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 要:隨著人們生活質量的不斷提升,現在的學生對于家國情懷所了解得越來越少。由于當今教育部門對家國情懷教育的重視,因此在高中歷史的課本中加入了許多與家國情懷相關的知識點。但是在高中歷史教學中深入家國情懷的教育必須從現在開始,因為高中階段是學習知識的黃金時期,且高中的學生已經擁有一定的理解能力,所以教師在學生的高中階段就應該加強對學生家國情懷的滲透教育。將家國情懷教育作為高中歷史重要的一部分,對學生文化素養的提升及對中國古代及現代的家國意識的認識都有所幫助,以此來開闊學生的視野,使學生在高中歷史的學習中更好地理解學習的知識。該文將對如何在高中歷史教學中滲入家國情懷教育進行詳細的闡述,希望以此為教師群體提供更為寬泛的教學思路,為學生提供更為有利的學習平臺。
關鍵詞:高中歷史 家國情懷 滲透教育 歷史教學
在高中歷史的教育當中,給學生適當地普及、滲入家國情懷教育是現在教育界所一致認同的教學理念。而所謂家國情懷教育,是經過幾千年歷史長河的磨煉中所保存下來的優秀傳統文化其中之一。它的基本內涵包括了家國同構、家國之間的共同體意識以及每個人所擁有的仁愛之情,它強調個人的修養、提醒人們要重視親情、心懷天下。在這種傳統文化與高中歷史結合的新型教育方式的影響下,對學生在學習歷史知識上會有很大的幫助。而高中階段學生對家國情懷的理解不足及相關知識儲備量較少還是個大問題,教師在這時就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該文將對如何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滲透和傳播家國情懷教育進行舉例闡述。
1 教師創造班級閱讀氛圍,提高學生對家國情懷的理解
蘇軾曾說:“書富如入海,百貨皆有。”教師要想在高中歷史教學中滲入家國情懷教育,便應努力為學生創造良好的閱讀氛圍并為學生提供家國情懷的相關書籍,使學生感受到自己處在閱讀的包圍之下。教師首先要營造一個閱讀的文化場所,班級教室無疑就是最好的選擇;其次教師要為學生提供足夠的閱讀資料,最大程度地滿足學生對于家國情懷閱讀的需求。在歷史課本之外,加大對家國情懷相關閱讀書籍的投入力度,努力做到讓學生隨時都有相關的書籍閱讀,這樣學生對書籍閱讀的越來越多,對于家國情懷的理解也就更加透徹,從而更有利于在高中歷史教學中滲入家國情懷的教育。
例如,當教師在課堂上進行歷史課程的講授時可以嘗試著跟學生們講一些家國情懷相關的知識,以此來看一下學生對家國情懷是否有些許了解。之后,教師就可以發動學生們將家里或是自己買的家國情懷相關的書籍帶到學校,并在班級中設立一個圖書角以便保存學生所帶書籍。當書籍、圖書角等都準備充分后,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們進行書籍的閱讀,并讓學生們之間交換書籍進行閱讀,教師也可以一起閱讀家國情懷的書籍并與學生們進行互動,給其提出問題等。這樣,學生即可以把自己看過的書借閱給別人,自己也能讀到他人的自己沒有讀過的書籍,以此來豐富自己的知識和眼界。最重要的還是,在教師的引導下,班級里形成了閱讀書籍的氛圍,學生對于家國情懷的理解也會更進一步,由此提升教學效果。
2 利用多媒體技術,使家國情懷教育更好地滲入
在當今的教育界中,多媒體技術正在被廣泛應用,不管是歷史、語文這種文科學科,還是化學、物理這種理科學科。多媒體技術運用最大的好處還是節省了教師講課的力氣,使教師時時刻刻保持精力充沛,從而使課堂效率有所提高。而運用多媒體教學、網絡遠程教學等,可以豐富學生的想象力,開拓學生的思維。教師在學生對家國情懷不理解時、知道較少時,可以運用多媒體給學生放映與家國情懷相關的圖片、紀錄片等。且運用多媒體技術,在高中歷史的課堂上能夠有效地克制學生犯困、注意力不集中等問題。學生通過教師在多媒體上給其播放與家國情懷相關的視頻、圖片等,能夠對家國情懷的相關知識有更為透徹的理解,以此來使家國情懷教育在高中歷史的教學中能夠更好地滲入進去。
