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 要:目的 適應口腔醫療需求增長, 科學地培訓護理人員, 進一步改進護理教學和臨床培訓內容。方法 通過訪談和文獻學習, 制定咨詢問卷, 先后兩輪對有一定資質的口腔醫護人員以及護理管理專家進行咨詢。結果 初步形成了口腔護理人員崗位勝任力指標體系。一級指標包括專業知識、專業技能、專業發展能力、專業態度與行為4項;二級指標包括護理學專業知識、口腔醫學基礎知識、護理學專業相關知識、基礎護理操作、口腔護理操作、口腔材料、器械識別與運用能力、急危重癥的急救和護理能力、醫護溝通、護患溝通、自我學習能力、臨床科研思維、團隊管理能力、服務理念、職業道德、責任意識、情緒管理共16項。結論 參與咨詢人員權威性和積極性高, 意見較為一致。形成的指標體系可為口腔護理人才崗位勝任力的培養、考核提供科學依據。
關鍵詞:口腔護理; 崗位勝任力; 指標體系
隨著社會經濟發展, 口腔醫療需求增長迅速, 對口腔護理人員的要求日益提高。口腔護理崗位強調與醫師配合, 護理工作包括口腔材料的調配、治療器械的準備與傳遞、醫療用品的初步回收與清洗等, 在部分專業還從事醫師“助手”類角色, 在醫師指導下從事部分臨床操作、患者管理等工作。因此, 口腔護理人員崗位勝任力培訓與其他護理專業存在較大區別;崗位勝任力是一種入門勝任力, 具有普遍性、可遷移性和工具性的特點, 是成為一名優秀護士并具有發展潛能應具備的最基本的知識、技能、態度和行為[1]。因此, 如何構建崗位勝任力指標體系并在教學和臨床訓練中加以應用顯得尤為重要[2-3]。
1 方法
1.1 專家咨詢表的設定
采用立意抽樣的方法, 選取某三甲口腔專科醫院30名醫護人員進行半結構訪談, 其中, 醫師15名, 護士15名, 從事口腔工作10年以上。訪談內容: (1) 對口腔護理人員崗位勝任力的理解。 (2) 對口腔護理人員崗位勝任力的要求。將所有受訪者資料進行歸納和提煉, 結合文獻分析, 初步形成口腔護理人員勝任力專家咨詢問卷。
1.2 專家咨詢
借鑒德爾菲法[5], 將初步擬定的問卷發放給10名專家, 專家均為某醫科大學從事口腔護理、護理教學或管理工作10年以上者, 獨立完成, 1周后將問卷回收。專家咨詢問卷包括4部分內容: (1) 研究目的及填寫說明。 (2) 專家個人信息 (姓名、性別、年齡、工作年限、職稱、學歷等) 。 (3) 口腔護理人才崗位勝任力指標的綜合評價, 此部分要求專家依據Likert量表進行重要性評分, 使用5個回應等級, 分別為非常重要 (5分) 、比較重要 (4分) 、一般 (3分) 、不重要 (2分) 、非常不重要 (1分) , 并設有“其他指標”意見欄, 以收集專家的其他意見。 (4) 專家對問卷內容的知曉程度以及選擇指標重要性的依據。
1.3 問卷的發放與回收
本研究共進行2輪咨詢, 分別發出問卷30份、10份, 收回有效問卷30份、10份, 有效回收率為100%。說明專家對本研究具有很高的積極性。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2.0統計軟件進行資料分析。利用均數對重要性評分進行描述性分析;專家意見的一致性和協調性分別以指標的變異系數和Kendall和諧系數分析;各級指標的權重計算采用層次分析法。
1.4.1 專家意見一致性
用重要性賦值的均數、變異系數反映10名咨詢專家對單個指標的意見一致性, 并采用Kendall和諧系數反映全部專家評價所有指標是否存在分歧, W取值0.1, 值越大表示協調程度越好。兩輪咨詢W均大于0.6, 說明所有專家對所有指標的認可情況較好。
1.4.2 指標篩選與權重確定
本研究篩選需同時滿足重要性賦值均數>3.50、變異系數<0.20方可入選, 并結合專家的補充意見及建議進行調整和增減。
2 結果
經過2輪資料最終確定一級指標4個, 二級指標16個, 各級指標重要性賦值、變異系數及權重, 見表1。
表1 口腔護理人員崗位勝任力指標篩選結果 下載原表
3 討論
3.1 口腔護理人員崗位勝任力指標體系的確立
本研究確定的口腔護理人員崗位勝任力指標體系共包含專業知識、專業技能、專業發展能力、專業態度與行為4個一級指標和16個二級指標。
3.2 口腔護理人員崗位勝任力各級指標體系分析
3.2.1 專業知識
