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 要:普及青少年人工智能教育,師資隊伍培養是關鍵,課程資源建設是前提,引起社會的普遍重視是保障。高校教師在專業基礎、實踐條件、教學研究等方面具有先天優勢,本文分析了青少年編程教育的現狀以及制約因素,針對問題分析了高校教師參與中小學人工智能教育研究的可行性,分享筆者基于高校工作室,在青少年編程教育研究方面所做的課程建設、課程推廣以及人才培養方面的努力。
關鍵詞:青少年編程;工作室;中小學人工智能教育
2017年7月8日,國務院《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中提出要在中小學階段設置人工智能相關課程;2019年3月教育部《2019年教育信息化和網絡安全工作要點》提出啟動中小學生信息素養測評,并推動在中小學階段設置人工智能相關課程,逐步推廣編程教育。可見,國家對中小學人工智能教育的重視,和在全國范圍內推廣中小學人工智能教育的決心。本文以中小學人工智能教育課程青少年編程為例,探討為什么要鼓勵地方高校參與這個國家教育戰略,以及可以發揮的推動作用。
一、青少年編程教育現狀分析
2018年,中國青少年科技輔導員協會人工智能普及教育專業委員會在全國范圍內做了一次調查,形成了《中小學階段人工智能普及教育現狀調研報告》,報告中顯示,對應青少年人工智能普及教育,政策層面高度重視,但是中小學生對人工智能的理解程度較淺,對人工智能的理解也不夠準確,且地域差異非常明顯;而教師教學經驗不足,近半數只有不到1年經驗,教學勝任力受學科背景和經驗影響。
雖然在國家的號召和要求下,很多中小學已經在信息技術課上開設編程課程,但是因為師資、實訓條件、教學模式等的局限,普及面和學習效果都難以保證;同時家長認識的局限性也導致編程教育無法真正得到推廣。
二、制約青少年編程教育推廣的因素分析
(一) 缺少貫穿各學段的系統性課程體系
不同于中小學的傳統學科,編程教育是一門全新的學科。事實上,編程應用在行業一線,其教學實施和教學研究在大學,因此到目前為止還沒有推出教材編寫方案,更沒有制定出與現有學科相結合的課程體系和課程標準。
(二)師資培養、培訓機制不成熟,師資極度匱乏
在中小學實行人工智能普及教育的一大瓶頸是師資問題,培養培訓教師是當務之急。目前人工智能方面專業化師資培養體系尚未建立。編程不同于傳統學科,與生產和科技發展緊密聯系,中小學信息技術教師長期與行業脫節,在知識儲備、實踐經驗方面嚴重欠缺。
(三)需求與資源銜接不足
目前,一二線城市已經認識到青少年編程教育的重要性,其他城市認識先進的家長也開始為孩子尋找課外學習資源,但相對于傳統教育學科的遍地開花,編程教育專業性更強,資源更少,其神秘性也是造成教育資源物以稀為貴,學費高昂的原因。據調查,日照市青少年編程教育年學費超過5000元,市中心超過7000元,一二線城市學費超過15000萬元,高額的學費局限了編程教育的推廣。
(四)家長認可度低
家長對教育的認知,多數來自于自身的成長經驗和參考身邊人群的影響。為什么在一二線城市編程教育能夠得到較高的重視?這是因為一二線城市從業人員受教育水平較高,能夠預見人工智能的發展,能認識到編程在未來的重要性,能理解編程在培養孩子邏輯思維、創新能力等方面的作用。而在小城市,多數家長不會關心科技的飛速發展,甚至不能正確理解什么是人工智能,更不知道什么是編程,甚至將編程和玩電腦游戲等同起來,落后的認識局限了編程教育的推廣。
三、高校教師參與中小學人工智能教育的研究的可行性分析
2018年4月10日,教育部印發了《高等學校人工智能創新行動計劃》,對高校在人工智能方面的創新研究做出了要求。其中提到,高校需加強人工智能基礎理論研究,還要求高校需加快人才隊伍和創新團隊的建設,鼓勵、支持高校牽頭或參與建設人工智能領域戰略研究基地,建立面向青少年和社會公眾的人工智能科普公共服務平臺,積極參與科普工作。
相比于中小學信息技術教師,專業出身又長期從事專業教學的高校教師,在研究中小學人工智教育方面具有更多優勢:
(一)更好的知識儲備
高校教師在專業教學中要不停的充實自己,學習前沿技術,才能滿足專業的發展和教學的需要。因此,相對于中小學信息技術教師,高校教師要拿出更多的時間來更新自己的知識儲備,才能面向思維成熟、學習能力更強的大學生,教學相長,讓專業技能不斷提升。
(二)更多的實踐經驗
編程不只是一項技術,更是一種思想。短期的培訓學習只能學會一種編程語言或某一項編程技術,卻遠遠不能達到用編程的思維思考問題,用算法的思想指導解決問題的要求。高校教師長期從事專業教學,且國家和學校在高校教師成長中,都要求高校教師頂崗實踐,鼓勵高校教師創新創業,通過技能大賽等手段讓教師在實踐中提升專業技能,豐富實踐經驗。
(三)對先進的教學手段和模式的研究
相對于編程從業人員,高校教師除了具備較高的專業技能外,為了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會深入研究先進的教學手段、教學方法、教學模式,并將之應用于教學實踐中。相對于中小學,高校信息化教學和實踐教學條件更有利于教師開展先進教學模式;國家面向高校開展的一系列精品課程、教學資源庫、在線課程的評審,也大大激勵了高校教師課程設計能力、信息技術能力、教學資源開發能力的提升。
四、高校教師參與中小學人工智能教育推廣實踐
筆者在日照職業技術學院任教,從事編程教育十余年。自2015年學校組織的教學能力測評活動中,首次有意識的在教學單元設計中,用Scratch輔助Java教學,用來講原理、理思路。自2016級新生開始,第一次在教學實踐中用Scratch輔助編程基礎課程的教學,第一輪實踐就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在后續幾屆學生中,繼續深入研究,提出了“基于Scratch輔助教學的編程基礎課程‘423模式’”,進而完善教學設計、開發教學資源。在教學研究過程中,開始關注青少年編程教育的推廣,2017年成立飛碼工作室,立足高職軟件技術專業,研究青少年編程教育。
推薦閱讀:成都市中小學教師職稱評定材料及相關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