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這篇科學論文投稿發表了大學生社會實踐和志愿服務現實路徑,大學生在社會實踐和志愿服務的過程中,通過不斷地摸索,還可以掌握新技能。論文探討了社會實踐和志愿服務的現實困境,并給出了大學生社會實踐和志愿服務的有效路徑。
【摘要】社會實踐和志愿服務不僅能夠提升大學生綜合素質,而且還能提升大學生專業技能。然而,就目前情況來看,大學生社會實踐和志愿服務的開展還存在諸多困境,這嚴重阻礙了社會實踐和志愿服務活動的成功開展。當下,成功開展和實施大學生社會實踐和志愿服務需要高校管理者和組織者更新觀念,深化社會實踐教學改革,明確社會實踐主題以及建立多功能、多樣式的社會實踐基地。
【關鍵詞】科學論文投稿,社會實踐和志愿服務;現實困境;路徑選擇
社會實踐和志愿服務是大學生向社會學習、向人民群眾學習的重要方式。形式多樣的社會實踐和志愿服務有助于增強大學生的社會服務意識,提高自身的思想覺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社會實踐和志愿服務是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良好形式,對大學生成長和成才有著重大的意義。
一、大學生社會實踐和志愿服務的育人功能
1、提升大學生綜合素質大學生在校園課堂所學到的是理論知識,參與社會實踐和志愿服務是大學生將理論知識應用到實踐的過程。社會實踐和志愿服務是大學生學習、成長的第二課堂,通過廣泛參與社會實踐,可以提升大學生的適應能力、交際能力以及獨立生存的能力。不僅如此,處在“象牙塔”的大學生通過社會實踐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社會,了解國情、民情,了解國情和民情有利于推動大學生產生強烈的責任感和使命感,為今后大學生進入職場生涯提前做好鋪墊。更值得一提的是,廣泛參與社會實踐和志愿服務能夠使大學生的價值觀得到升華,這將極大增進思想政治教育的感染力。2、提升大學生的專業技能高校社會實踐和志愿服務一般是依據大學生的專業背景展開。大學生在參加社會實踐和志愿服務時,會充分利用自己所學的專業知識,自行設計實踐方案。在方案實施過程中,大學生可以充分施展自身才華,把所學運用到社會實踐中去,通過社會實踐的成效檢驗自身的知識水平。通過社會實踐和志愿服務,大學生可以檢驗自身的知識水平,從中發現問題,查找不足,從而樹立正確的專業學習態度,不斷提升專業技能。
二、社會實踐和志愿服務的現實困境
1、思想認識存在誤區,社會實踐和志愿服務往往流于形式大多數高校把大學生社會實踐和志愿服務活動僅僅理解為團委和學工部的工作,對社會實踐和志愿服務的重要性認識不夠,不能夠從人才培養模式的高度作出頂層規劃,這樣做的結果是高校對大學生社會實踐和志愿服務活動支撐力度不夠,往往把社會實踐和志愿服務作為應景的活動,社會實踐和志愿服務流于形式,其育人效果也難以真正實現。除了多數高校管理者思想不重視外,多數大學生對社會實踐和志愿服務活動也不夠重視。比如有的大學生直接到用人單位蓋章開證明,或者把從網上下載的調研報告據為己有??梢哉f,多數大學生沒有真正理解社會實踐和志愿服務的價值,僅是消極完成任務。2、形式呆板單一,大學生自身的專業優勢和特長難以得到有效的發揮社會實踐和志愿服務應緊密結合大學生實際狀況,即:大學生成長的實際、大學生專業的實際以及大學生個人能力的實際。然而,在現實開展的大學生社會實踐和志愿服務往往忽視大學生的實際狀況,社會實踐和志愿服務活動形式呆板單一,內容空洞乏味,如有的高校僅是帶領大學生去一些景點參觀考察或者組織大學生去養老院慰問老人,這樣的社會實踐活動形式過于單一,缺乏創新性。從目前來看,高校組織者在實踐主題設計上沒有下足功夫,組織開展的社會實踐內容空泛,主題不清,缺乏效用,大學生自身的專業優勢和特長難以得到有效的發揮。3、整個社會缺乏支撐環境,社會實踐和志愿服務未能得到有效的支持大學生社會實踐和志愿服務需要得到整個社會的支持才能有效的開展。首先,如前文所說,高校管理者對大學生社會實踐和志愿服務缺乏領導和頂層設計,沒有把社會實踐和志愿服務列入教育教學總體規劃;其次,社會實踐和志愿服務需要成本,用人企事業對大學生缺乏足夠的信心,擔心大學生以社會實踐的方式參與企事業的工作會影響自身的管理經營,給予這樣的考慮,許多企事業單位不愿意給大學生提供社會實踐和志愿服務的機會;再次,許多家長擔心社會實踐和志愿服務會沖擊大學生課堂授課時間,支持力度不夠。
