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前言
海城市位于遼寧省南部,地表水主要匯入海城河或五道河后流入太子河,而太子河系遼河流域。小姐廟斷面是太子河流域最下游的國控斷面,省化學需氧量(COD)質量濃度考核目標為36mg/L,所以海城市地表水水質的好壞直接影響到小姐廟斷面水質。因此,只有對“兩河”污染現狀、納污量及對小姐廟斷面濃度的貢獻率進行綜合分析,加強社會經濟發展與水環境保護綜合研究,不斷提高流域水污染治理效率與水平,切實改善水環境質量,建立各支流與干流的響應關系,才能為搞好地表水環境質量管理提出相應防治措施提供重要參考和決策支持,為遼河流域水污染防治目標如期實現奠定基礎。
2 地表水污染現狀
海城市地表水環境質量整體上明顯改善,各項污染因子濃度同比均有明顯下降,超標項目有所減少。“十一五”期間,海城河各項指標均達地表水Ⅴ類標準限值,各斷面化學需氧量年均濃度18.3mg/L,化學需氧量濃度下降幅度顯著,同期相比下降73.6%,海城河出境的隆泉斷面化學需氧量濃度降幅很大,下降了77.2%;氨氮濃度均值同比下降47.0%。五道河出境斷面化學需氧量年均濃度42.6mg/L,化學需氧量和氨氮濃度均低于“十五”期間,降幅分別為18.3%和52.6%。
3海城市地表水對太子河水體的影響分析
海城河、五道河是太子河主要支流,它們的水質好壞將直接影響太子河國控出市斷面小姐廟。因此,只有及時掌握海城市地表水現狀,并對小姐廟斷面濃度的貢獻率進行綜合分析,建立各支流與干流的響應關系,不斷加強社會經濟發展與水環境保護綜合研究,提高流域水污染治理效率與水平,切實改善水環境質量,才能為搞好地表水環境質量管理,并提出相應防治措施提供重要參考和決策支持,為遼河流域水污染防治目標如期實現奠定基礎。
結合近10年的監測數據,從流量、化學需氧量和氨氮3個方面著手,將隆泉、劉家臺兩斷面對太子河小姐廟斷面污染貢獻率分別進行年均和枯水期分析,海城市地表水對太子河小姐廟斷面的影響:年均海城河對太子河水體的流量、化學需氧量、氨氮貢獻率分別為2.79%、12.78%和0.98%。五道河對太子河水體的流量、化學需氧量、氨氮貢獻率分別為1.11%、4.60%和3.31%。枯水期海城河對太子河水體的流量、化學需氧量、氨氮貢獻率分別為8.38%、30.96%和1.35%。五道河對太子河水體的流量、化學需氧量、氨氮貢獻率分別為3.30%、14.35%和7.43%。通過比較發現,枯水期太子河上游徑流量減少顯著,海城河、五道河兩支流水質狀況對太子河水體的影響更為突出。
4地表水污染特征
4.1 地表水污染的時段特征
從時間變化上分析,河流例行監測分枯、豐、平三個水期。“十一五”期間,各項污染因子濃度變化主要受河水流量影響,枯水期,水流量小,污染因子濃度最高,進入平水期和豐水期,自然降水量逐漸增大,農田開始灌溉,上游水庫放水,水流量增大,因此豐水期河流水質優于枯、平水期。
①四個斷面的化學需氧量枯水期牛莊、隆泉斷面污染略重于劉家臺;石油類和高錳酸鹽指數也較古城和劉家臺兩斷面要突出些,這主要是與海城河主要接納流經各鎮的企業排水和生活污水,而且海城河下游在匯通污水處理廠未建前一直接納西柳、感王印染水洗行業生產廢水,所以表現出工業污水污染特征。
②氨氮和總磷在隆泉和牛莊兩斷面中沒有變化比較平穩,而古城和劉家臺兩個斷面表現比較突出,且豐、平水期也高居不下,這主要是因為五道河穿梭于如南臺、王石等養殖性農業鎮區,必然要攜帶沿河農村點、面源的污水,而且五道河還是海城市生活污水納污河流,因此,它突出表現為生活水污染特征。
4.2水文因素影響分析
2010年,海城河、五道河主要指標濃度下降,除了受上游來水和水污染綜合整治措施得當影響外,水文因素也起到了輔助作用。降水量、流量呈正相關,污染物濃度與降水量、流量總體上呈負相關。充足的降水和流量的增加,使河床得到了沖刷和凈化,水質中污染物的自然降解能力得到了增強,導致污染物濃度降低。
4.3農業污染源的影響
隨著國家政策對農林牧漁業的扶持,海城市畜牧漁業得到了強勁發展,已成為廣大農民致富、建設小康社會和繁榮農村經濟的支柱性產業。而隨之也帶來了環境問題,即畜禽糞尿成為水體污染源中不可忽視的因素。調查發現,畜禽養殖業產生的污水量大且很少有污水處理設施,產生的糞尿大部分是露天堆放,不僅會產生惡臭氣味,而且經過雨水淋溶、地表徑流、滲透,極易對海城市地表水環境造成污染,所以畜禽養殖業對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影響
