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要:在現代化信息時代下,信息技術在教育領域的應用愈發廣泛。在這樣的情況下,中職教育也需要以多媒體、微課、虛擬3D仿真技術、線上信息交流平臺和網絡視頻會議等多方面,加大信息技術和中職教育的融合力度。利用此,在發揮信息技術優勢下,實現中職教育成效的提高。
關鍵詞:信息技術;中職教育;深度融合
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在教育領域,已經有越來越多的教師們選擇結合起知識講解和信息技術,而通過融合教育,信息技術的優勢作用得到了最大限度的發揮。由此可見,深度融合教育和信息技術,不僅是時代發展的必然趨勢,也是提升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的有效手段。中職院校作為為社會輸送應用型人才的主陣地,提高教學成效,提升學生的實際技能是中職教育的重中之重。在這樣的背景下,也就需要中職院校的教師們在實際的教學中,積極的融入進信息技術,以信息技術加大實訓力度,加強和企業之間的合作[1]。讓學生們可以在各方面鍛煉實踐技能,提升知識技能應用能力。
一、基于多媒體技術,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目前,在大部分的中職院校中,都有創建校園互聯網系統,普遍也都建立了對應的多媒體教室。在各類教學活動中,計算機教學設施也有得到科學運用,可以信息化的文本、圖像、聲音結合的教學方式,有效地傳達教學內容,形象直觀的、可視化地展示知識。事實上,在中職教育中,應用多媒體技術,可以直接的聯系起學生的多種感官認知能力,可以在給課程教學增加時代信息并創新教學方法和模式時,生動化課堂教學互動,提升實際的教學效果。
比如,中職教師在進行計算機專業電腦組裝課程的教學時,首先,可以以仿真動畫的形式,對教學方式進行豐富,讓學生們可以通過對仿真動畫的觀看,對電腦的結構以及所有細節等都進行全方面的了解。而這樣的方式,不僅可以在信息技術的科學引進中發揮信息技術作用,還可以在趣味化電腦的組裝過程下,和諧活躍課堂氛圍。讓學生們在興趣的驅使下,積極主動地參與課堂活動。又如,教師在教授“垂直”一節的知識內容時,也可以應用起多媒體技術,對運動員跳水的動畫圖像進行播放[2]。其次教師可以在給出前提條件后,詢問學生,為什么有些運動員跳水,身體水平入水后會濺起很多水花?在學生們的分析思考中,引入進“垂直”的課程內容,讓學生們因此加強對垂直概念的了解。如此方式,一方面可以對輕松和諧的教學氛圍進行營造,一方面可以改變學生積極性不高的局面??梢栽诰唧w化抽象的理論知識時,以信息化的教學方法,加強中職學生對知識的了解,從而提高教學成效。
二、基于微課技術,提高學生的自我探究學習能力
應用微課這一新的教育手段,可以基于原來的教學方法,協調好教師教和學生學之間的關系,可以在良好的、自主探究學習資源平臺的搭建中,為學生的學習奠定基礎,從而提高學生的知識能力,培養學生的思維,促進學生素養的樹立。例如,中職教師在教學PS藝術設計這一課時,由于此節課對學生的實踐操作技能有著較高的要求,此時教師就可以提前深入研究教材,在吃透教材內容后,以課前時間,根據教材知識,制作微課。其次,教師需要在正式的課堂講解之前,在校園網絡和線上的信息交流平臺上,上傳制作好的微課,組織學生們在課程學習之前,下載和觀看微課,以此大致的了解PS藝術設計的教學內容。接著,教師需要繼續應用微課,來對學生展開分層教學,以微視頻為指導,對不同能力的學生進行分層,而后再反復播放微課,放大微課中的關鍵信息,讓學生們可以因此建構一個三維體系的思維結構[3]。例如,教師在對“動畫補間”的知識內容進行講解時,就可以拆解教材中的實際操作步驟,使其成為一個又一個的小步驟,之后再根據小步驟對不同層次的小微課視頻進行制作。指導學生們以自己的知識基礎為前提,對微課視頻進行選擇性的觀看,通過慢放、暫停、回放等方式,調整學習進度,掌握學習內容。
三、基于虛擬3D仿真技術,提高學生訓練效果
