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在目前有關繼續教育管理的新應用發展有何意義呢?對于不同的教學管理技巧有很什么特點呢?經濟發展的新制度對繼續教育又有什么影響呢?文章選自:《學術評論》,《學術評論》本刊堅持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方向,堅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為指導,貫徹“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和“古為今用、洋為中用”的方針,堅持實事求是、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嚴謹學風,傳播先進的科學文化知識,弘揚民族優秀科學文化,促進國際科學文化交流,探索防災科技教育、教學及管理諸方面的規律,活躍教學與科研的學術風氣,為教學與科研服務。
摘要:在繼續教育領域踐行創新教育,關鍵是要加入一種啟發式教育,即我們不要將知識明明白白地呈現給受教育者,而是要通過教育過程給予他們啟發,引導他們通過各種不同的渠道獲取知識,并加以融合最終轉換為自己的思維。例如可以在教學過程中多加入開放性的題目,讓學生通過搜集資料總結自己的觀點;也可以增加“頭腦風暴”、無領導小組討論這樣的教育形式,讓學生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培養批判性思維。
關鍵詞:繼續教育,教學管理,職稱論文
一、產業結構調整要求繼續教育層次多樣化
近年來,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促進產業結構升級成為了未來幾年全黨經濟工作的重心。產業結構優化是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的核心,具體來說其主要有兩點內容。首先是三大產業的比例進一步優化,第一產業在經濟總量中所占的比例將會下降,鼓勵第三產業合理擴張;其次是第二產業在保持現有規模的前提下進行產業內結構調整,用效率高、科技含量高、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新興產業替代一部分老舊的效率低、技術含量低、附加值低的傳統產業,促進傳統行業的升級改造。隨著產業結構升級的進一步進行,社會分工將更加精細化,不同行業間的界限也會越來越明顯,各行業對于具有較高專業素質的勞動力的需求將不斷增加,這也為繼續教育行業,特別是職業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面對高科技的日新月異及經濟的快速發展,單一層次的成人教育顯然已難以適應。產業結構升級的現狀告訴我們,新興產業對不同領域技術有著不同的需求導致科技成果在各行業的重視程度不同,在實際的社會需求中,存在著不同行業、不同崗位對人才專業知識和技術的不同要求,反映在對勞動者的需求上是各種不同層次人才的兼容及需求量的不同。實踐證明,經濟建設既需要高層次具有一定創造力的學術型、工程型人才,同時也更需要一大批中、初等層次的技術型、實踐型人才。新型從業者既要掌握必要的基礎理論和專業理論與知識,又要能將理論應用于實踐,不僅有較強的執行力和管理能力,還具有較強的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而這類人才的培養必須由繼續教育來承擔,必須通過高質量的職業教育來完成。
為了適應經濟發展這樣的人才需求,繼續教育必須要加快教學計劃和教學方式升級。首先,專業的設置需要市場化。所謂市場化是指人才培養直接與市場掛鉤,人才市場上缺少什么專業的人才,繼續教育就培養什么專業的人才,并且能夠根據經濟發展最新動向及時做出調整。其次,教學內容要根據受教育者的需求深度定制,即使同一專業也應當劃分層次,更加有效地利用教育資源。具體實施起來可以充分發揮新信息技術的優勢,建立內容豐富的教學資源數據庫,使學生可以在網絡終端各取所需,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降低教育成本,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二、創新型經濟迫使繼續教育加入創新教育內容
黨的十八大提出了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實現“科技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大幅上升,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的宏偉目標。發展創新型經濟需要大量的創新型人才。創新型人才不斷涌現,不斷開辟新領域,創造新產業,才能支撐引領我國經濟社會持續快速健康發展。而創新型人才的培養離不開創新教育。實施創新教育就是要從培養創新精神入手,以提高創新能力為核心,帶動學生整體素質的自主構建和協調發展。創新精神和能力不是天生的,它雖然受遺傳因素的影響,但主要在于后天的培養和教育。創新教育的過程,不是受教育者消極被動的被塑造的過程,而是充分發揮其主體性、主動性,使教學過程成為受教育者不斷認識、追求探索和完善自身的過程,亦即培養受教育者獨立學習、大膽探索、勇于創新能力的過程。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要致力于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新能力及實踐能力。
三、新型繼續教育助力企業成長
經濟的發展離不開企業,無論是大型企業還是中小企業,都是促進經濟發展的最主要力量。人才是現代企業競爭力的源泉。人才在企業中發揮的主導作用,促使企業不斷加大人才的培養力度,通過繼續教育等培訓手段提高員工的素質與競爭力。西方發達國家的企業把繼續教育看作是重要的生產性投資。法國繼續教育法規規定企業必須將工人年工資的0.8%運用于企業的培訓計劃,美國公司一般拿出其銷售收入的1%~5%或工資總額的8%~10%用于培訓工作,由此可見繼續教育對于企業發展的重要意義。我國企業要參與全球性競爭,必須提高繼續教育對于企業發展的貢獻率,必須高度重視繼續教育在企業人才隊伍建設中的作用。教育行業的相關調查顯示,2008年以來教育培訓機構雖然承受著金融危機帶來的經濟壓力,卻也迎來了各自發展的春天。其中企業教育和職業教育的招生規模不僅沒有下降,反而有所提升。這就說明在后金融危機時代,繼續教育已經引起了企業的重視。新的經濟發展時期繼續教育如何適應企業對于人才培養的需求?一種方法是繼續教育機構內部求變,加快繼續教育體系的升級,另一種比較流行的思路是組建“企校所聯合體”。所謂企校所聯合體,是指高等院校、科研單位同企業聯合,形成既開展合作研究聯合經營的業務,又聯合開展繼續教育的聯合實體。這樣一來企業可以充分利用高校豐富的教育資源,有效提高企業教育的質量,降低教育成本??偠灾?繼續教育將會在未來為企業培養大批新型人才,以新的姿態助力企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