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霧霾污染是一個環境問題,沒到冬天我國多數地區持續出現霧霾天氣,遭受重度空氣污染。本篇霧霾論文分析城市霧霾的主要來源,闡述城市霧霾的對人體健康和經濟發展的危害,并提出城市霧霾的具體防治措施,建議控制霧霾的源頭,合理規劃城市,大力發展公共交通,加強污染治理。
推薦期刊:《大氣科學學報》是經新聞出版總署批準, 由江蘇省教育廳主管、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主辦的大氣科學類學術性期刊,繼承原《南京氣象學院學報》的中文核心期刊、中國高校優秀科技期刊、第三屆華東地區優秀期刊、江蘇省優秀期刊等學術榮譽,并被美國《氣象學與地球天體物理學文摘》、美國《劍橋科學文摘》、《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中國科技期刊精品數據庫》等國內外重要檢索系統收錄。2010年《大氣科學學報》榮獲第三屆中國高校優秀科技期刊獎。
【關鍵詞】城市霧霾 來源 防治措施
1 前言
隨著我國城市霧霾的大面積爆發,霧霾已經成為危害城市環境和居民健康的重要災害,如何有效防治霧霾的發生,并實現對霧霾的綜合治理,成為城市環境治理的重要內容和著力點。基于這一認識,我們不但要對城市霧霾的主要來源進行全面分析,還要分析城市霧霾的具體危害,加深對城市霧霾的了解,根據城市霧霾的爆發頻率和來源制定具體的解決措施,保證城市霧霾能夠得到有效治理,提高城市的空氣質量,減少霧霾對城市危害,為城市居民提供良好的生活環境。
2 城市霧霾的主要來源分析
從目前城市霧霾的爆發來看,結合霧霾的特性和對霧霾的定義,造成霧霾的原因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2.1 火力發電造成的污染物
目前城市供電主要依賴火力發電,火力發電的主要缺點就是廢氣會在大氣中沉積,一旦遇到霧化天氣就容易形成霧霾。雖然目前火力發電廠的廢氣都經過一定程度的處理,但是污染物處理并不徹底,小顆粒的污染物依然隨著廢氣排放到空氣中,給城市上空的空氣帶來了較大的影響。
2.2 汽車尾氣排放
隨著城市汽車數量的增多,汽車尾氣的排放量直線上升,城市空氣中積累的廢氣過多,廢氣中的顆粒物長時間得不到疏散,短時間內迅速累積就會形成霧霾。
2.3 工業企業生產廢氣排放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工業企業的規模和數量不斷增長,給城市空氣質量帶來了嚴峻的考驗。城市工業企業的廢氣及廢物處理不當,都會對城市空氣造成嚴重影響。從目前霧霾的成因來看,工業企業生產廢氣排放也可以認為是引起霧霾的主要原因,給城市的空氣治理帶來不利影響。
3 城市霧霾的具體危害
由于自然的原因,再加之各種人工排放的污染物增加,使城市在大霧多發季節易發生危害性更強的霧霾天氣。霧使大氣的水汽含量很高,人體的汗液不易排出體外,若人們在戶外長時間活動,就會造成胸悶、血壓升高。PM2.5對人體的傷害則更大,醫學研究表明,粒徑在2.5μm以下的細顆粒物,極易被人體吸入后直接進入支氣管,加重人體的呼吸系統疾病,引起心力衰竭。除此之外,霧霾還對城市供電系統、供水系統和其他生活設施產生了不利影響。霧霾產生時,城市的供電系統暴露在霧霾下,供電線路容易發生短路或者爆燃等事故。在霧霾較重時,城市供水系統的水源也受到了霧霾的威脅,水源質量也大打折扣,有些污染物會隨著自來水進入居民家庭。霧霾嚴重時,城市能見度低,車輛通行安全受到威脅,城市道路交通壓力增大。由此可見,城市霧霾具有相當大的威脅,對城市的正常秩序和居民的身心健康都產生了不利影響。只有對霧霾進行持續有效的治理,才能保證城市的空氣質量。因此,城市霧霾治理勢在必行。
4 城市霧霾的具體防治措施
基于城市霧霾的嚴重危害,加強城市霧霾的治理并有效解決霧霾是十分必要的。結合城市霧霾產生的原因,霧霾治理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4.1 控制霧霾的源頭,合理規劃城市
城市中心的氣溫常比四周郊區的高,在氣象學中稱之為“城市熱島”。根據城市熱島現象,要找準城市霧霾的源頭,做好城市規劃,重點控制好電力企業的廢氣排放,增加治理投入,有效減輕電力企業的廢氣排放數量。
4.2 發展公共交通,注意自我保護
機動車尾氣中的有害氣體如四乙基鉛,經過復雜的化學過程變化后凝聚成為二次污染源PM2.5。基于這一危害,優化城市公共交通系統,大力發展公共交通、綠色交通,努力減少城市汽車數量,加強汽車燃油的清潔,保證汽車尾氣排放在較低水平,是解決城市霧霾的重要措施之一。
4.3 加強環境的科普教育,提高身體免疫力
社會有關各方應定期在社區舉辦一些講座,告訴老百姓應該怎樣躲避霧霾天氣,做好氣象服務,將災害天氣信息及時傳遞給老百姓。同時,讓老百姓對霧霾有足夠的認識,使老百姓能夠從自身做起,配合政府的霧霾治理。
5 結語
通過本文的分析可知,霧霾已經成為危害城市環境和居民健康的重要災害,如何有效防治霧霾的發生,并實現對霧霾的綜合治理,成為城市環境治理的重要內容和著力點。為此,應從控制霧霾的源頭,合理規劃城市、發展公共交通,注意自我保護和加強環境的科普教育,提高身體免疫力等方面入手,全面開展城市霧霾治理工作,保證城市霧霾能夠得到有效控制。
參考文獻:
[1] 杜奇石,曾軍,謝能中,黎貞崇,黃日波.城市霧霾污染綜合治理主線的探討[J].科技創新與品牌,2013(12).
[2] 潘本鋒,汪巍,李亮,李健軍,王瑞斌.我國大中型城市秋冬季節霧霾天氣污染特征與成因分析[J].環境與可持續發展,2013(1).
[3] 周濤,汝小龍.北京市霧霾天氣成因及治理措施研究[J].華北電力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2).
[4] 林丹.淺談城市灰霾天氣的形成與防治對策[J].廣州化工,2013(10).
[5] 左玉輝.環境學(第二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5).
霧霾論文參考文獻:中國最大的500個城市中,只有不到1%的城市,達到了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的空氣質量標準,但世界上污染最嚴重的10個城市卻有7個在中國。報告以懸浮顆粒物為例介紹,在中國最顯著的大氣污染物是懸浮顆粒物(PM10),超過1/3的監測城市懸浮顆粒物濃度超過Ⅱ級標準,比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濃度超標的城市比例高得多。這個不爭的事實不禁引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