三、大學生社會實踐和志愿服務的有效路徑
1、更新觀念,加強對社會實踐的領導社會實踐和志愿服務對大學生成長、成才意義重大。高校管理者作為社會實踐和志愿服務的領導者和組織者,應從思想上高度重視大學生社會和志愿服務活動,加強對社會實踐和志愿服務的統籌規劃。至于高校管理者如何加強對社會實踐和志愿服務的領導,筆者認為可以從三個方面做出努力。其一,設置社會實踐理論課程,規定學時和學分,并且配備專業的師資,對大學生社會實踐和志愿服務給予全面的指導,提升大學生對社會實踐和志愿服務的認知水平;其二,專門設置大學生社會實踐基金委員會,大學生社會實踐基金委員會一方面管理學校劃撥的大學生社會實踐經費,另外一方面向社會募集資金。其三,建立大學生社會實踐和志愿服務評價體系。學校統籌建立的大學生社會實踐和志愿服務評價體系在社會實踐理論課程以及授課老師評價、學生在社會實踐和志愿服務的表現以及各個部門組織的社會實踐和志愿服務的效果等方面都要做出明確的規定,創建明確的獎懲機制。2、深化改革,將社會實踐納入學校教育教學總體大綱社會實踐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深化高校改革的背景下,將社會實踐納入學校教育教學總體大綱是大勢所趨。以往的社會實踐,往往流于形式,從高校管理者到大學生本人思想上都不夠重視,另外,對社會實踐缺乏統籌規劃,未能制定清晰明確的社會實踐教育教學大綱,社會實踐的開展往往是應急和應景行為。社會實踐只有納入學校教育教學總體大綱,才能有基礎。納入高校教育教學大綱的社會實踐應該精心設置教學計劃,合理規定學分和學時以及配備優良師資。也只有這樣,社會實踐才能得到學生的廣泛認可,學生參與社會實踐和志愿服務的熱情將進一步提高,社會實踐和志愿服務的效果也將進一步提升。3、明確主題,依據大學生實際開展有針對性的社會實踐明確主題是社會實踐和志愿服務開展的邏輯前提。主題不清,內容單一的社會實踐難以實現提升大學生綜合素質和專業技能的目的。高校管理者和各個職能部門在組織大學生社會實踐和志愿服務應該緊密結合大學生專業特點、年級特點、個人興趣特點等合理設置社會實踐主題。如對于低年級的大學生,社會實踐應多以社會參觀考察、國情調研等方式開展,而對于高年級的大學生,考慮到他們已經較為扎實地掌握了專業知識,社會實踐應多以科技文化活動為主,這樣的活動更能激發他們的興趣和發揮自身的專業優勢??偠灾?,社會實踐和志愿服務活動要立足大學生成長成才的實際,依據大學生多樣化的需求提供豐富多彩的社會實踐機會。4、積極拓展,建立多功能、多樣式的社會實踐基地構建多功能、多樣式的社會實踐基地是大學生社會實踐和志愿服務成功開展的必要條件。目前,大學生社會實踐基地功能和樣式都比較單一,從功能上看,多數社會實踐基地僅能提供參觀考察的機會,大學生獲得的僅僅是初步感官體驗,而不能讓大學生廣泛參與其中;從樣式看,多以一些紅色景點和企業為主,對大學生而言,社會實踐和志愿服務的范圍十分有限。作為高校管理者,應積極拓展,與一些大中企業、事業單位等建立友好溝通,建立多功能、多樣式的社會實踐基地,讓大學生不僅獲得感官體驗,還能廣泛參與其中,充分施展自身才華.
【參考文獻】
[1]馮艾,范冰.大學生社會實踐導讀[M].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5
[2]焦滿金.大學生社會實踐研究[M].甘肅人民出版社,2007.
作者:衛寧 王偉才 呂羅伊莎 單位:雅安職業技術學院
推薦閱讀:《云南科技管理》據"中國知網"完成的發行與傳播統計報告顯示,本刊雜志網上機構用戶遍布31個國家和地區。雜志以宣傳黨和國家的科技工作方針政策、科技創新和科技進步工作成就、企業科技創新、科技創新人才團隊建設、探索科技管理與科技進步的新思路和普及科學知識與科學精神、交流最新科技信息為已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