5結論
“十一五”期間海城市地表水環境質量明顯好轉,按地表水功能區要求所有斷面達標率為51.5%,化學需氧量濃度普遍下降,海城河、五道河下降幅度分別為73.6%和18.3%。海城河各項污染因子中氨氮穩中有升,表現為工業水污染向生活水污染特征轉化,但2010年海城河水質達地表水Ⅴ類,是鞍山地區水質由差變好最快的河流。五道河水質為劣Ⅴ類,但已呈現明顯好轉態勢,各項污染因子中高錳酸鹽指數、化學需氧量、生化需氧量和總磷均呈顯著下降趨勢。由于城市化進程步伐的加快,而污水處理廠脫氮、磷工藝仍處于起步階段,處理技術尚不夠成熟,所以五道河氮磷污染仍較為突出,處于穩中有升的趨勢。由于五道河接納了海城市區的生活污水、部分工業廢水和騰鰲經濟開發區部分工業廢水、生活水,水質污染特征表現為生活水和工業水復合型污染,五道河治理工作仍很艱巨。
6減少地表水污染的對策與建議
(1)采用監管與防治并用的管理方式,
建議政府與各鎮區建立考核制度,并將考核結果納入鎮區環保指標考核。對河流及兩岸的生態廊道實施區域化管理,明確責任和分工,實行問責制,與區域管理目標相結合,嚴禁在景觀水域內設排污口。流經各鎮區的海城地表水干、支流水質達標情況與各鎮區政府考核直接掛鉤,建立以功能區水質達標為考核目標,使各鎮區出境水質達到本功能區的要求,由監測部門定期對各鎮區出境斷面水質進行監測,以監測結果來確定其是否達標,進而使河流水質得到層層呵護。
(2)加強各污水處理廠及其配套管網建設,提高城市生活污水處理能力。
①隨著城市化進程步伐的加快,城市生活污水的產生量與日劇增,目前,城市生活污水處理率僅為64.0%,建議相關部門加快污水處理廠配套管網鋪設,擴大生活水收入面積;而且要加快污水處理廠的建設工程及工藝改造步伐,提高城市生活污水的處理能力。
②擴大城市管網鋪設面積,切實做好地下飲用水源地的長期保護工作。海城市區飲用水水源地均為傍河水源地,經7千余米的河濱段后海城河水質呈惡化趨勢,這給其下游的開發區水源地帶來了飲用水安全的威脅。因此,建議有關部門加快市政管網的鋪設步伐,將海城河兩岸,尤其是南岸的生活污水及部分企業生產廢水全部引入污水處理廠,早日實現 “南水北調”,切實保證全市人民喝上安全水。
(3)加強城鎮污水處理廠運行管理及提標改造,加快氮、磷去除技術的研究與應用。
要加大城鎮污水處理廠的管理力度,確保其穩定運轉,達標排放。從“十二五”開始,氨氮指標將納入總量減排行列,所以要加快污水處理廠脫氮、磷技術研究,使其適應日益增長的城市污水量和環保新形勢要求;而且還要提高城鎮污水處理廠中水回用的能力,鋪設中水回用管線,將污水處理廠的中水作為城市的景觀或者綠化用水。
(4)加大支流河治理力度,為干流減輕污染負擔。
目前,南臺、牌樓等鎮域經濟發展比較快,城鎮化進程比較迅速,所在鎮區的支流河污染也非常嚴重,所以在這些鎮區擬建一些小型污水處理廠,為下游河流減輕污染負擔,同時處理后中水回用,能夠緩解不少企業缺水問題。
(5)加強對工業園區企業及排污企業的監管
依法關、停、并、轉高耗水、高污染的企業,強制淘汰造紙、釀造、制藥、印染、化工等行業的落后工藝和設備。鼓勵工業企業向園區集中,實施新建水污染企業的區域化布局,建立高效、低污的工業體系;淘汰落后產能,使企業向先進生產工藝型轉軌。
(6)實行清潔生產,強調源頭治理和全過程控制。
根據國家《清潔生產促進法》,在各鎮區的支柱產業中,根據資源利用率和污染量選擇實施清潔生產的企業,將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環境效益有機結合,統籌考慮。對流域內重點污染企業全部推行清潔生產及節水降耗技術改造,限期治理重點工業污染源。按照新的遼寧省《污水綜合排放標準》(DB21/1627-2008),未能實現穩定達標排放的重點工業企業必須完成提標改造治理任務,實現穩定達標和排放總量控制要求。對冶金、印染、造紙、化工等行業的排污大戶,嚴把審批關,對它們實行行業限批,或階段性限批;積極發展低能耗、少排污的高新企業,從源頭上控制污染物的產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