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知識分子,是指具備大專及其以上學歷的,以創造、闡發、傳播或者運用知識為核心工作的腦力勞動者。在現在的教育中,很多學校也都會針對大學生開展一些思想政治教育。本文是一篇思想政治教育論文范文,主要論述了建國初期中國知識分子思想改造的歷史回顧。
摘 要:知識分子問題,一直是建國以來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需要我們深入研究的問題。如何處理知識分子問題,如何才能發揮知識分子的優勢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進程。本文主要是系統的論述了中國知識分子思想改造的原因,通過對知識分子思想改造進行簡單的評價。
關鍵詞:知識分子,思想改造,原因,評價
一、中國知識分子思想改造的原因分析
任何一個政治運動的發生和發展都是循序漸進的,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都有著種種背景和原因。中國知識分子在建國初期的思想改造運動就是在國際社會大背景下和國內因素相結合造成的。
(一)知識分子的動搖性
毋庸置疑,知識分子在民主革命時期為革命事業的成功作出了很大貢獻,擁有一定的革命性,但是也受到了毛澤東的質疑。毛澤東認為知識分子的革命性是動搖的和不徹底的。在毛澤東看來,民主革命時期的知識分子一方面受到三座大山的壓迫,一方面在處于岌岌可危的階級被強烈束縛著,他們不得不起來要求革命,但是在選擇傾向于資產階級還是無產階級時他們自然而然的選擇了資產階級社會。毛澤東認為知識分子受過資產階級甚至是封建階級的熏陶,思想不能和無產階級完全融合在一起,帶有個人主義和主觀主義的傾向。在危急關頭他們往往是動搖的,脫離革命隊伍甚至是變成革命的敵人都是無法避免的。比如,國民大革命失敗以后中共黨員從六萬多人銳減到2萬多人,其中緣由除了一部分知識分子被國民黨殺害以外,許多知識分子脫離革命甚至是叛變革命,動搖不定。所以,在建國初期國家政權還不穩固,經濟力量還比較弱小的情況下,毛澤東更傾向于對知識分子進行改造,以克服他們的動搖性,脫離資產階級的毛皮,更好的為社會主義服務。
(二)冷戰時期美蘇的對華政策影響了中共對知識分子的思想改造
二戰后“馬歇爾計劃”出臺標志著美蘇冷戰格局的形成。國際上出現了以美國為首的資本主義陣營和以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陣營。兩大陣營對即將成立的新中國的政策是鮮明的。新中國成立前夕,經過權衡分析利弊,毛澤東確立了包括意識形態在內都“一邊倒”的政策。而當時國內盛行“民主個人主義”,其主導者為以知識分子為主的政治勢力。他們一方面對美國充滿了崇拜和幻想,對美國的本質認識不清、崇拜美國的民主政治、崇拜美國的科技水平,另一方面對社會主義陣營的蘇聯和中國是否為真正的民主,是否是由人民真正當家做主產生種種懷疑,嚴重威脅著中國共產黨和新政權的地位,也極不利于建國初期國民經濟的恢復和發展,這引起了黨中央和毛澤東的擔憂,進而直接影響了對知識分子的思想改造運動。
(三)對知識分子進行思想改造是中國共產黨知識分子政策的必然結果
中國共產黨自成立以來,對知識分子問題的研究和探索就從未停止過,而中國共產黨對知識分子的思想改造也是伴隨民主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不斷進行的。伴隨著民主革命時期知識分子的思想改造運動,建國初期中國共產黨對知識分的思想改造有它發展和延續的必然性和必要性。
