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我國旱區地形地貌復雜、風蝕水蝕嚴重,自然條件較好的地方已基本完成造林綠化,剩余大部分宜林地立地條件差,造林綠化難度大、成本高,已成為造林綠化難啃的“硬骨頭”,需要進一步加大攻堅克難力度,進而全面打贏旱區生態建設“攻堅戰”。
按照規劃,我國將擴大林草植被、增加林草資源作為今后旱區造林綠化和林業生態建設的核心任務,堅持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優先的原則,采取自然修復與人工修復相結合的措施加大封山育林育草力度,進一步調動旱區群眾造林綠化的積極性。
《林業經濟》由國家林業局主管,中國林業經濟學會主辦,國家林業局經濟發展研究中心等機構承辦。內容及特色:堅持學術性、時代性、創新性和超前性特點,立足中國生態文明建設和林業發展理論與實踐,致力于發表研究林業改革,林業生態體系、林業產業體系、林業生態文化體系建設,生物多樣性保護過程中多種深層次問題的具有原創性高水平的理論文章及案例解析報告,以推動中國現代林業建設和中國林業經濟學科的進步。
針對旱區造林綠化任務重、難度大、成本高的實際情況,今后我國天然林保護、退耕還林、濕地保護等生態工程建設任務和資金以及中央財政造林撫育、良種、林業科技推廣示范補貼資金都將向旱區傾斜,逐步加大旱區造林綠化資金投入,提高旱區造林綠化補助標準、增加補助規模、擴大補助范圍,支持鼓勵企業、大戶、林農等多種經濟主體投入旱區造林綠化工作。
我國將充分考慮旱區水資源狀況和立地條件,廣泛選用抗旱、耐鹽堿、耐貧瘠等抗逆性強的鄉土樹種,合理確定栽植密度和配置方式,大力營造喬灌草、針闊葉混交林,推廣運用節水抗旱造林綠化技術和綜合治理模式,進一步改善旱區人居生態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