職業教育工作者的首要任務,其實就是對學生專業技能的加強培養。但在大多數中職院校的實際教育中,可以發現,由于學院內實訓器材的缺乏,許多中職教師根本無法根據教學內容指導學生展開實訓,而實訓的缺乏,造成了教學效果的下降。因而,為了解決中職教育中的這一難題,就需要中職教師可以深度融合中職教育和信息技術,通過對信息化教學方式的應用來提升效果。如,教師可以運用某一具體的軟件,對現實情境進行模擬,組織學生們在現實情境中進行仿真訓練。教師還需要通過對應的軟件,對仿真訓練虛擬設施進行構建,如藥物片劑、虛擬消防器材和虛擬汽車維修設施等。不同專業的中職學生,都需要通過計算機,進行本專業的仿真練習,以仿真練習,對學習過程中出現的具體問題進行解決。以化學專業教學為例。中職教師在教學后,就要理論聯系實際,組織學生們開展仿真藥品制備訓練[4]。在實際訓練中,提高匹配率,盡量避免因不合理的實驗匹配而造成意外事故,以此提高化學實驗安全性。
四、基于線上信息交流平臺,加強課后復習和職業拓展
并不是說在課堂上講解完理論知識后就結束學習了,事實上,在學生們學習完課堂知識后,還需要利用課后時間,對所學習的知識內容進行反復的練習和鞏固,聯系起所學的知識,使其可以逐漸的形成一個系統的認知結構。此時,中職教師們就可以在深度融合信息技術和中職教育的過程中,利用起線上的信息交流平臺,在平臺上,上傳分享所制作的優質課件。學生們可以利用課余時間,在線上信息交流平臺上,對這些課件進行下載觀看,對相關內容進行查閱瀏覽,并根據自己的疑問進行線上的自主交流。在實時觀看微課的途中,學生們還需要注意和教師的線上溝通,教師要在給予學生自主學習的空間后,對學生所提出的問題進行解決。而學生們需要在線上信息交流平臺上,通過和教師之間、同學之間不斷的交流溝通,解決自己的疑難問題,開發自己的潛力,創新自己的思維。教師可以每天都登錄進線上信息交流平臺,對學生每天的知識閱讀量和學習資料下載情況進行檢查。利用此調整教學進度,實時了解學生每天的學習情況,根據學生的學習實情,制定對應的教學計劃。
五、基于網絡視頻會議,深化校企合作
校企合作實際上是增強教學質量的重要方式[5]。在中職院校教育中,教師需要在深度融合教育和信息技術后,以網絡視頻會議技術,在課堂上引入行業尖端的生產方式,邀請企業的高級技術人員進入學校,登錄校園網站,給學生的線上學習和仿真訓練提供實際指導,以此深化校企合作。同時,教師也需要應用起網絡視頻會議系統,在遠程站點傳送課堂授課的視頻,讓企業的相關人員可以在站點上,了解到課堂講解情況時,加強和學生、教師的互動。以此加大學生對行業崗位的理解,促使其成為滿足企業需求的人才。
結語
總而言之,在中職教育中深度融合信息技術,開展信息化教學的最大優點在于,可以最大程度的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們全身心的投入到學習中,由此提升教學效率。為此,在信息技術不斷發展的背景下,中職教育教師應該從多方面來加強對信息技術的應用,通過教育和信息技術的融合,鍛煉學生的實踐技能,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知識應用能力,讓學生成為應用型的技術技能人才。
參考文獻:
[1] 任尚國,田春祥,郭萍. 現代職業教育中信息技術深度融合實踐探討[J]. 職業技術,2019,18(11):54-57.
[2] 焦自花,王丹. 信息技術與中職教育教學深度融合的實踐探討[J]. 新一代,2020,25(22):225.
[3] 黃清. 中職學校信息技術與教學深度融合的思考與探索[J]. 科學與信息化,2020(15):119.
[4] 何雀寧. 芻議信息技術與中職數學教學的深度融合[J]. 現代職業教育,2020(15):92-93.
[5] 蔣慶磊,郇新,聶永濤. 基于信息技術與職業教育有效教學深度融合的研究[J]. 現代農村科技,2018(11):66-68.
推薦閱讀:中職化學論文可以發表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