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這篇生態環境保護論文發表了綠色飼料產業如何開創生態農業新局面,發展綠色飼料是農業現代化建設的必然要求,綠色飼料產業標志著我國農業現代化建設進入了全新的發展時期,論文介紹了綠色飼料產業示范建設工作的主要內容,提供了可行性產業建設建議。
關鍵詞:生態環境保護論文,綠色飼料,生態農業,可持續發展
綠色飼料是指以青綠色植物莖葉為基本組分的飼料。其“綠色”的涵義是指在生產過程中不受化肥、農藥的污染,對人體和畜禽的健康不構成威脅,對環境無污染,對生態無影響。近年來,環境惡化和生態系統遭破壞等問題日益嚴重,如何減輕生態環境負擔,實現可持續發展已經被提上議事日程。在我國農業現代化發展的新時期,抓住機遇,發展綠色飼料產業是實現現階段目標的必然選擇,是時代賦予的責任。
1發展綠色飼料產業的必要性
1.1發展綠色飼料產業是農業現代化建設的必然要求
我國是地域大國和人口大國,經濟日新月異的發展和人口的不斷增長都對養殖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擴大養殖規模,提高動物產品總量成為必然的課題[1]。養殖業的發展壯大又能解決很大一部分人的就業問題,對增加農民收入、發展農村經濟都具有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國的農業現代化建設已由單純追求經濟效益向長遠的可持續發展的生態功能方向轉變。綠色飼料產業的興起正是新歷史時期農業現代化建設的切入點,標志著我國農業現代化建設進入全新發展時期。
1.2我國精飼料資源總量不足問題將長期存在
研究表明,我國的精飼料資源總量長期存在不足,存在多達5000萬t左右的缺口[2]。如何解決這一問題是未來幾年面臨的主要難題。綠色飼料資源豐富、品質好、適口性好,適用于絕大多數畜禽的養殖,這提供了綠色飼料生產發展的可能性。事實和經驗證明,只有大力發展綠色飼料產業,才能解決我國飼料資源不足的問題。
1.3綠色飼料產業示范建設工作初見成效
近年來,在一些地區已經開展了綠色飼料產業化示范建設的初步工作,并已取得不錯成效,這就為在全國范圍內廣泛開展綠色飼料產業建設提供了可行性。
2綠色飼料產業的發展現狀
2.1種類逐漸增多,生產消費持續增長
最初用作綠色飼料的是主要為紫花苜蓿,到20世紀末其它種類的綠色飼料產品總量已遠遠超過紫花苜蓿。隨著綠色飼料影響力的擴大及生產技術的日新月異,越來越多的綠色飼料作物被開發利用。隨著需求的持續增大,世界綠色飼料生產消費總量也在持續增加。四川等長江中下游農戶養豬生態系統中,50%左右的飼料能量和蛋白質是由綠色飼料提供的。歷史上我國綠色飼料生產與利用基本是以戶種戶用為基礎的。近年來得益于國內養殖逐漸規模化,綠色飼料產業也將得到進一步發展。
2.2科學化程度逐漸提高
綠色飼料最初主要是青干草,后來產品類型逐漸增多,存儲方式也不斷改進。綠色飼料的育種、栽培、加工、抗病、除蟲等都成為了研究的重點。
2.3可持續發展觀念逐步增強
最初發展綠色飼料產業主要是為了獲取更多的經濟效益。但隨著環境惡化和生態系統遭破壞等問題日益嚴重,如何減輕生態環境負擔,實現可持續發展已經被提上議事日程。在注重經濟效益時,更應該重視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這一原則必須嚴格遵守,才能實現健康的可持續發展。
3發展綠色飼料產業的幾點建議
3.1提高綠色飼料產業科技含量
綠色飼料產業大都建立在相對差的生態環境地區,必須依靠先進的科學技術才能充分利用自然資源,擺脫以往傳統、落后的耕種方式。要想擴大綠色飼料生產規模,實現真正的產業化經營,就更離不開先進的科學技術的支撐。種種因素決定了應用現代化科學技術的必要性。需要注意的是,在吸收先進技術和經驗的時候必須結合自身實際情況,因地制宜,切忌囫圇吞棗。
3.2完善產品質量標準與質檢體系
應加快相關綠色飼料產品標準的制修訂工作,同時加強標準化知識的宣傳培訓,幫助綠色飼料生產者、經營者正確理解運用標準,保障生產和經營的有序進行。隨著綠色飼料質量標準的出臺,應當配套建立各級質量監管體系,負責質量抽查與產品合格發放,以維護市場秩序,保證有序發展。
3.3建立綠色飼料產業試點
應當結合各地的自然地理環境、生態條件和經濟社會發展現狀,探索建立具體的綠色飼料產業,取得經驗,然后在面上推廣。學習借鑒我國已經建立起來的綠色飼料產業體系,要結合實際情況,切記不可照搬。
參考文獻
[1]岳文斌.畜牧學[M].中國農業出版社,2002.
[2]王成章.飼料學[M].中國農業出版社,2003.
作者:盛欣 單位:重慶市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
推薦閱讀:《當代生態農業》(季刊)創刊于1990年,主要提供當代生態農業研究的相關信息資訊。主辦單位:吉林省農業生態經濟學會出版周期。主要欄目:我國生態農業建設與社會可持續發展、城市生態建設與農業生態環境民族的前景、綠色食品與無公害農產品、植物保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