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要:在公司治理中,剩余索取權和控制權的分配是由契約規定的。只有建立明確雙方權利和義務的法律制度和規則并嚴格遵守,才能使充分保護所有者權益。所以,完善《公司法》并在此基礎上制訂與公司實際相符合的公司章程才能使所有者和經理人之間的契約關系受到法律保護.所有者與經理人之間的關系法律化、制度化會進一步改善我國上市公司的治理狀況,并提高上市公司的經營業績。論文發表:《經濟視角》是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新聞出版總署、正式批準公開發行的優秀期刊。自創刊以來,以新觀點、新方法、新材料為主題,堅持"期期精彩、篇篇可讀"的理念。經濟視角內容詳實、觀點新穎、文章可讀性強、信息量大,眾多的欄目設置,經濟視角公認譽為具有業內影響力的雜志之一。經濟視角并獲中國優秀期刊獎,現中國期刊網數據庫全文收錄期刊。
關鍵詞:公司治理,融資結構,經濟職稱論文
應當在人才市場中建立經理人市場,用真實、詳盡的信息和適當的指標體系來評價經理人的經營業績,實現經理層聘任雙向選擇制,減少經理層的行政干擾,建立受法律保護的委托代理關系,造就一支職業化的上市公司經營管理人才隊伍,以解決治理結構問題。
該制度是為了解決公眾公司在股權十分分散的情況下,出現小股東對公司的經營管理態度冷漠和普遍搭便車的現象,公司被無人監管的內部人控制謀取非法利益的問題,而對公司治理結構改革的結果。引進外部獨立董事,保持董事會對經營者的獨立性,明確界定董事會與管理層的職權,在管理層與董事會之間維持一種制衡關系就不失為一種合理的選擇。
一、概述
《上海證券交易所市場統計年鑒2009卷》披露各類證券成交總額441874.67億元,同比增加62.55%。其中,股票成交總額346511.91億元,占證券成交總額的78.41%;債券成交39806.34億元,占證券成交總額的9.01%;基金成交6549.06億元,占證券成交總額的1.48%;權證成交49007.36億元,占證券成交總額的11.09%。深圳證券交易所的統計年鑒中也出現了相似的情況,為了有效解決我國上市公司存在的問題,應該運用上市公司融資結構與公司治理的相關關系,通過改善融資結構來解決公司治理問題,并通治理結構的規范運行來促進良好融資結構的形成。
二、上市公司融資結構對公司治理的影響
融資結構表面上是資金關系,但實質上,由于各種資金來源主體都要求主張自身的權益,即融資方式的選取直接影響公司相關經濟主體的利益和行為,因此,融資結構相應地便成為各種資金背后的產權主體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某種利益格局。而從前文對公司治理的涵義分析中可以看出,公司治理正是為解決各利益相關者之間的關系而存在的。張維迎認為,融資結構是公司治理中最重要的一個方面,公司治理結構的有效性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融資結構。因此,融資結構對公司治理有重大影響。
(一)債務融資對公司治理影響的相關性研究
1.債務人監督
通過債務契約中附加的的約束條款,限制經理人的行為。如:公司向銀行借債時,銀行要求公司定期提供財務報表,監督公司財務狀況,以確保公司能夠按期還款。
2.自由現金流效應
不同期限的債務對公司治理結構起到的作用不同。短期債務可以減少管理者所控制的自由現金流量。短期債務融資有利于削減公司自由現金流量,通過破產的可能性,限制管理者利用公司自由現金流從事私人利益的行為。長期債權可以阻止管理者進行利己的非盈利投資,特別是對自由現金流充裕的公司,有效防止管理者的無效率擴張。
(二)股權融資對公司治理影響的相關性研究
1.股權融資的代理成本
在現代公司中,經理人持有公司股份是很少的,有的經理人甚至不持有公司股份。因為經理人不是企業的完全所有者,經理人不能從其提高企業利潤的活動中獲得全部的好處,也就是說經理人只有部分剩余索取權,但卻要承擔從事這些活動的全部成本,那么經理的利益與股東的利益就可能不完全一致。
2.股權流動性與股票市場外部治理
市場經濟中,充分競爭的金融市場會改善公司治理。股票市場在公司治理中主要有兩個作用:首先是提供客觀反映和準確評價上市公司經營狀況和經營者努力程度的財務信息,通過股票價格變動給企業經營管理人員施加壓力,有一定的激勵作用;其次是公司股票能在完善的股票市場方便地進行轉移,所有者可以采用“用腳投票”的方式,去約束和限制經理人。股權具有充分的流動性是股票市場發揮其外部治理效應的前提,股權流動性越高,股票價洛越能準確地反映公司業績,更客觀的評價經理人的經營能力和努力水平。因此,增強股權流動性有利于改進公司治理。
3.股東性質
不同類型股東持股的目的和參與公司治理的方式大相徑庭,他們的行為將影響公司治理行為。在我國,股東主要由個人股、法人股、國家股和外資股構成。我國上市公司中只有極少數的外資股東,且外資股東所占比例小。個人股參與公司治理的能力較弱,對公司治理影響很小;法人股有較強的公司治理能力,對公司治理產生較大影響;在我國,國家股在股權結構中比例很大,持股目的主要是為了調節和控制國民經濟運行。國家股的不可自由流通,決定了其只能采取“用手投票”的方式參與公司治理。
(三)債務融資和股權融資共同作用下對公司治理的影響
