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本篇數學論文探討如何利用分層異步教學,提高小學數學教學效果 ,在數學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對學生進行分層異步教學,對不同的學生采取不同的教學方式,制定和制訂不同的教學目標、計劃,以真正實現統籌兼顧,促進全體學生共同發展、進步,實現高效數學課堂的構建。
《小學教學·數學版》創刊于1980年(曾用名《小學青年教師》),是一份以小學教師、教科研人員為主要讀者對象的教學輔導刊物,被國家新聞出版總署評為 “雙效”期刊,入選中國期刊方陣,具有理論先進、內容豐富、資料翔實、信息快捷、形式活潑、風格新潮等特點。本刊為月刊,國內刊號:CN41–1035/G4,郵發代號:36–307,本刊由北師大課程中心數學工作室協辦,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研制組提供學術支持。
社會在不斷進步,教育也在不斷發展,在如今的教學中,教師更加關注學生的主體地位,更加注重全體學生的發展,不再將全部心思放在優等生的身上,更加注重對學生統籌兼顧。由此,教師在教學中已經逐步實施分層異步教學,以便更好地達到統籌兼顧學生共同發展的教學目標,進而提高數學教學效果。
一、分層目標,關注全體學生學習
學生之間存在差異是教育教學中的普遍現象。學生對知識的吸收、理解程度是不同的,而且由于各種因素的存在,每個學生的知識經驗也是不同的。因此,教師在教學中不能對學生實行“一刀切”政策。教師可以根據學生學情,實施分層目標教學,關注全體學生的學習與發展,真正做到“上不封頂、下要保底”,讓優等生和后進生都有所收獲,都有所進步。
例如,在學習“平行四邊形的初步認識”時,教師順應新課標理念,關注全體學生。在數學教學中,為學生設置了不同的目標,讓全體學生達到知識層面的滿足,進而達到精神上的滿足。教師根據自己的教學經驗和教材內容,為不同的學生設計了不同的學習目標。目標1:學生能夠通過觀察分辨出什么是四邊形、五邊形、六邊形等多邊形圖形。目標2:進一步培養學生分類思想,積累學習平面圖形的經驗,體會不同圖形邊數的特點,進而激活自己更大的思維發展空間。目標3:培養學生主動參與數學活動的意識,培養其獨立思維與注重交流的習慣。
教師針對不同的學生設置了三種不同的目標,其中目標1是對一些后進生設置的,要求他們掌握基礎內容即可,同時不會對他們造成過度的學習壓力。而目標2和目標3的創設,主要是針對于一些學習、吸收能力較強的優等生,讓他們不至于有“吃不飽”的感覺,不至于感到整個課堂無所事事。教師通過設置分層目標,體現了關注全體學生共同發展的教學理念,成功地做到了統籌兼顧,推進了后進生的發展,滿足了優等生的知識需求,實現了高效數學課堂。
二、分層練習,促進學生共同發展
練習是教師課堂教學中不可缺少的步驟之一,也是幫助學生鞏固知識的有效手段。在教學中每個學生的知識接收能力是不同的,如果教師對學生“劃一”練習,那就會對一些學生造成很大的壓力,或者會使一些學生感到太簡單,而沒有練習的價值。教師可以在教學中設計分層練習,讓不同水平的學生都能夠得到不同的發展,進而促進學生共同發展。
例如,在學習“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時,教師為了學生都有所發展,既不打擊一些學生的數學學習信心,又能夠調動一些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在課堂中,教師為學生設計了兩個難易程度不同的練習題,要求學生第一道必須做出來,第二道題可以選擇性做一下。如利用手中的工具,測量出課本的長、寬,并求出它的面積。現在將長方形的長增加2厘米,寬增加4厘米,增加完之后,發現變成了一個正方形,而且整體的面積擴大了64平方厘米。請問原長方形的面積是多少?教師設計的第一道練習題,大部分學生根據所學的長方形面積公式:長×寬,都能夠得出最后的結果。而這些內容主要就是為一些后進生設計的,主要就是讓大部分學生重新鞏固一下課堂中所學的面積公式,讓一些后進生對一些基礎知識有一個很好的掌握。而第二道題是一道能力提高題,主要目的就是讓一些優等生能夠有一些突破,讓學生能夠有自己的一個突破,讓學生的能力進一步提高。
三、區別評價,增強學生學習自信
評價在教學中至關重要,它是對學生在情感上的一種激勵,能夠從學生內心深處增強學習數學的自信。而學生與學生之間是存在差異的,教師要正視這些差異,對學生評價時,要從這些差異點出發,對學生進行恰當的評價。教師在教學中需要制定不同的評價方式,充分實現評價的價值,對學生起到真正的激勵、矯正作用。
例如:在學習“分數四則混合運算”時,教師為了幫助學生深化記憶,為學生設計了一些練習題。
■+ ■×■=, ■÷ 3-■=
學生在練習的時候,教師開始進行適當的巡視。這時,一位學習水平不太高的學生讓老師檢查自己做的結果。對于第一道練習題,這位學生的結果是■,這與真正的結果有很大出入。但教師對其予以足夠的耐心,給學生施以解釋思路的機會。
對于分數的加法、乘法已經有了初步的認識和了解,并且,通過解題步驟,可以看出掌握得不錯了。但是學生現在所欠缺的就是把握細節,應該再多關注一些細節部分,就像這道題,有加法有乘法,在做的時候需要怎樣呢?教師的鼓舞使得學生信心倍增,對學習數學充滿了興趣;使學生不再恐懼、逃避數學,對學習數學充滿了激情。教師在教學中,對于后進生要多一些肯定和鼓勵,努力尋找發現他們的閃光點,進而增強他們的學習自信。而對于一些優等生,教師引導他們互相評比,著重評價他們的學習質量和結果,讓學生感受到真摯的情感,但要避免過度贊美,以免讓其有自滿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