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要:投資性支出是指政府(或其授權單位)以投資者身份進入投資市場所發生的支出。特定的投資支出意味著所投資金不僅可以收回,而且可以得到增值,國家生產性投資都具有這一性質。文章發表在《經濟理論與經濟管理》上,是經濟職稱論文范文,供同行參考。
關鍵詞:投資性支出,非投資性支出,經濟周期
廣義的投資支出還包括國家財政用于非生產性領域的基本建設支出,如行政機關辦公樓的興建、國有醫院醫療設備的采買等。
最近二十年,大量的文獻在新古典增長模型的基礎上研究了政府非投資性支出(以下簡稱政府支出)對宏觀經濟的影響。例如,Aiyagari,Christiano,and Eichenbaum(1992)和Baxter and King(1993),都是在完全競爭市場中,運用新古典模型得出優化條件和穩定狀態所滿足的條件,然后分析當政府支出發生變動時。
總產出、消費、勞動供給、資本存量、真實利率、真實工資等變量會如何相應地變動。在實證分析中,常用軍事支出加以驗證。這是因為學者們普遍認為軍事支出往往與經濟沒有太多關聯,而且能得到可靠數據。這就表明,政府支出的變化往往被看作是影響經濟的一個外生沖擊。
從這些新古典模型得出的主要結論有:假設政府通過非扭曲方式(比如,一次性稅收)融資以長久地提高政府支出。政府支出的增加會導致代表性家庭財富的減少,對代表性家庭產生了負的財富效應。
如果商品和休閑都是正常品,那么消費和休閑會同時降低,勞動供給增加,從而降低了真實工資,但提升了資本的邊際產量,從而又促進了投資的增加。真實利率會暫時提高。在新的均衡狀態,資本存量更高,私人消費降低,利率和真實工資回到之前的水平。
然而,實證研究顯示,根據新古典模型所做出的預測與實際數據存在不一致。比如,政府支出增加,伴隨著私人消費、真實工資的增加。為此,學者們進行了相應的改進:
Ramey和Shapiro則認為在一個兩部門模型中,如果資本流動存在高成本,那么上述不完全競爭機制的假設就沒有必要。他們假設:
(1)每一部門中的代表性廠商的生產技術是一樣的,每一部門中的廠商都能通過購買新生產的資本產品或者使用過的資本產品來擴大自身的資本存量。
(2)新、舊資本產品在使用上有相同的滯后期,均為一期。即當期生產的新資本產品只能在下一期使用,當期購買的舊資本產品也只能在下一期使用。
(3)某一部門只能生產自己部門特定的資本產品。
(4)當現存資本產品被其他部門使用時,其價值就會下降。因為,一件資本產品擁有很多特征,當它被用于其他部門時,只有部分特征得到肯定而給予價值。以上關于資本流動成本的假設就是這個模型的核心。
然后,他們通過分別對Cobb-Douglas模型和Leontief模型進行校準檢驗和數值模擬加強軍備的影響,發現Cobb-Douglas模型和Leontief模型的結果對于許多變量在性質上基本一致,但是,Leontief模型與無資本流動成本模型的差異比Cobb-Douglas模型大。在穩定狀態下,不充分利用資本或者將資本從一個部門轉到其他部門都不是最優的。
資本流動的高成本會放大對總產出的影響,會導致真實利率在短期內更低而不是更高,但之后,真實利率又會上升。在實證檢驗中,作者采用narrative approach和加強軍備這一指標來研究政府支出沖擊。基于歷史資料,作者確定了朝鮮戰爭、越南戰爭和卡特—羅斯福加強軍備三次大事件的發生時間并假設三次加強軍備的當期以及滯后的Dummy變量是外生的,然后通過單變量自回歸模型進行回歸。其結果證實了政府支出的變化通常是集(下轉16頁)(上接14頁)中在特定部門的。
此外,Ramey和Shapiro認為關于政府支出對主要宏觀經濟總體變量影響的研究缺乏系統性實證檢驗,從而導致政府支出對總體的影響是不確定的。因此,他們的實證檢驗都對相關的一系列變量進行了整體研究,這些變量包括總產出、政府支出、工作時間、投資、私人消費、真實利率、相對價格、真實工資和相對工資。
根據Eichenbaum and Fisher(2004)對Ramey-Shapiro事件的實證驗證結果,對于經濟的沖擊往往不只一個,很可能是多個沖擊共同對經濟產生影響。對政府支出的單一研究,無論是從理論方面還是從實證方面,都已進行得很深入了。如果要進一步完善政府支出對經濟的影響,就要深入研究政府支出(或財政政策)沖擊與其他沖擊的相互作用。
高級經濟師論文發表推薦:《經濟理論與經濟管理》是國家級綜合性經濟刊物。是國家教育部主管、中國人民大學主辦、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的中央級綜合性經濟與管理學術月刊,創刊于1981年1月。創刊20年來,在該刊面向實際、大膽探索、勇于創新、發現新問題、提出新觀點的倡導下,一大批經濟學人脫穎而出,提出的觀點和建議,受到政府、企業和學術界的廣泛關注,是國內公認的重點專業核心學術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