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要 西府海棠銹病是危害西府海棠的重要病害,造成葉片枯黃、早落,影響翌年的開花與結果。本文介紹了西府海棠銹病的主要危害特征,分析了近年來病害嚴重發生的環境影響因素,并提出了防治技術,以期為西府海棠銹病的防治提供參考。
關鍵詞 西府海棠;銹病;危害特征;環境因素;防治技術
西府海棠(Malus micromalus)是園林上常見的觀賞植物,樹態峭立,是觀花觀果的優良樹種[1]。西府海棠銹病是危害西府海棠的最重要病害,特別是近年來,該病發生嚴重,在我國普遍發生,發病嚴重時,葉片上病斑密布,致使葉片枯黃早落,給園林景觀、苗木生產和園林養護帶來了很大的負面影響。本文通過探討環境因素對該病害的影響,提出針對性的防治技術,以期使銹病得到有效控制。
1 危害特征
在北方,西府海棠銹病通常在6月開始發生,危害西府海棠的葉片,在葉片正面最初出現黃綠色小點,擴大后呈橙黃色或橙紅色圓形小病斑,通常有光澤,病斑邊緣一般有黃綠色暈圈;后期,病斑上產生橙黃色針頭大小的小點粒,后期變為黑色;葉片正面發病部位平或者稍凹陷,略向葉背隆起,病組織變肥厚;隨后,在隆起的葉背上產生許多黃白色毛狀物。8—9月,葉片上病斑表現明顯,嚴重發病時葉片上數十個病斑,瘡痂遍布,后期變成黑褐色,葉片枯黃、卷曲,甚至落葉,嚴重影響西府海棠的樹勢,特別影響西府海棠的觀賞價值。
除了危害葉片外,該病害也能危害西府海棠的葉柄、嫩枝和果實。葉柄、果實上的病斑明顯隆起,果實畸形,多呈紡錘形。嫩梢感病時病斑凹陷,易從病部折斷。后期在葉柄、嫩枝和果實的發病部位產生許多黃白色毛狀物。
2 環境因素對西府海棠銹病的影響
2.1 降雨
降雨是影響該病害發生的最重要環境因素。該病病原菌為梨膠銹菌(Gymnosporangium asiaticum)或山田銹菌(G. ya-madai),病原菌的冬孢子萌發和擔孢子侵染的適宜溫度為15~20 ℃[2]。據調查,近年來,在山東各地,特別是青島、威海等地,4月降雨頻繁、連綿多雨,其溫度和濕度適宜病原菌孢子萌發和侵染;而且連續多年來,其降雨條件適合病害的發生,導致病害發生持續嚴重。
推薦閱讀:環境保護方面著作出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