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要:教師要根據《美術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在美術課色彩、線條教學中,要降低美術技能、技法難度,為學生留足開放的教學空間,讓學生在美術課堂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悅,是培養學生審美情操的關鍵。
關鍵詞:美術教學;技能技法;色彩冷暖;線條造型
Abstract: teachers should according to the fine arts new course standard "requirement, in art colour, line teaching, to reduce the difficult art skills, techniques, and keep the teaching for students open space, let in the fine arts classroom students feel the joy of success, is the key to cultivating students' aesthetic sentiment.
Keywords: art teaching; Skills techniques; Color changes in temperature; Line model
中圖分類號: G61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把課堂還給學生,課堂里一張張純潔的小臉里透著他們內心色彩世界是多么的美好,他們內心線條世界是多么的純潔,讓他們把心中美的事物再現出來,才能創造充滿活力的課堂教學效果
一、實施情感教學,提高學生對色彩的理解和運用能力
俄羅斯教育家托爾斯泰說:“成功的教育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學生的興趣。”可見,教師激發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非常重要。我在美術課色彩教學中,十分注重興趣的激發。采取興趣導入的方法,引起學生對色彩的極大興趣。首先從學生的第一感覺去引導,比如:低年級的學生他們往往對色彩的興趣大于線條,因為只要他們認真一些,就能做到用彩筆把顏色涂得很細致,很美觀。而精美的線條,是需要多年的專業訓練,才能運用自如的,他們是做不到的。所以,他們熱衷于涂色的過程中的那份享受,喜歡急急忙忙的,用不成熟的,歪歪扭扭的線條畫物象。他們會把信息的情感投入到把色彩涂的漂亮,認為色彩鮮艷就是最好的畫,他們最享受的也是涂色的過程。為了讓學生掌握更多的色彩知識,在教學中,我就啟發他們用剛買回來的彩筆的排列順序在圖畫本上畫色階,學生畫的津津有味。當學生涂完顏色之后,他們就會在輕松、愉悅的氣氛中體會到美的享受,沉侵在自我陶醉中。當學生把作業舉起來時,整個班級就是色彩的海洋。我趁機用這種壯觀、美麗的色彩,引導學生觀察、體驗,對學生進行認識美、欣賞美、創造美的教育,取得比較好的教學效果。在此基礎上,我引導學生在這些色階上找到“春、夏、秋、冬”四個色段,大部分學生分得很接近。又讓學生回答四個色系,哪個色系是春天、夏天、秋天、冬天?學生這時候就會很快地說出“黑藍色系像冬天,有寒冷的感覺;綠色系像春天,小草發芽了,樹長了綠葉;紅色系像夏天,火紅的太陽照在人身上,熱得出汗;黃橙色系像秋天,大地里的莊稼都成熟了,一望無際的田野黃橙橙的,一派豐收的景象。我提示說:“畫太陽用什么色系?”學生會說:“紅色。”我說:“為什么太陽是紅的?”學生說:“因為太陽給人們溫暖的感覺。”我又問:“畫冬天的雪山用什么色系?”學生會說出:“用藍黑色系。”我問:“為什么?”學生會說:“雪山給人寒冷的感覺。”這樣,學生就明白了色彩的冷暖感覺,為學生在今后的繪畫中,如何運用色彩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藝術是感性的,學生的本性也是感性的,美術教師應該樹立新的美術教育觀念,激活這種本有的感性。運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使美術課堂教學變得生動、活潑,充滿生機與活力,使學生獲得更多、更深刻的情感體驗。
二、加強線條訓練,提高美術課堂教學效果。
線條是如此神奇,只會涂色不會造型是學生的共同特點,涂色好比是給房子裝修,線條造型好比是蓋樓房的框架。因此線條的訓練尤為重要,是一切繪畫造型的基礎。也可以說,不會線條造型的學生就等于不會畫畫。所以,訓練學生的線條造型尤為重要,而線條的訓練又是很艱難的。一條精美的線條是需要反復的練習才會產生的,學生本身手就不熟練,所以,畫的線條就很幼稚,這也是孩子畫畫的困惑,只好依賴橡皮反復的擦,甚至有的學生把圖畫紙都要擦漏了也畫不好。針對這種現象,首先對學生進行自信的鼓勵,鼓勵他們想方設法畫好線條。比如在教學《太陽》一課時,為了讓學生畫好太陽,我組織學生開展“看誰畫的圓最好”的競賽活動。學生非常喜歡比賽,于是我對他們提出了規則:一是不要用橡皮擦改,二是要一氣呵成。這時候孩子畫的線條就特別小心認真了,有的同學為了畫得準確,就不敢隨意的畫線條了。習慣好的學生會提前看準了再畫,邊想邊畫,這樣大部分同學把太陽畫得很圓了。在畫鉛筆稿之前,我引導學生用手指空手畫線條,這樣的好處是孩子能在圖畫本上找到畫面的位置,先在圖畫本上構好圖,學生就會在這空壁畫的基礎上做到胸有成竹。如教學《船》一課時,我了解到學生對船的印象雖然深,但是怎樣把船的形體和畫面構圖位置找好,卻成了難題。于是我就讓學生把找好的船的圖片帶來做參考,啟發學生自己設計船的圖案,然后啟發學生在自己的美術作業上進行練習,空手畫船的造型,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學生的線條造型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也養成了先構圖的好習慣,課堂教學效果顯著。為了保持學生畫線條的熱情,我鼓勵他們隨意畫線條、無意識的去畫線條,只要線條流暢就好。同時要注意線條的美,色彩層次要街接自然,確保畫面整體效果明顯。這樣大大激發了學生學習美術的熱情,因為沒有負擔的畫畫是輕松的,沒有壓力的畫畫是享受的。這樣學生就會多出構思新穎、色彩明快、富有創意的作品。
在美術課線條技法教學中,教師要從美術教材實際和學生的美術水平實際出發,從傳統的教學中走出來,從各種條條框框中解放出來,為學生創設創新型的活力課堂,提供體驗的良好機會,發揮學生的想象力、創造力。讓我們美術教師用藝術教育的智慧,使學生體驗美術文化的魅力,從而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總之,小學美術教師在培養學生學習美術興趣的同時,更要掌握基礎知識,培養學生繪畫造型的能力,只有掌握了繪畫能力,才能去進行美術創作,陶冶自己,感染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