專業知識指標包括護理學專業知識、口腔醫學基礎知識和護理學專業相關知識3個方面。口腔護理人員崗位勝任力情況, 取決于是否擁有熟練的護理技能, 而這些技能除了在校教育外, 更取決于人員對護理專業知識的理解和運用。口腔護理人員的培養除注重掌握本學科專業知識并能指導實踐工作, 還需要加強對口腔醫學基礎知識的學習和利用, 同時提高人文素養, 以便在工作中能全面考慮、分析解決問題, 并將所學專業知識應用到不同臨床情景中, 以適應口腔各專業不同的護理崗位。
3.2.2 專業技能
本研究中一級指標專業技能權重最高, 為0.42, 說明專業技能是口腔護理人員應具備的最重要的崗位勝任力。臨床工作要求護士必須掌握常用的護理技能。不論臨床護理人員學歷層次, 實際臨床操作能力都是最重要的崗位勝任力。“專業技能”由基礎護理操作、口腔護理操作、口腔材料和器械識別與運用能力、急危重癥的急救和護理能力共4個二級指標構成, 從其權重值排序可見, 口腔護理人員要勝任護理職業崗位需求, 除了熟練掌握基本的護理操作, 還要能完成口腔專科疾病的護理配合, 以及對突發事件的應急處理和搶救配合。同時, 由于口腔治療涉及各種細小器械和材料, 四手操作時需協助選擇器械和材料, 要注意加強口腔材料、器械識別與運用能力的培養。
3.2.3 專業發展能力
專業發展能力是指護士謀求專業上升時所應具備的能力。本研究“專業發展能力”的權重值為0.115, 包括醫護溝通、護患溝通、自我學習能力、臨床科研思維、團隊管理能力5個二級指標。目前, 已有許多口腔護理人員以管理者、教育者及研究者等多重角色開展工作。因此, 口腔護理人員只要開闊眼界、抓住機遇、主動學習、不斷充實專業知識, 就有可能成為高素質護理人才。日常護理實踐中, 除注重臨床護理能力, 更要加強護理教學、人際溝通及自主學習等能力的培養。
3.2.4 專業態度
專業態度則是指個人對某種專業評價的心理傾向和認可程度, 已成為現代護理人才素質的重要組成成分。護士的專業態度穩定, 對其從事口腔護理工作以及提高臨床能力有重要意義。有研究[6]表明, 口腔護理人員經過臨床輪轉和學習, 一般都具備較扎實的理論基礎和較強的實踐能力, 但專業思想的穩定, 對其專業規劃有重要意義, 才能去主動適應整體護理要求, 不斷謀求發展。本研究中咨詢專家對“專業態度與行為”指標有較高要求, 認為口腔護理人員應具備良好的服務理念, 要熱愛口腔護理專業, 工作主動, 態度積極, 即使面臨復雜的醫療環境, 也能調節自我情緒, 才能對今后的工作形成積極向上的態度。這對提高自我服務意識、促進護理事業的發展至關重要。本研究初步構建了口腔護理人員崗位勝任力指標體系框架, 并確定了各級指標及權重, 為口腔護理人才的培養提供了依據。由于口腔醫學的疾病性質、治療特點以及口腔四手操作護理配合都具有特異性, 口腔護理人員崗位勝任力指標體系的構建為口腔專科護理人才的培養可起到積極的導向作用, 能夠有針對性地提高口腔專科護士的能力水平[7]。雖然研究中咨詢專家的權威性、積極性及協調性均較高, 但因主觀性較強.仍處于理論研究層面, 其是否具有較好的適用性, 還有待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驗證。
參考文獻
[1]孟貝, 楊秀木.護理勝任力模型研究進展[J].中華全科醫學, 2016, 14 (5) :838-840, 871.[2]張凌琳, 于海洋, 葉玲, 等.以勝任力為導向的口腔醫學本科生精英培養模式探究[J].華西口腔醫學雜志, 2013, 31 (1) :104-106.[3]于海洋, 陳謙明, 葉玲, 等.以勝任力為導向的口腔醫學本科生綜合人文素質培養探究[J].華西口腔醫學雜志, 2013, 31 (3) :327-329.[4]尹翔燕, 楊國勇, 李秀娥.美國牙科輔助人員培訓及實踐范圍對我國口腔護士培養的啟示[J].中國護理管理, 2014, 14 (3) :330-333.[5]黃菲菲, 趙秋利, 韓坦燁.Delphi法建立成人健康自我管理能力測評指標體系中的應用[J].中國護理管理, 2011, 11 (3) :26-30.[6]Chang Z X, Yang G H, Yuan W.Competency-based man-agement effects on satisfaction of nurses and patients[J].Int J Nurs Sci, 2014, 1 (1) :121-125.[7]王薇, 程芳.護理崗位勝任力模型的研究述評[J].全科護理, 2013, 11 (4) :865-8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