例如,教師可以在課下時間將家國情懷相關知識點做成一個幻燈片,在歷史課上通過多媒體放映出來,利用多媒體來對學生們進行引導學習,使學生對家國情懷知識有深入的了解。而多媒體的運用會幫助教師解決很多在語言上解釋模糊的知識,多媒體會直觀地傳遞給學生們教師要講的知識點,從而節省了很多時間,還提高了課堂效率。再例如,教師在講授第四單元《近代中國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這一章節時,就可以通過多媒體將課本中的知識內容與家國情懷相關知識結合起來做一個專題的幻燈片,并在歷史課堂中放映給學生們觀看。通過此種方法,將課本知識與家國情懷相結合并用多媒體給學生放映出來,既鞏固了歷史的課本知識,也使學生們對于教師所講授的家國情懷相關知識有更進一步的了解,使家國情懷教育在高中歷史中有更好的滲入。
3 將真實歷史事件與教學相結合,推進家國情懷教育的滲入
中華上下五千年,發生的歷史事件很多,涌現出來的歷史英雄人物也很多,這些英雄人物及在其身上發生的英雄事跡都是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組成部分。而對于現在的學生,大多數都不了解之前所發生過的哪些著名歷史事件,其中很多歷史事件對于家國情懷的教育有非常好的輔助作用。像歷史課本中的《鴉片戰爭》《辛亥革命》等,這些著名歷史事件都是對家國情懷的很好體現。而教師便可以在歷史課上進行歷史故事的講解時,將家國情懷穿插其中,吸引學生注意力引導學生們在上課時間跟著自己思路走。學生在教師的這種新型教學方法下,不僅學習了歷史知識、對歷史事件有了詳細的了解,從中也知道了許多關于家國情懷的知識。將真實歷史事件與教學相結合,給學生解釋說明其中所體現的家國情懷,以此來進一步推進家國情懷教育在高中歷史的教學中的滲入。例如,教師在講授第六單元《祖國統一大業》這一節課時,教師便可以先給學生們對于該節課的真實歷史背景進行普及,使學生們能夠提前地了解這節課所發生的歷史背景、事件等。之后教師在進行課本內容講授的時候,就可以進行家國情懷的相關知識穿插,教師在講授課文原文時不時地將從中蘊含的傳統文化向學生提問,比如這個事件里的某一個人物所做的哪一件事情體現了這個人物的哪一些家國情懷又或是這個事件的發生體現了哪些家國情懷。教師引領學生去了解這些歷史故事,加強了學生對歷史事件的認識,并使學生更好地受到家國情懷的熏陶。將真實歷史事件與家國情懷的教育結合起來,無異于創新了高中歷史的教學模式,但最大的好處還是使學生們在掌握、鞏固歷史文化知識的同時能夠更好地認識家國情懷。
4 結語
總而言之,要想將家國情懷在高中歷史的教學中滲透進去,不能只靠教師本身,更需要學生與教師的相互配合,共同努力。教師需要根據學生自身情況制定適合學生課堂學習家國情懷的教學方法。學生在課下時應將老師講過的內容進行復習,再次去深入了解課文中所蘊含的家國情懷知識。學生在到適合自己的方法之后應努力學習,與教師共同努力,提升自己的傳統文化知識的素養,不辜負老師的希望,二者相輔相成,齊頭并進。這樣,教學效果也會顯著提高,有利于家國情懷教育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滲透和傳播。
參考文獻
[1] 郭婷婷.高中歷史教學中的家國情懷教育探賾[J].成才之路,2020(7):140-141.
[2] 曹曦予.高中歷史課程對學生“家國情懷素養”的培養研究[J].教書育人,2020(7):45.
[3] 從向乾.高中歷史教學中家國情懷教育的滲透[J].教書育人,2020(2):67.
[4] 陶聰.高中歷史課堂教學中問題設計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20.
[5] 呂秋菊.高中歷史教學滲入家國情懷教育[J].華夏教師,2020(8):37-38.
[6] 高芳.高中歷史教學中“家國情懷”核心素養培養研究[D].信陽師范學院,2019.
推薦閱讀:歷史類期刊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