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本篇會計論文闡述了會計信息化對財政管理工作的作用及存在的問題并提出完善的措施。隨著計算機網絡的快速發展,在計算機上存儲的機密文件和重要資料看似安全但也仍存在著很高的風險。只有提高員工素質,完善會計信息系統,責任到人,完成各環節后要做好核對工作,才能保證會計信息發揮有效的財政監督作用。
《會計師》創刊于2004年,是由江西省出版總社主辦的一份集前沿性、實用性、理論性于一體的財會類期刊。會計師雜志執著于對現代會計文化的傳播,倡導科學理財觀念,并對會計從業人員、企業管理者提供可操作的專業知識,在政府有關部門、企業界、會計學界有著廣泛的影響。
隨著網絡時代的到來,傳統的會計管理模式已經不能滿足現如今經濟快速發展的需求,因此會計信息化也應運而生。會計信息化的便捷性、系統性、準確性等等給企業的財政管理帶來了巨大的便利。然而,在這一便利背后,也存在著諸多的問題和風險,比如數據信息可以隨意被改動、會計人員所承擔的風險增加等等。本論文就在此基礎上主要從三個方面進行闡述,首先對會計信息化對財政管理工作的作用進行簡要分析,其次詳細分析會計信息化對財政監督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最后對存在的問題提出完善的措施。
【關鍵詞】會計信息化 財政管理 監督 措施
一、會計信息化對財政管理工作的作用
(一)提高會計工作人員的工作效率
傳統的會計離不開筆、紙、賬簿、算盤等等,每一個賬目都要親手動筆計算、登記、編輯、核對、存檔等等,過程繁瑣不說,還費時費神。然而會計的信息化的出現大大提高了會計工作的工作內容,無論是會計憑證的收集、計算、編制、加工、核對等等,只需要一個人、一臺電腦,就可在最短的時間內完成所有的工作內容。會計的信息化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工作人員的工作效率,加快了財政數據的輸入和存檔,避免了傳統的會計工作因不能及時整理存檔而出現數據丟失的情況發生,加強了對財政的管理和監督。
(二)提高財政數據的準確性
傳統的手工會計由于計算能力有限,因而對于很多財政數據的計算和登記幾乎無法實現百分之百的準確,有時甚至因為工作的疏忽而出現較大的錯誤,最終給企業帶來較大的損失。會計的信息化相對于傳統的會計來說,其在財政數據的計算上,精確率要比手工計算高得多,失誤率也相對低得多。
二、會計信息化對財政監督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一)防舞弊難度加大
在傳統的會計工作中,企業財務的調取需要填寫票據、領導簽字、領取款項、登記等步驟,而且每一個步驟都有專職人員把守和登記,一旦登記在賬本上則就難以修改,因而傳統的會計工作在防止個人貪污腐敗或有關人員徇私舞弊的工作山難度相對較低。然而,會計工作進入信息化時代后,由于計算機取代了傳統的手工記賬的方法,化繁瑣為簡單,很多企業的會計工作只需少兩人就可以完成。而且由于財務的記錄都是電子數據,一旦被不法分子獲取獲知權限,數據就很容易被篡改、偽造、甚至是刪除卻不易被人發現。公司的會計人員在不受外力的監督下,加之其擁有訪問企業財務信息的權利,就很容易滋生挪用公款、貪污腐敗的念頭,或者包庇他人的不法行為。在犯罪具有極高便捷性和隱蔽性的情況下,企業防舞弊的難度會加大,對企業的危害性也會更大。
(二)企業的安全風險加大
我們知道,現代化企業的資料都是以電子數據的形式存在的,而內部資料和數據被外部不法分子竊取的案例也時有發生。這說明,會計的信息化給會計工作帶來巨大便捷的同時,也給企業帶來了無法預測的風險。企業的賬務信息隨時都有可能會被網絡黑客攻擊和獲取,從而增大企業的安全風險。面對如今這個棘手的問題,很多現代化的大型企業的財務軟件都是采用一種集成的軟件,即兼顧財政部門與其他部門甚至是各個子公司的數據,兼顧企業信息的共享性和安全性,但這并不意味著已經完全規避了風險,風險依然存在。
(三)職責不清,個人承擔風險大
財務數據在通過計算機處理的過程中,由于從最初的輸入數據和最終的輸出數據都是在計算機上實現的,因此如果在輸入初始數據時發生錯誤,那么在接下的所有處理環節也會跟著錯;就算是前面的所以環節都是正確的,但在最終的環節出錯了,那么也是前功盡棄。總之,只要有一個環節出錯,那么得到的賬面信息也會是錯誤的數據。而且計算機的運行過程我們無法獲知,也就很難知道是哪個環節出錯,因而就無法明確會計人員的職責。同時,對于只有一個會計人員的小型企業來說,如果財務數據在通過計算機處理的過程中發生錯誤,那么所造成的結果將會由他/她一個人承擔,這就加劇了更人承擔的風險。
三、完善會計信息化對財政監督的作用
(一)提高員工素質,培養責任意識
首先企業要加強會計工作人員的思想教育,培養他們的責任感。要公司的會計人員意識到信息化的引入是為了降低他們工作的難度,而不是給他們提供貪污腐敗、徇私舞弊的條件。同時要加強對他們的普法教育工作,讓他們意識到挪用公款、包庇和縱容不法分子的違法行為會觸犯法律;其次,要培養他們的保密意識,不能將公司的賬戶信息隨意透入給不相關的人員,防止信息外漏。對于想攀關系進行貪污的人員要堅決說不,并及時向上級反映情況,公司給予相應的獎勵,讓員工承擔起應該承擔的責任。
(二)完善會計信息系統,提高防范風險的能力
首先對于企業的財務軟件,應采用能將企業風險最小化的集成軟件;其次,對于企業財務信息的訪問,要實施多重防護措施。比如在訪問權限上可以設置多重口令,對登入信息進行多方的檢查和確認,對于沒有權限訪問的個人進行限制,以保護企業的賬務信息的安全。其次,企業要加強對信息化會計專業人才的培養,也就是集會計、計算機和管理于一體的復合型人才,只有這樣,才能在發生突發問題時及時處理,進行軟件升級、加固防火墻、備份重要資料等等,以確保公司賬務信息的安全。
(三)明確職責,提高工作效率
盡管信息化的會計工作都是通過計算機實現的,但仍可以明確不同員工的不同職責。首先要明確各個會計人員操作的內容和權限,比如系統操作員不能同時兼容會計資料保管人員的工作;其次,對于不同環節的數據處理要由不同的會計人員來進行,而且在完成各環節后要做好核對工作,確認無誤后再進行下一環節的處理。只有明確職責、授權清晰,才能使不同的崗位相互監督,減少失誤,提高工作效率。
四、結語
會計信息是一把雙刃劍,我們既要看到它對財政監督的積極作用,又要看到它對此帶來的風險。只有這樣,我們才能不斷地完善會計信息系統,將企業的財政監督工作落到實處,最大化地保護企業資產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