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一、班主任管理工作在新時期下的現狀分析
(一)班主任管理工作在新時期下所面臨的挑戰
1.家長對學校工作的不認同
現在的時代,80后的孩子都已經在讀小學。我校大部分孩子的家長都是80后,少部分是70后家長的二胎。80后是我國實行計劃生育后的第一批獨生子女,在獨生子女成長環境下的他們,缺乏同輩壓力,有一部分家長確實存在不配合學校工作的情況,例如學校要求家長在家的時候需要監督孩子完成作業,有時需要幫助孩子完成聽寫作業。有時候個別家長會沉迷游戲,不但不能輔導孩子的功課,甚至給孩子學習造成了嚴重的不良影響。
2.社會輿論對于校園教育的壓力
社會輿論總體來說,屬于人民對于學校教育的監督,有利于學校各方面教育工作的改進。但眾口鑠金,片面不公正的言論有時候也會摧毀一個教育工作者的生命。以某學生的家長教唆女學生在抖音等短視頻軟件上發布暗示自己遭到男班主任性侵的消息為例,學校受到社會輿論的壓力先是對這名男性班主任老師停職查辦,再是開除。盡管最后證實男老師是被冤枉的,但該名老師為教育事業兢兢業業大半生,無論是名譽還是身心上都受到了極大的傷害。
3.教師群體的個別不稱職
作為班主任群體的一份子,吾輩應當銘記教書育人的初心,做好教師工作。但是有時候確實存在老師過分批評學生,教育方法有問題的現象;甚至有的時候,還存在老師對家庭條件好的孩子更為優待的現象。為此,我們應當及時警醒,杜絕不良風氣。
(二)分析管理工作挑戰背后的原因
1.老師與家長之間的溝通無效
大部分矛盾都是溝通上出了問題。作為班主任老師,是對學生在校情況最為了解的老師之一。因此,對于主動關心學生在校表現情況的家長,班主任更要耐心溝通,并鼓勵家長配合學校完成教學工作。對于部分不關心孩子學習情況的家長,要注意區別對待:如果家長的教育觀念是學習不是唯一的出路,行行出狀元,那么班主任也應當注意引導孩子通過校園學習,保持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經常鍛煉的好習慣。因為童年對于每個孩子來說,都只有一次,更應該幫助孩子在未成年時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如果家長對于孩子完全不理不睬,這種家庭成長的孩子很有可能因為原生家庭的影響而耽誤了一生。對于這種孩子,班主任更應當多引導他們參與班級集體活動,培養獨立、堅強的好品德。
2.校園規章管理制度的缺漏
異性老師在聯系女學生的時候,是否應當注意場合和時間呢?當學校收到投訴意見時,是否應當公開并提出整改措施呢?我們在評比三好學生等獎項時,是否應當也考慮德育問題呢?這些問題正是我們校園規章管理制度存在的缺漏。校園規章管理制度需要更為詳盡地規范教師群體,學生群體以及師生聯系的群體。
3.教師整體素質不高
任何群體都有極個別素質不高的人,作為教師要注意與正能量、有道德的老師交往,遠離人品低劣的老師。對于個別老師的不良行為,可以委婉地提出自己的建議,努力帶動老師向正確的方向行動。
二、解決班主任管理工作的方案和建議
(一)建立良好的班級管理制度
《小學生行為守則》是學生在小學階段所要遵守的主要管理規則。但僅僅是《小學生行為規則》并不能適應學生在小學階段發展的方方面面。這和《小學生行為規則》本身的遣詞造句較為精煉有關。例如“團結友愛”的內涵究竟為何,如果是低年級的同學是難以準確把握其中的基本內涵的。根據教育心理學的觀點,學生在小學階段要跨越數個心理發展時期,如果始終依靠一部《小學生行為規則》并不能涵蓋學生發展的全過程。因此,有必要制定個性化的班級管理制度。筆者認為,可以參考某小學班主任將每一位同學都設置為班級管理者的做法,讓每一位同學都切身地參與到踐行班級管理制度的工作中來。
(二)打造家庭與校園的雙向溝通機制
環境可以塑造人,作為班主任要注意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結合第一點的班級管理制度,對于遵守制度的同學,可在班級黑板報設置榮譽板塊。對于一些違紀的同學,由于現在很多孩子正處于叛逆期,可以由老師私下溝通聊天的方式來勸誡孩子及時改正。另外,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長對于孩子的影響巨大。如果僅僅是家長主動向老師了解情況,那么只是家長獲得了學生在學校表現情況的信息,而老師依然不了解孩子在家的表現情況。也即,信息傳遞過程中出現了斷鏈。考慮到部分家長的經濟壓力無法陪伴在孩子身邊,鼓勵所有家長朋友加入班級群,通過學生學習打卡,對學生在家表現實行監督。同時,可以考慮到組織學校家訪,與家長面對面溝通,深度了解孩子的家庭環境,更加有針對性地對孩子因材施教。
(三)堅持以學為主的人文教學機制
任何時候學生的身心健康、平安成長才是班主任管理工作的根本方向。作為一名成年人,我們每一位教師都曾經作為一名學生,享受家長、老師等各位前輩的關懷,一個孩子的一生要面對多種困難,作為老師只能是孩子們的守衛者,而不能是孩子們的洪水猛獸。
總之,十年種樹,百年育人。教師只有以身作則做好榜樣,才能為同學們樹立在學習和生活上的榜樣。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在學習上,老師應當以學為主,不斷吸取教師管理的經驗,帶動學生培養起對于學生的興趣。根據心理學,峰值時的感官決定了學生對于這段經歷的第一感受。課堂學習教授也應當注意利用這一點,改變學生對于義務教育的刻板印象。
推薦閱讀:班級管理論文多長時間能見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