公司治理的首要問題是控制權。關于控制權,我國學者張維迎(1996)舉了一個具體的例子來說明企業控制權的分布狀況;令X為企業總收入,A為應當支付給工人的工資,B為對債權人本金及利息的支付,C為股東所要求的利潤。控制權的分布分為以下情況:當X≥A+B時,控制權掌握在股東手中;當X≥A十B十C時,在經理人掌握著控制權;當A≤X 三、上市公司公司治理對融資結構的影響
公司治理結構是一系列管理和控制體系。治理結構規定了每個相關者的責任和權利分布并規定了公司事務決策所應遵循的制度。治理結構影響上市公司融資方式的選擇類型,并進一步決定上市公司的融資結構。不同的治理結構會導致上市公司的所有權和控制權在不同利益主體之間的分布狀況各不相同。占有控制權的經理人會運用自己的權力影響上市公司融資方式的選擇,以維護其所代表的利益方。國內關于治理結構對融資結構的影響的研究比較少,本文在搜集資料的基礎上,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一)內部治理對上市公司融資結構的影響
上市公司內部治理結構包括股權集中度、獨立董事,管理層持股、總經理任期、領導權結構、董事會規模、機構投資者等。上市公司內部治理結構的形成對于改善上市公司的融資結構具有重要作用。
高層管理人員對融資結構的影響取決于自身利益,這種自身利益主要來源于在職消費和股權激勵。經理人擁有公司股權或股票期權意味著他們與股東的利益趨于一致。設經理人的股權融資金額為i,其他股東的股權融資金額為j,則股權融資總額為i+j,經理人所占的比例為i/(i+j),假設上市公司的債權融資金額為c,資產收益率為x,,債務利率為y(x、y均為百分比,x>y),經理的股權收益率為G,則
G=i/(i+j)*[(i+j)x+c*(x-y)]
即G=i*x+(x-y)*c*i/(i+j)。
則c增加及j減少的雙重作用可以較大地增加經理的股權收益。經理人傾向于發行債務或回購股份。
除了能獲得股權收益外,經理還享有大量的在職消費。在上市公司高管持股情況下,在債權人與高管之間存在信息不對稱時,還存在道德風險(如:在職消費),高管傾向于進行投資更高風險的項目,因為經理人和股東等高層管理人員只承擔有限責任,若投資成功,大部分收益歸自己;投資失敗,高管只承擔有限責任,大部分損失歸債權人。
(二)外部治理對上市公司融資結構的影響
上市公司外部治理結構主要包括債權人市場、控制權市場、經理人市場等。外部治理結構影響公司的籌資進而影響公司融資結構。
綜上所述,上市公司治理結構對融資結構有重大影響。所有者與經理人扮演的公司治理角色不同,這會產生利益分歧。不同的公司治理行為會導致不同的融資結構。應改進治理結構,進而形成較好的融資結構。
四、對我國上市公司融資結構與公司治理的改進建議
在上市公司一定的公司治理結構條件下上市公司中各利益主體的博弈會形成經理層決策的納什均衡,我們應利用上市公司融資結構與公司治理結構間存在的互動關系,去盡可能實現帕累托最優。
(一)發展債券市場,改善融資結構
通過債務融資,可改變上市公司單一股權融資的狀況。企業債券一般要求對社會公眾發行,不但要求固定利息,而且必須按時還本付息。因此,在融資結構中一定比例的企業債券,可以形成對經理層的有效監督,是實現最佳資本結構的有效途徑之一。上市公司發行債券的有利影響如下:減少政府干預,促進債券市場化;積極培育中介機構,改進債券信用評級制度;大力增強企業債券流動性;有利于消除本文中上市公司“輕債務重股權”的股權融資偏好問題。
(二)加強債權人保護,提高債務融資比例
企業破產中債權人和債務人的權利義務嚴重失衡,存在債務人惡意破產,蓄意逃避銀行和其他債權人債務的行為。在破產過程中債務人故意抽逃企業資產,損害債權人利益。這些都嚴重損害了債權人的合法權益,限制了債權人市場的進一步發展和擴大,阻礙了我國上市公司治理結構的完善。因此,在《破產法》中加強對債權人利益的保護力度,完善有關法律制度,成為我國上市公司法律制度建設的重中之重。這樣有利于促進債券市場發展,提高債務融資比例,改善融資結構。
(三)構建有效制衡的股權融資結構,保護中小股東
吳敬璉提出,改進中國公司治理要解決“一股獨大”的股權問題,使多元持股制的優越性得以發揮。多元化持股有利于增進股東相互間的制衡與監督,有利于保護中小股東的利益,限制大股東過分偏好股權融資。也同樣有利于消除上市公司“輕債務重股權”的問題。
融資結構與公司治理之間有著密切的相關關系,公司融資結構不僅影響公司的資本成本和企業價值,而且影響公司治理結構。融資結構與公司治理是股份公司走向市場化所遇到的普遍問題。合理的融資結構有利于改進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對經理人形成有效的約束與激勵。我國上市公司存在融資結構不合理的問題,從而產生了公司治理功能的衰退和治理機制的失效,而公司治理功能的衰退和治理機制的失效又進一步導致融資結構的扭曲。融資結構的不合理,會導致一系列治理問題的產生,阻礙我國上市公司的發展與運營。同時,上市公司良好的治理結構又會促進合理融資結構的形成。應結合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具體實際,更好地引導我國上市公司形成良好的融資結構,改善公司治理,形成融資結構與公司治理的良性循環,提升我國上市公司的國際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