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 要:全球化背景下漢語國際傳播面臨著非常好的機遇,漢語使用市場逐漸擴大,一些國家政府積極推動漢語教學,為中外經貿合作及文化交流提供了有利條件。但是目前漢語的國際傳播也面臨著一定的挑戰,如:高素質人才短缺,以英語為代表的強勢語言及文化的沖擊,其他國家來華人員規模、結構與預期存在偏差,孔子學院建設規劃不均衡等,該研究針對性地提出了全球化背景下漢語國際傳播的有效策略。
關鍵詞:全球化;漢語國際傳播;機遇;挑戰;策略
全球化的發展加強了國與國之間的深度合作與頻繁交流,為我國與相關國家的合作共贏、協調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持,有利于全球各國共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在全球化影響下,我國經濟、文化、政治等方面呈現出快速發展的趨勢,同時漢語國際傳播也迎來了全新態勢,為我國國際形象的傳播以及贏得國際認可提供了新的環境。
一、全球化背景下漢語國際傳播概述
漢語國際傳播簡單來說就是中國以自我認定的國際形象為基礎,以漢語作為載體,以教學傳播為重要形式,同時注重人際傳播、大眾傳播、互聯網傳播等多種渠道,使中國的相關訊息在國際上傳播。漢語國際傳播廣泛覆蓋經濟、文化、教育、學術、外交軍事等各個領域。在全球化背景下,國際之間的合作更為頻繁,競爭更為激烈,國際傳播也成了重中之重,是每個國家在世界范圍內維持自身地位、爭取話語權、提高自身國際競爭力、強化國際重要方式。例如,西方國家作為發達國家,早就在不遺余力地開展以英語國際傳播為主的國際傳播活動。漢語國際傳播以國家為主導,傳播力度與中國的實力成正比,傳播效果決定于中外雙方國家的語言態度、文化背景等。
二、全球化背景下漢語國際傳播面臨的機遇和挑戰
(一)全球化背景下漢語國際傳播面臨的機遇
1.漢語使用市場逐漸廣大
漢語國際傳播要想取得成效,必然需要市場作為基礎,只有漢語使用市場足夠大,傳播才能存在足夠的實踐空間。而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外交流更加深入、廣泛,越來越多的外國友人希望學習漢語和了解中國文化,進而和中國構建更為良好的溝通,這既體現了中國的大國風范,也體現了中國強大的國際影響力。當下漢語使用市場正處于不斷增長的階段,為相應的漢語國際傳播提供了良好的基礎條件。漢語在日本成為了繼英語之后的第二外語,在韓國已經被列入高考外語考試科目,在澳大利亞成為第一外語。
2.政府積極推動漢語教學傳播
除了中國政府在積極推動漢語的國際傳播以外,國外政府也希望國民主動學習漢語,也在積極推動漢語國際傳播,尤其重視漢語教學傳播。一方面,中國政府積極出臺了一些政策保障措施,孔子學院正成為漢語國際傳播的主要平臺;另一方面,一些國家的部分大學已經在積極落實中文專業的開設工作。在漢語教學傳播的作用下,以語言為載體的漢語文化逐漸受到越來越多國家的肯定和推廣,中國文化的魅力日益凸顯。
3.中外經貿合作不斷深入
近年來我國漢語國際傳播取得了驚人的成績,在短時間內快速發展,傳播范圍、速度、領域等均有了新的突破。之所以會出現這一情況,主要還是因為經貿合作為漢語國際傳播奠定了良好基礎,提供了穩定推力,以經濟貿易合作作為物質基礎,以漢語國際傳播作為文化基礎,能夠更加深入地促進我國與其他國家的全方面合作。
4.國際社會對儒家文化的推崇
國際化背景下世界各國之所以出現漢語學習熱潮,與中華文化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儒家文化是中華文化的精髓,有著幾千年的歷史,儒家文化強調兼容并蓄、開放包容、和而不同,這種處世哲學對現代國際社會發展具有非常大的啟發。漢語作為儒家文化的載體,其國際傳播對于儒家文化的發揚具有重要意義。
(二)全球化背景下漢語國際傳播面臨的挑戰
1.高素質人才短缺
不管是對全球化發展而言,還是對漢語國際傳播來說,都少不了高素質優秀人才的支持。但是當前我國高等教育并沒有完全跟上全球化的節奏,并未實現有效轉型和升級,同時相應的人才培養機制也未得到充分改善,難以滿足全球化背景下漢語國際傳播的人才需求。
2.受英語為代表的強勢語言及文化沖擊
語言影響力被視作國家軟實力的重要標志,西方發達國家早就對此高度重視,不僅成立了相應的語言發展機構,更是具有豐富的語言推廣經驗,當前英語在世界范圍內的影響力難以撼動。在漢語國際傳播進程中,必然會受到以英語為代表的強勢語言及文化沖擊,需要合理應對。
3.其他國家來華人員規模及結構與現實需求脫節
中國國家實力的增強和國際影響力的加大吸引了大量來華留學生,為漢語教學傳播創造了良好條件。不過,當前其他國家來華留學生人數規模還較小,同時主要集中于東南亞、南亞等亞洲國家和俄羅斯等國,還存在學歷層次偏低、大部分為漢語言專業學生等結構單一的問題。
4.孔子學院規劃建設不夠均衡
孔子學院作為全球化背景下主要的漢語國際傳播平臺,其建設與發展對漢語國際傳播效果的影響十分明顯。目前,孔子學院存在較為明顯的規劃建設不均衡問題,這會對漢語國際傳播的實際效果造成一定影響。
三、國際化背景下漢語國際傳播的策略
(一)發揮政府主導作用并進行科學規劃
在漢語國際傳播中,我國政府作為主體應當充分發揮主導作用,促進漢語傳播質量與效率的提升,構建更加多元化的漢語傳播新格局。對此,國家機關、民間組織乃至個人都應當具備良好的主體意識,共同肩負漢語國際傳播責任,并從多個方面科學規劃,共同推進傳播。首先,應當深入調研其他國家的實際需求,重點掌握傳播情況、經濟發展、傳播規劃、人才培養情況等信息,并以此為基礎構建行之有效的規劃。其次,需要全面加強孔子學院建設。了解現有國家和地區的孔子學院建設規模和運行水平,進一步拓展建設范圍,針對孔子學院數量少、運行管理水平偏低的國家和地區進行重點建設發展,逐步構建更為均衡、更有秩序的全球化孔子學院體系。最后,還需要正確應對強勢語言和文化的沖擊,以漢語為載體,積極宣傳、推廣和發揚傳統漢語文化,創新拓展新的文化,有效保障漢語國際傳播效果。
推薦閱讀:國際漢語教育(中英文)外語論文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