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日韩亚洲,一本一本a久久,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舉辦數學建模競賽可以培養參加學生的創新能力

來源:期刊VIP網所屬分類:教育技術時間:瀏覽:

  這篇教育類期刊投稿發表了數學建模競賽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重要方式,創新型人才是我國高校的人才培養的重要目標,數學建模競賽可以培養學生的應用能力和創新能力,這也是最受歡迎的學科競賽之一,論文對數學建模驚呆的影響因素進行了實證分析,通過深入探討得出了研究結論。

青少年教育

  關鍵詞:教育類期刊投稿,數學建模競賽,高職學生

  一、引言

  當今時代培養創新型人才已成為人才培養的重要目標,高職教育作為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背負著培養創新型人才的使命。然而,由于高職學生基礎薄弱、學習意識較差等特點,導致高職創新教育較難開展,且效果不明顯。因此,如何培養高職學生的創新能力,培養高職學生創新能力的途徑有哪些,成為大家共同關注的問題。學科競賽是面向高校學生的群眾性科技活動,是培養創新人才,促進高校教育教學改革的有效途徑,是高職院校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

  近20多年來,數學建模競賽作為最受歡迎的學科競賽之一,在國內外興起并且不斷蓬勃發展。數學建模競賽于1985年開始于美國,我國于1992年開始舉行數學建模競賽。這項競賽的目的在于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宗旨就是要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團隊協作精神。正因如此,雖然數學建模競賽開展的時間不長,但由于它對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及團隊協作精神所起到的獨特的作用,它已越來越受到大家的重視[1]。數學建模競賽到底是不是培養高職學生創新能力的有效途徑?為此,本文利用問卷調查和統計分析的方法,對數學建模競賽影響高職學生創新能力的因素進行分析[2]和深入的探討,并得出研究結論。

  二、影響因素的實證分析

  (一)數據準備

  本文的問卷是在對創新能力的特征及相關文獻研究的基礎上,結合高職學生的特點編制而成。本次問卷調查采用網絡問卷調查方式,測試對象主要是武漢市部分高職院校的在讀學生以及參加工作的學生。為了確保填寫信息的真實度和準確度,在填寫過程中要求一個IP只能填寫一次,有效防止重復填寫和代填現象的發生。本次調查共搜集數據170份,并利用SPSS19.0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3]。

  (二)數據的基本特征

  1.調查對象的性別由調查統計的結果可知,參加調查的男生111人(占65.29%),女生59人(占34.71%)。2.調查對象所處的階段本次調查統計的對象主要是在校的高職學生,但考慮到工作后的學生對數學建模的實用性和創新性的認識更深刻,所以本次調查也涉及部分已經工作的高職學生,且這部分學生大多數都有參加數學建模競賽的經歷。本次調查的對象中大一學生有79人(占46.47%),大二學生有37人(占21.76%),大三學生有11人(占6.47%),已工作的學生有43人(占25.29%)。3.調查對象是否了解數學建模競賽統計結果顯示,對數學建模競賽有所了解的學生有95人(占總人數的55.88%),其中男生有66人(占69.47%),女生有29人(占30.53%)。4.調查對象是否參加過數學建模競賽統計結果顯示,曾經參加過數學建模競賽的學生有66人(占總人數的38.82%),其中男生47人(占71.21%),女生19人(占28.79%)。由此可見,高職學生參加數學建模競賽的積極性不高,且女生參賽的積極性明顯低于男生。

  (三)數學建模競賽對高職學生創新能力影響因素的分析

  1.高職學生參加數學建模競賽的動機通過調查高職學生參加數學建模競賽的動機可知,高職學生希望通過數學建模增長知識的動機最強烈,平均分為3.67;動機為興趣愛好的次之,平均分為3.20;動機為找工作更有優勢的平均得分為3.16;以獲得獎項為動機的分數最低,僅有2.77分。此題最高分值為5分,由上面的分析可知,高職學生參加數學建模競賽的動機不強烈,這也是導致高職學生參與數學建模競賽積極性不高的主要原因之一。此題設計為多選題,根據高職學生的實際情況,并結合專家的意見,共設計了四個選項,分別為:賽前教師指導、團隊合作、賽題內容聯系實際、賽題的學科交叉性。