1929年中國共產黨紅軍第九次代表大會最早涉及了對知識分子的思想改造在這次會議上毛澤東批評并且糾正了黨內的錯誤思想,當時黨內存在著各種非無產階級思想,對于執行黨的正確路線,鞏固共產黨的革命黨地位妨礙很大,如果不及時肅清黨內的非無產階級思想,將有可能造成無法挽回的后果,所以,在這次代表大會上毛澤東指出要徹底肅清黨內不良思想,實際上就是對知識分子的思想改造。而在1933 年頒布的《關于土地斗爭中一些問題的決定》中對于知識分子思想改造有了更加明確的定位:“一切地主資產階級出身的知識分子,在服從民主政府法令的條件下,應該充分使用他們為民主政府服務,同時教育他們克服其地主的、資產階級的和小資產階級的錯誤思想”。①八年抗日戰爭時期,黨中央頒布的關于知識分子思想改造的文件有《中國革命與中國共產黨》、《論政策》等。《中國革命和中國共產黨》中較為全面的介紹了知識分子的階級屬性、地位和作用。如毛澤東在這篇文章中從知識分子的家庭出身、生活條件和階級立場上來定義知識分子屬于小資產階級范疇,并肯定了知識分子在推翻三座大山時的革命性,肯定了革命如果離開知識分子的參加,將不會是成功的。但是同時又指出了知識分子思想的空虛性行動的動搖性。1949 年在第一次全國教育工作總結會議上有專家就明確指出教育工作的關鍵在于是否能夠爭取知識分子加入無產階級陣營,成為社會主義的工作者。在這次會議上,知識分子思想改造作為中國共產黨的一項政策首次提出,它標志著中國共產黨知識分子思想改造政策的正式形成。因此,建國初期中國共產黨發動的知識分子思想改造運動正是在中國共產黨多次進行知識分子思想改造,落實知識分子改造政策和文件的必然結果。
二、對知識分子思想改造的評價
新中國成立初期,百廢待興,國民經濟崩潰,政權不穩,需要對動搖不定的知識分子進行思想改造,使他們認同和認可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自覺樹立黨和人民服務的意識,所以說從鞏固國家新生政權的角度來說,建國初期的知識分子思想改造是十分必要甚至是受益匪淺的。知識分子中的大多數通過思想改造運動,主動改變了自己的立場,克服了自身的動搖性,摒棄了舊思想,接受了馬克思主義的新思想,并且自覺樹立了為人民服務的意識,提高了自覺性,成為了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積極的一份子。知識分子通過這次思想改造運動提高了思想覺悟,擺脫了資產階級思想意識和習慣勢力的影響,接受了無產階級的思想和觀點,實現了資產階級知識分子向工人階級知識分子的轉變。同時,這場思想改造運動也影響到了教育、體育、文藝等方面的改革創新。因此,它既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需要,又幫助資產階級知識分子改造了思想狀況,又驅除了知識分子給中國共產黨所帶來種種威脅和挑戰,同時這次運動又推動了社會主義各項事業的進行。
(作者單位:北京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注釋:
① 《關于土地斗爭中一些問題的決定》,《毛澤東選集》,1991年版
參考文獻:
[1] 毛澤東:《毛澤東選集》,人民出版社,北京,1991年版
[2] 汪國訓:《反右派斗爭的回顧與反思》,香港國際學術文化資訊出版公司,香港,2005年版
[3] 楊奎松:《忍不住的“關懷”》,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桂林,2013年5月版
[4] 陳徒手:《故國人民有所思》,三聯書店,北京,2013年5月版
[5] 蔡永飛:《論毛澤東知識分子思想改造理論》中央黨校,1998年5月
[6] 崔曉麟:《20世紀50年代初期知識分子思想改造運動的原因初探》,蘭州學刊,2005年第1期
[7] 夏杏珍:《建國初期對知識分子思想改造的歷史必然性》
[8] 孫丹:《毛澤東與知識分子思想改造運動》
思想政治論文發表期刊推薦:《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它以探索新時期高校黨建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理念、新思路,服務學校黨政領導、黨務干部、宣傳干部、學工干部、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和輔導員為宗旨,弘揚主旋律,宣傳典型、傳播經驗、探討問題,突出理論性、前瞻性、實用性,是高校黨建先進經驗、思想政治教育理論成果的宣傳平臺,復印轉載率位居同類期刊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