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教育創新即為實現一定的教育目標,在教育領域進行的創新活動,具體的教育活動有具體的教育目標,總的來看,教育的目標就是不斷提高國民素質,培養適應不斷發展的社會需要的人才,教育創新活動應圍繞這一總體目標展開。本文發表在《中國教師》上,文章依據素質教育的理念精神,在尊重教育教學規律的前提下,拓寬對體育素質教育的理念認識,用具體理論指導創新實踐方案,是老師論文發表范文,供同行參考。
1 實施體育素質教育的理論依據
1.1以《決定》精神為指南
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全球性教育處于研討、爭鳴的變革時期,知識時代的到來引起了全球性的教育改革。我國1992年第四次全國高教工作會議上明確提出了教學改革是各項改革的核心;1994年教育部(原國家教委)制定并實施了“高等教育面向21世紀教學內容和體系改革計劃”;1997年教育部(原國家教委)又明確提出:在高等教育諸多因素中,教學改革是核心,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的改革是重點和難點;1999年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中,對學校教育的發展方向,深層次、多視角地闡述了教育改革和推進素質教育的發展內涵。是黨中央和國務院為加速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作出的又一重大決策,是對我國21世紀教育發展確立的宏偉目標。
1.2以社會與個體的需要為原動力
社會發展需要高素質的人才,人才的成長需要有良好的育人環境。一是社會需求,社會呼喚體育,體育社會化是發展趨勢;二是個體人才素質發展的需求,體育之所以能深深的植根于人們的生活之中,并伴隨終生,關鍵在于以人為本,能滿足人們的需要,從人們健康的角度來看是如此,從社會穩定、發展的角度亦然。這就是體育的魅力所在,也是新世紀體育生活化、社會化、終身化的趨勢。
2 拓寬素質教育的理念
2.1實踐體育素質教育的思想
教育工作者是推進素質教育的執行者。拓寬本質教育的理念認識是實施體育素質教育的關鍵。因此,確立面向未來“健康第一”的教育思想,其內涵有二:一是掌握基礎體育知識、技能是為更好地探索體育空間領域;二是提高體育健康思想的理念認識是人才具備的基本條件。拓寬教育工作者的理念認識主要表現為:一是體育與健康教育思想的認識:二是體育知識、技能教育的認識;三是體育保健教育的認識;四是自我養成教育的認識;五是體育欣賞、鑒賞能力的認識:六是體育組織工作的認識。
2.2用具體理論指導創新實踐方案的形成
素質教育理論是指導創新方案形成的關鍵問題。素質教育理論是一個宏觀的概念,通過宏觀的理論概念去定位微觀的實踐方案,用具體的理論去指導創新方案的形成。所謂具體理論,其一是“健康第一”教育思想,表現為體育知識、技能的認知,健康知識的認知。社會知識的認知;其二是“結構優化”教育觀念,表現為知識結構、人力智能結構、物質條件結構、內容體系結構的改變,是指導創新方案形成的關鍵。
2.3選擇好素質教育的切入點
(1)素質教育在體育教學中的溶入。教學是學校的中心工作,各項工作都是緊緊圍繞著這一工作進行的。教學環節是推進素質教育的最佳切入點,教育思想的更新、教學計劃的靈活、教學目標的可行、教學內容的實效、教學方法簡潔與新穎、考試標準綜合性、考試方法嚴謹性,是體育素質教育溶入、實施的體現。
(2)素質教育在課外體育活動中的溶人。課外體育活動是教學的補充,體育教學是以運動技能為主要形式的實踐活動,運動技能的形成是經過分化、泛化、自動化階段,為實現運動技能的提高,在課外體育活動中溶入素質教育是不可缺少的。它能使個體需要得到自由發展,又能實現課內外的互相補充作用。
(3)素質教育在運動訓練中的溶人。運動訓練是學校體育的一部分,它是在普及的基礎上選拔出來的優秀體育人才,通過科學系統的訓練提高自身素質和運動能力,達到以提高帶動普及的作用。在運動訓練中溶入素質教育是體育教學的需要。能起到帶動性作用,實現共同提高。
3 建立體育素質教育的創新體系
3.1體育素質教育創新體系現狀
素質教育是指按照社會和人的發展需要,遵循教育規律,使人的先天稟賦和后天社會諸因素的影響相結合,從而促進受教育者的身心全面、和諧的教育活動。高等教育具有培養人才的專門屬性,決定了體育素質教育的基礎地位。新的世紀,世界教育思想的變革驅趕著我們必須順應新趨勢的發展,對構建實施體育素質教育體系是十分必要的。體育素質教育的構成性要素包括教師、學生、體育課、課外體育活動、社會實踐等方面,在各種要素中,教師和學生是教學活動的主體,誰也無法取代教師“教”和學生“學”的主體地位。從邏輯學的角度出發,運用系統論的思想,經過篩選優化組合,在科學性和實效性的基礎上,構建實施體育素質教育體系。
3.2體育素質教育創新體系的確立
創造力就是依據一定目的,堅持運用一切信念,產生出某種新穎、獨特,具有社會或食人價值的智力產品。素質教育是一個開放、發展體系,創新是素質教育的本質特征,因此構建高校體育素質教育體系必須把創新作為前提。創新素質包括許多成分,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是好奇、冒險、信心,好奇是創新的萌芽,冒險是創新的動力,信心是創新的保證。知識的傳遞將發生深刻性的變化,知識內容的本身,將過渡到知識產生的過程;知識體系的把握,將過渡到知識的形成和共性;對知識的記憶和理解,將過渡到對知識的思考和創新。因此,高等學校體育素質教育體系的確立要有利于學生的創造力個性的形成,教學要創設問題情境,運用發現法,重視非智力因素,培養創新能力和創新素質。體育素質教育體系是適應知識經濟時代要求的培養人才體系。
參考文獻:
[1]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R]。中發(1999)9號,1999-06-13。
[2]劉錫芳。試論以認為中心的體育教育評價取向[J]。體有與科學,2001,(2):75-77。
教師職稱論文發表須知:《中國教師》雜志是經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批準的國家級教育類權威期刊,2003年創刊,面向國內外公開發行,國際標準刊號:ISSN 1672-2051,國內統一刊號:CN11-4801/Z,郵發代號:82-113。內容涉及高等教育、職業教育、成人教育和基礎教育,刊登的文章以內容深刻、切實關注教師生活、反映教師心聲為特點,獲得了各界人事的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