  由統計可知,在進行調查的170名學生中,有88名(即51.76%)高職學生認為數學建模競賽中提供的賽前教師指導對學生創新能力的提高有影響;有128名(即75.29%)高職學生認為數學建模競賽中的團隊合作形式對學生創新能力的提高有影響;有126名(即74.12%)高職學生認為數學建模競賽賽題內容聯系實際對學生創新能力的提高有影響;有68名(即51.76%)高職學生認為數學建模競賽賽題的學科交叉性對學生創新能力的提高有影響。由此可見,高職學生認為,在數學建模競賽中的團隊合作和賽題內容聯系實際這兩方面對其創新能力的提高有較重要的作用,而賽前教師指導和賽題的學科交叉性對其創新能力的提高作用不太明顯。

  3.高職學生對數學建模競賽可提高創新能力的相關性分析本部分調查了數學建模競賽的知識結構多樣性、內容的開放性以及團隊協作的方式對高職學生創新能力提高的重要程度。本部分分值設計為1-5分,其中認為該因素對創新能力的提高不重要的計1分,不太重要的計2分,一般重要的計3分,比較重要的計4分,很重要的計5分。

  由統計分析可知,高職學生認為數學建模競賽知識結構的多樣性有利于創新能力提高的平均分為3.81,內容開放性的平均分為3.81,團隊協作的平均分為3.99。這三個因素的平均分數均接近4,即高職學生認為這三個因素對創新能力的提高都比較重要。這也說明,高職學生已經意識到數學建模競賽對其創新能力提高的重要性。同時,我們對數學建模競賽知識結構多樣性、內容的開放性和團隊協作進行了相關分析,見表3。通過相關分析可知,三個因素的值均小于0.05,說明它們之間的相關性非常顯著,且知識結構多樣性與內容的開放性的相關系數為0.731,知識結構多樣性與團隊協作的相關系數為0.618,內容的開放性與團隊協作的相關系數為0.622。由此可見,高職學生不僅認為數學建模競賽對創新能力的提高比較重要,且數學建模競賽的三個因素之間在提高創新能力方面有顯著的相關性,且相關程度很高。

  三、研究結論

  第一,目前高職學生參加數學建模競賽的熱情不高,主要原因在于他們對參與數學建模競賽的動機不強烈。高職學生參加數學建模競賽的動機主要偏重于增長知識和興趣愛好,而高職學生因為找工作更有優勢和獲得獎項而參加數學建模競賽的動機不強烈。這說明高職學生對數學建模競賽的了解不夠深入,且大多數學生由于數學基礎薄弱而導致獲獎動機不強烈。

  第二,大部分高職學生認識到數學建模競賽的賽題內容聯系實際和團隊合作能對創新能力的提高有影響,但認為賽前教師指導和賽題的學科交叉性對創新能力的提高影響不大。這說明目前高職院校在數學建模競賽前的培訓和指導工作不夠系統和深入。

  第三,高職學生認識到數學建模競賽的知識結構多樣性、內容的開放性以及團隊協作的方式對創新能力的的提高十分重要,而且通過相關分析得知,這三個影響因素的相互關聯性比較顯著。

  【參考文獻】

  [1]魯習文,等.從數學建模競賽看創新能力的培養[J].化工高等教育,1999(3):44-46.

  [2]李海濱,黃孫慶.高校研究生創新能力的影響因素分析[J].高教論壇,2010(4):105-110.

  [3]丁國勝,李濤.SPSS統計教程———從研究設計到數據分析[M].北京: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5.

  作者:胡芬 單位:長江職業學院

  推薦閱讀:《青少年體育》雜志,由國家體育總局主管,北京體育大學主辦,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出版、青少年體育雜志社編輯出版、國內外公開發行的青少年體育專業期刊,是推動青少年體育事業不斷發展的宣傳陣地和重要窗口。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买车| 襄垣县| 金川县| 兰考县| 灵石县| 壶关县| 开鲁县| 北票市| 上杭县| 樟树市| 吉木萨尔县| 巴楚县| 东源县| 东明县| 宜黄县| 桃园市| 依兰县| 赤水市| 河间市| 鸡西市| 商河县| 孝昌县| 增城市| 仁化县| 龙江县| 兴隆县| 潮州市| 藁城市| 宁陕县| 得荣县| 定远县| 墨脱县| 滨州市| 隆林| 柘荣县| 凤山县| 遵化市| 穆棱市| 定兴县| 商河县| 盘锦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