如,2015年“雙十一”中僅淘寶就獲得了912.17億的成交額;互聯網金融的發展更是促成了一個新的金融行業,為大眾提供了更多的投資理財選擇,并且門檻較低;互聯網通信也得到了普遍的運用,人們可以很方便的運用其進行語言、文字和視屏的交流;而互聯網交通更是使得交通效率大大提高,如滴滴打車等APP的運用。當然互聯網的運用也已經逐步向其他行業滲透,如教育、醫療、工業等。
 
  在新常態下,“互聯網+”也得到了我國政策上的大力支持,李克強總理2015年7月4日簽批了國務院日前印發的《關于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的指導意見》。而互聯網的發展是為大眾創新、萬眾創新提供了新平臺。在過去幾十年的經濟發展中,我國創新相對缺乏,而要跳出“中等收入陷阱”瓶頸,創新是最大的動力。鼓動大眾創新、萬眾創新可以說是新常態經濟下的引擎,能夠讓中國經濟再次騰飛。2015年6月16日,國務院發布《關于大力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全面、系統的闡述了創新意義、思路、機制等問題。
 
  (四)弗里德曼的貨幣供給理論
 
  貨幣供給影響著經濟的運行,而弗里德曼的貨幣供給理論主要研究的是影響貨幣供給因素,而新常態經濟下,我國的貨幣政策也發生了新變化。為了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率,2013年6月,國務院常務會議明確提出,在保持宏觀經濟穩定性、連續性的同時,有序推進改革,優化金融資源配置,用好增量,盤活存量,更好地服務于實體經濟發展。2013年7月,國務院發布的《關于金融支持經濟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指導意見》,明確提出“用好增量”與“結構優化”的措施,引導、推動重點領域與行業轉型和調整、支持小微企業發展、加大對“三農”的信貸支持力度、發展消費金融促進消費升級、支持企業走出去等等
 
  (五)供給側改革
 
  2015年12月21日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適應和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的重大創新,是適應國際金融危機發生后綜合國力競爭新形勢的主動選擇,是適應我國經濟發展新常態的必然要求。”供給側改革與需求側管理相對立,需求側管理認為是需求方的問題導致了經濟下行,因此從需求一方進行刺激經濟增長,而供給側改革認為是供給方出現了問題導致經濟萎縮,因此應該從供給方一端解放生產力,提升競爭。我國經濟的減速主要是結構性減速,而結構性問題主要體現在產業結構、區域結構、要素投入結構、排放結構、經濟增長動力結、收入分配結構上,結構的問題導致了供給與需求出現了較大的不匹配問題,因此要從供給這一端進行調節,這樣能夠優化經濟結構,增加創新力,而我國供給側改革的重點主要是推進第三產業的發展,調整生產性消費品和生活性消費品的結構,在經濟增長動力上,生產結構要適應內需,而增長方式由投資、要素驅動轉變為創新驅動經濟增長。
 
  二、新常態下宏觀經濟政策效果
 
  總的來說,新常態下的宏觀經濟政策雖然沒有極大的推進經濟增長,但在一定程度上還是取得了一定的成就。2014年經濟社會發展總體平穩,國內生產總值為63.6萬億元,比上年增長7.4%,根據2015年中央政府工作報告,2014經濟發展成績主要有以下體現:就業方面,城鎮新增就業1322萬人,高于2013年的1310萬人。經濟結構上,經濟增長中消費的貢獻率達到51.2%,占了一半,服務業占GDP的比重為48.2%,高于2013年的46.9%.人民生活水平上,居民消費價格僅上漲2%,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際增長1;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際增長9.2%;農村貧困人口減少1232萬人。
 
  2015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達到67.7萬億元,較上年增長6.9%,在合理區間范圍內,服務業占GDP的比重上升為50.5%,經濟增長中消費的貢獻率為66.4%,經濟結構調整取得了進展?;ヂ摼W產業得到了快速發展,在人民生活方面,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際增長7.4%;去年末居民儲蓄存款余額增長8.5%,新增4萬多億元;農村貧困人口減少1442萬人,可以看到人們生活得到改善。
 
  三、總結
 
  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以來,我國宏觀經濟政策也發生了轉變,本文對2014-2015年的凱恩斯的政府刺激需求、“一帶一路”計劃、互聯網加萬眾創新、弗里德曼貨幣供給理論、供給側改革等宏觀經濟政策進行了總結,雖然這些政策并未取得較大的GDP量上的增長,但在其質量上還是取得了一定成就,并給中國經濟的軟著陸提供了良好的環境。中國經濟已經開始由粗狂型增長轉向了集約型的增長,更注重創新、質量和效益。在這個過程中,我們熟知的數量型指標正發生著向下的變化,而我們過去比較陌生且重視不夠的質量、效益型指標正發生著向上的變化,與此同時,改革在不斷穩步推進。
 
  參考文獻:
 
  [1]劉偉,蘇劍。“新常態”下的中國宏觀調控[J].經濟科學,2014,04:5-13.
 
  [2]李揚,張曉晶。“新常態”:經濟發展的邏輯與前景[J].經濟研究,2015,05:4-19.
 
  [3]金碚。中國經濟發展新常態研究[J].中國工業經濟,2015,01:5-18.
 
  [4]2015年政府工作報告
 
  [5]2016年政府工作報告

主站蜘蛛池模板: 视频| 潼南县| 红原县| 防城港市| 香格里拉县| 威信县| 江阴市| 唐河县| 宜兰县| 永德县| 崇义县| 那坡县| 盐边县| 南乐县| 南昌县| 固原市| 南阳市| 南溪县| 保德县| 上高县| 巴林右旗| 阳春市| 清涧县| 闵行区| 阳谷县| 高要市| 太仆寺旗| 崇明县| 西城区| 新巴尔虎左旗| 双牌县| 安远县| 澳门| 龙游县| 勃利县| 巫山县| 定远县| 余干县| 平南县| 山丹县| 白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