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本篇教師論文探討學好高中物理的方法與技巧 ,初中物理學習大多是教師講多少,學生學多少,知識也比較直觀明了,認真聽教師講授就能學好。在學習方面,一定要做老實人,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這樣教師才能耐心指導,加以講解。
北師大《高中數理化》雜志創刊于1993年,是由國家教育部主管,北京師范大學主辦的國家級教育類核心期刊,曾榮獲教育部優秀科技期刊一等獎。高中數理化雜志涵蓋數學研究最豐富的學術資源,展示數學教育最權威的平面媒體。
很多學生升入高中,感覺物理題目越來越復雜,越學越迷糊,理不清弄不明,考試成績越來越不理想,慢慢出現畏懼心理。如果不及時調整學習心態和學習方法,就會因為物理這門課造成掉隊落后。所以一定要及時與教師、同學交流溝通,分析原因,調整思路和方法,重拾信心,迎頭趕上。
一、對物理產生畏懼的原因
1.需要從形象思維到抽象思維轉變
在初中,物理教學多是看得見、摸得著的日常生活中的所見所聞,通過簡單直接的實驗,學生不用抽象思維就能懂得一些物理現象與物理知識。而到了高中后,學生需要通過抽象思維去學習領悟一些看不見、摸不著的物理知識。例如:高中一年級物理教材中關于電流、定向引力等知識,就需要學生運用抽象思考來領悟,這種跨越式思維很容易造成一部分學生一時轉變不過來,一時想象不明白。
2.需要從簡單邏輯思維到復雜邏輯思維轉變
學生學習高中物理后,很多學生發現自己不會解題了,只能硬套公式,亂做亂碰,缺乏邏輯思維能力。其實高中物理開始慢慢要求學生學會判斷、推理、假設、歸納、分析演繹等,培養學生較為復雜的邏輯思維能力。由于學生之間存在個體差異,有的學生就會出現懵懂茫然、舉手無措的現象。教師要認識到這個原因,慢慢培養學生學會判斷和推理,通過聯想、分析,提高演繹歸納能力。
3.需要從個別運用數學工具到綜合應用數學知識轉變
在初中,學生單純使用算術、代數方法等數學工具就能解決物理問題。到了高中,如矢量概念和運算,學生運用起來確實生疏困難。另外,高中物理還需要運用圖像、函數、極值等數學工具解決各類物理難題,如果學生數學知識掌握得不夠好,也將直接關系到物理的學習和進步,這對學生來說,是一個需要跨越的大臺階。學生既要學好物理,還要學好幾何、代數等數學知識,作為計算的基礎和支撐來解決物理難題。
4.需要從定性分析到定量計算轉變
學習初中物理,遇到問題,大多使用定性分析就能解決。個別物理難題,也是運用定量分析。到了高中,物理問題大多運用定量計算,而且相當復雜,學生必須要從定性分析實現到定量分析的飛躍,才能解決高中的物理難題。
二、解決困難,實現學習跨越的方法
1.由被動學習到主動學習
到了高中,物理難度加大,既需要牢記,也需要理解,必須實現由要我學到我要學的轉變。學生要在教師指導下,提前預習新課。課堂上要認真聽講,明白教師講課的重點,要積極思考并記下關鍵知識點,做好記錄,方便課下復習。尤其對課堂中有疑問的地方要及時請教教師或者同學。把典型例題記錄下來,臨到考試時當作重點來復習。
2.弄清物理概念,掌握物理規律,熟練掌握公式
物理概念不是作為條條框框,能背誦下來就完事,需要通過試驗來驗證事實,通過做題來深化、運用,在比較運用中理解掌握。例如:舉例說明摩擦力能否做正功、負功、不做功,這就是對摩擦力這個概念進一步深化的過程。作用力與反作用力相互之間的關系是怎樣的,是不是兩個力都會做正功,還是做負功,二者之間是不是相等,兩個力是不是一定有一個做正功,另外一個做負工。通過這種比較、假設性的思考,進一步驗證概念,加深對概念的理解和記憶。
對物理公式必須熟練掌握。首先是能定性的使用,比如萬有引力中的公式就很復雜多變,對于這些公式一開始死記硬背是不解決問題的,只有通過不斷地做題,才能理解并掌握公式。在大多數情況下,隨著理解軌道半徑的增大,不同的物理量,如能量、角速度、線速度以及周期等物理量是怎么變化,慢慢掌握其發展規律和模式,才能逐步領悟。
學習物理要逐步深化。學生通過操作一些物理實驗,在形象思考的基礎上,結合現象進行抽象思考,需要一個逐步深入、生化的過程。有時候學習一些知識點很費勁,甚至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后才弄明白,其實當時從多個角度考慮問題,就不會這么費勁了,中間只是一個小隔層。所以學習的過程中難免走彎路、碰釘子,通過考試、做題,發現錯誤,糾正錯誤,才能發現問題的癥結所在。
3.學會系統總結
每學完一章,學會把零散的物理知識串聯起來思考,學會綜合運用。思考每一個章節的聯系和深化,逐步做到把零散的知識系統化,把自然的現象規律化,把框架的知識結構化,慢慢達到熟能生巧、運用自如,遇到試題能夠舉一反三、活學活用。
4.學會請教交流
學習物理,離不開教師的講解、指導和幫助。如果學生要面子,教師還以為學生都明白,在講解的時候就一帶而過。同時還要注重多與同學交流,在討論中感悟,通過建立物理興趣小組,激發學習興趣,探討物理難題。
5.要注重課內與課外學習相結合來學習
課堂能直接獲取物理知識,課外自學、閱讀能間接獲取知識,二者相輔相成。所以,鼓勵學生充分利用課余時間多接觸自然現象,結合物理知識,觸景思考。同時還要閱讀大量的書籍,看一些科普讀物、視頻,如《十萬個為什么》《宇宙奧妙》等,從多方面來加深對物理知識與自然規律的理解和掌握,啟發解題的思路和方法,有所創新,真正達到學習物理的理想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