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 要】從脫貧攻堅走向鄉村振興,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世紀工程和民心工程。搞好鄉村環境治理是重要的基礎工作。本文以此切入,從“群眾環衛意識還需增強”五個方面厘清了存在的問題,從“重認識強宣傳,增強群眾環境衛生意識”四個方面提出了對策,對搞好“鄉村環境整治工作”有一定是借鑒意義。
【關鍵詞】鄉村環境整治 問題分析 對策思考
經過深化治理,當下的農村衛生面貌已經大面積改觀。鄉村振興的進程正在加快,農村作為大有可為的天地,依然存在諸多亟待解決的問題,厘清原因,找到解決對策,破解難題,是必須認真面對的。
首先,厘清存在的問題。
群眾環衛意識還需增強。一是部分干部認識不夠。部分同志對城鄉清潔工程認識不足,基礎設施投入、污染控制等未得到足夠重視。城鄉清潔工程存在“上邊熱、下邊涼”現象,基層積極性不高,工作不落實,宣傳教育和引導不夠。二是群眾認識不夠。不少群眾對鄉村環衛認識不足,參與意識不強;對落后生產生活習慣認識不足,缺乏改變主動性;對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認識不足,意識淡薄。
環境衛生狀況不容樂觀。一是部分農村集中居住地污水處理系統不完善,部分污水排放缺乏管理;二是部分鄉鎮街垃圾池設置不合理,垃圾亂倒普遍;三是一些鄉鎮重整治,輕管理,反彈現象嚴重;四是一些源污染未得到控制,養殖集約化發展、農膜和塑料制品濫用,造成對土壤和水源的污染難以遏制。
環衛設施建設投入不足。清潔工程規劃滯后,制約了環衛發展,導致一些環衛設施無法正常運轉;鎮街的規劃建設滯后,不少鎮街污水直排;村級規劃缺乏科學或粗疏,沒有綜合考慮排水、排污、綠化、雜物堆放、家畜飼養等問題;一些偏僻鄉村垃圾池、垃圾桶設置不規范,環衛車輛覆蓋不全,保潔、清掃工作落實有漏洞。
環衛治理成果鞏固困難。城鄉清潔工程經費采取“上面給一點、自己籌一點、下面收一點、企業捐一點”方式解決,導致保障困難。就農村生活垃圾處理而言,采用“戶集、村收、鎮運、縣處理”模式,鎮街支付的費用高,壓力巨大,大部分村集體承擔乏力。
部門協作缺乏一致的統籌。一是缺乏管理總體規劃。農村環境衛生涉及到環保、農業、林業、畜牧、水務、建設、交通及工商等多部門,而相關部門職能缺乏總體規劃,農村環保工作難以全面、協調和有序進行。二是農村環境衛生保潔隊伍力量薄弱;保潔隊伍的挑選常常是出于對老弱病殘的照顧;三是農村環保宣傳教育不夠深入。
接著,提出應對策略。
重認識強宣傳,增強群眾環境衛生意識。改變農村生活環境,關系農村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關系城鄉一體化進程,關系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的實現,我們責無旁貸。要提高認識,要重視宣傳,把農村環衛工作當做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大事,要認識到農村環衛的重要性,強化宣傳。一是通過小喇叭、散發資料、入戶、專欄、展板、標語等方式強化宣傳,使環衛知識深入村民心中;二是開展“改陋習、樹新風”和健康教育活動,培養村民良好的衛生習慣和文明健康生活方式;三是定期組織村民參加環衛集中整治,自己動手美化環境,努力營造共同參與氛圍;四是在轄區學校開設環保、健康教育,提高青少年環衛意識,帶動家長改變落后的生活習慣。
重規劃強布局,加快環衛基礎設施建設。一是重視鎮村規劃工作,納入政府工作統一規劃、建設和管理,真正實現城鄉規劃管理一體化,學習借鑒先進經驗,結合群眾實際,綜合考慮道路、水溝、公共場所、公益設施、綠化美化等因素,注重體現人文特色和生態特色;二是按規定,科學規劃配置環衛設施,統一規劃,統一建設,分級管理;三是在鎮村規劃時綜合考慮排水、排污、綠化、雜物堆放、家畜飼養等實際,使鎮村建設科學合理,整潔美觀;四是對已有設施進行改造,彌補弊端,使村莊建設科學合理、整潔雅觀。
重籌措強投入,建立長效機制。一是政府承擔主導責任。積極爭取扶持政策,爭取農村環保與治污項目資金,落實好地方配套資金,逐年增加財政投入和技術扶持,支持飲用水源地保護、生活污水和垃圾治理、畜禽養殖污染治理、土壤污染治理、有機食品基地建設;二是財政資金傾斜。提高財政投入新農村建設、環境建設的傾斜比例,安排專項資金,通過多種有效形式,確保城鄉清潔工程工作的有序運轉。三是搞好“對口扶持”。各級各部門積極參與農村清潔工程,提供多方扶持,幫助聯系村解決環境“臟亂差”問題。四是鄉村投資。重視鎮街和村鄉在清潔工程投資的主體地位,全面整合各種資源,抓住新農村建設機遇,整合資源,打捆投入,集中實施,逐步改善環衛基礎設施。五是改革體制。創新投資新渠道,鼓勵社會資金參與農村環境保護。落實環境衛生有償保潔,在自愿的基礎上,向企業、農戶適當收取衛生保潔費,拓寬村級保潔經費的來源。
重責任強考核,兌現獎懲措施。勤督查、嚴考核,是做好農村環衛工作的有力抓手。要將城鄉清潔工程納入鎮街年度目標考核,把具體任務分解到人,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同時,加大考核力度,把清潔工程列入年度工作目標責任制考核的重要內容,年初有計劃,每月有推進,年終有考核,形成“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考核機制。依據標準采取明查暗訪、互查等多種方式進行考核,獎憂懲劣,直至對責任主體嚴格問責。
看到和認清問題,是推動發展鄉村環境整治的前提;找到和落實改進措施,是做好和優化鄉村環境整治的必由之路。從突貧攻堅到鄉村振興,鄉村環境整治是一個重要工作,我們要花大力氣做好。
參考文獻:
1.魏岳.農村人居環境治理的實踐與思考[J].社會治理,2019(07);
2.何帆.淺談實現鄉村社會治理創新過程中的主要問題及對策[J].中國集體經濟,2019(11)。
推薦閱讀:水環境治理論文如何發表sci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