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要】為人師表,以身作則,自古以來,為師者教書、育人,不僅要將博學的知識傳授給學生,更要教會學生做人的道理,讓學生在頭腦和內心都得到成長。正所謂,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高中班主任作為一個班級的管理者和組織者,其工作的方式方法、成效和影響,都會影響到整個班級學生的精神面貌,這對于高中時期的青少年來說具有重要的成長意義。
【關鍵詞】高中德育;班主任工作;認識與實踐
高中階段是學生培養正向三觀的關鍵時期,在這一時期,學生不僅承擔著沉重的學習壓力,也面臨著諸多人生問題的思考,高中生在渴望成長的同時,又有著尚不成熟的心智和較為淺薄的閱歷,在是非觀判斷與人格養成方面需要正確的引導和影響。而高中班主任作為學生心理和思想指導的“第一人”,不僅要克己修身,以身作則,更要從言行上注重對青少年的尊重,注意德育的方式方法。
一、加強溝通,以情育人
心理學上講,引導傾訴是良性溝通的開始,人們在自我傾訴中感受到被重視、被理解,從而提高自己的價值定位,變得更加正視自己可能存在的問題,進而更加積極地去解決。對于高中生而言,想要成為更好的自己、獲得他人的認可,是這個年齡階段人群的重要心理特征,也正是因為此,在與青年人相處時,最忌諱的就是打擊他們的自尊心,一方面這會讓說教者與被說教者形成對立的關系,導致教育的效果大打折扣甚至適得其反,另一方面,在學生人格成長的關鍵時期,性格是異常敏感的,在這一時期過多的打擊會滋生更為嚴重的自卑心理和逆反心理,并將伴隨著學生較長的時間,對學生未來的學習、工作和生活都會產生不可磨滅的印記。
因此,如何有效溝通,以情育人,是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基礎,也是重要手段。針對高中生普遍存在的心理問題,如厭學、早戀、自卑、焦慮、抑郁等,要能夠辯證地看待問題。以早戀為例,高中生正處于性生理和性意識覺醒的早期,早戀本質上是學生在青春期發育過程中探尋未知的過程,家長和學校要能夠正視這一現象,理性地給予學生尊重和合理建議,而不是對此產生一些不明就里的過度反應,將早戀視作洪水猛獸。尤其是當學生本身就處于較為緊張的學習階段時,班主任在對待早戀的態度上更要謹慎,一些學校在高三下半學期甚至會號召那些“還沒有分”的學生就“暫時別分了”,雖然聽上去有些哭笑不得,但卻是更為合理的管理方式,學生們往往會更加正視自己的學習任務,將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學習上去。
二、言傳身教,以德育人
相對于小學生對教師較為純粹的崇拜和模仿而言,高中生已經擁有了成熟的個人認知,作為高中的班主任,要想獲得學生的信任和認可,就必須做到“值得被信任”,而一個值得被信任、被依賴的人,首先要有強大且正面的人格魅力做支撐,班主任作為一個班集體的引導者,會成為學生思想和行為的風向標,只有教師自身做到嚴于律己、寬以待人,才有權利去教育他人。正如古話說的那樣,一日為師,終身為父,與其用一套又一套的大道理灌輸,教師的以身作則往往會從細節上給予學生更加深刻地影響。且看魏巍筆下的蔡蕓芝先生,魯迅筆下的藤野先生,好的教師是能夠被學生終身銘記并奉為榜樣的,是好的教師成就好的學生,而不是好的學生去發現好的教師。因此作為班主任,更要以自身的人格魅力去影響、教育和感化自己的學生,以嚴謹的求學精神和敬業的職業操守去肩負起育人的使命,用愛和寬容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的心靈,去發現“心清如水的學生”,在很多年后,或許自己的學生,也能如魯迅先生回憶恩師那樣感慨:“在我所認為我師的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給我鼓勵的一個。”
三、因材施教,以才育人
鄭淵潔先生曾言:“壞老師用一種方法教育四十個學生,好老師用四十種方法教育一個學生。”伴隨著素質教育改革的不斷推進,德育教育也在不斷豐富內涵、創新思路,對于高中生的德育教育更要求教師拓寬思路、以才育人。相信從應試教育走過來的我們都不陌生的一個場景,就是教師的“兩幅面孔”,對“好學生”一副面孔,對“差學生”又是一副面孔,做了錯事的一定是“差學生”,被教訓的也一定不是“好學生”。然而我們回頭再瞧一瞧,便會發現,“好學生”不是完美的,“差學生”也有很多可貴的品質,只是那時教師將“成績”當做了唯一評判好壞的標準,也是變相的“以貌取人”了。
當代德育教育要求培養中小學生愛國主義精神,以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和民族精神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科學的世界觀、價值觀,一定意義上是以德育促認知,以德育促教育,與傳統德育教育相比,當代德育教育不再以固化思想看待個體,而是以個體為核心、以學生為主體展開德育教育。而簡單來說,因材施教的德育教育要求班主任能夠深入了解自己的學生,采取靈活的手段和多變的形式來應對不同特征的學生。
比如對于一些心浮氣躁、過于自我的學生而言,必要的懲戒不僅是必要的,也是教師的義務,但要把握好尺度和定位,就如傅維利所說的:“懲罰教育是一把雙刃劍,是一種危險的、高難度的教育技巧,而秘訣是真愛,讓愛產生教育的智慧。”小懲大誡、尊重成長是高中班主任實施懲戒權的宗旨,因為高中階段的青年最需要的就是尊重,作為他們最信任、最依賴的心理導師,班主任不僅要提供給學生們良好的求學環境,更重要的是提供他們陽光而健康的心理成長空間,過多的干涉和說教是誰都不愿意接受的,小學生尚且能夠“自理”,更何況已經是“半個大人”了的高中生呢?
結語
綜上所述,十年樹木,百年樹人,高中校園是中國青少年夢想起飛的地方,也是中國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戰略要地,因此作為高中班主任,工作的責任是重大的,任務是艱巨的,使命是神圣的,在德育教育工作中,高中班主任要秉持“以愛育人、以德育人、以才育人”的原則,嚴格跟隨習近平同志關于“立德樹人”教育理念的宗旨,為新時代青少年的思想品德培養開創新的發展道路。
參考文獻:
[1]周任平.埋下德育種子開出青春之花——新時代背景下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探究[J].高考,2022(01):156-158.
[2]賈兵全,張瑋.新時期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有效性分析[J].考試周刊,2021(94):157-159.
推薦閱讀:教育論文發表省心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