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guī)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yè),沒有后顧之憂
來源:期刊VIP網(wǎng)所屬分類:學前教育時間:瀏覽:次
摘要:開設歷史課程的目的之一是使學生了解中華民族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培養(yǎng)學生的家國情懷,這也是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要求。家國情懷是指人們對祖國、家庭所表現(xiàn)出來的一種熱愛,體現(xiàn)了其對祖國、家庭的責任感、使命感、認同感與歸屬感的統(tǒng)一。在高中歷史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家國情懷有利于加深學生對歷史內(nèi)涵的了解,增強學生愛國熱情以及民族自信心。因此,在高中歷史教學中,教師需要從多個途徑來逐步滲透家國情懷教育,以便實現(xiàn)高中歷史真正意義上的育人價值。
關鍵詞:高中歷史 家國情懷教育 有效途徑
前言
家國情懷作為高中階段歷史教學的重要內(nèi)容,需要學生在學習歷史的過程中,在思想觀念以及情感態(tài)度上有更加明確的體現(xiàn),從而使高中歷史的育人價值得到體現(xiàn)。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一點就是愛國,現(xiàn)階段高中歷史教學就是要培養(yǎng)學生的家國情懷。由此可見,在高中歷史教學中滲透家國情懷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因此,對高中歷史教師來講,從多方面、多層次來考慮如何提升學生的家國情懷就成了工作的重中之重。
一、借助于生活教學滲透家國情懷教育
歷史課,顧名思義,是用來講述歷史的一門課。對高中生來講,他們生活的年代與過去相比已經(jīng)發(fā)生了巨大改變,對于歷史他們很難有切實體會,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其對歷史的準確理解,不利于歷史育人價值的體現(xiàn)。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教師需要做好充分的課前準備,對教材的解讀要更加全面,挖掘更深層次的內(nèi)容,便于找出各個知識難點與現(xiàn)代生活之間的關系,這樣一來也有利于教育工作的順利開展。
從實際出發(fā),高中歷史教師應該從正、反兩個角度來開展日常教育工作,并鼓勵學生提高對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的關注度,這也是實施生活化教學以培養(yǎng)學生家國情懷的前提。例如,教師在講授《中國近現(xiàn)代社會生活的變遷》這一章節(jié)內(nèi)容時,可以借助于多媒體,以圖片的形式展示20世紀七八十年代人們的生活方式,包括衣、食、住、行等各個方面。之后再準備一些現(xiàn)代的圖片與之形成對比。例如出行,由之前的自行車到現(xiàn)如今的地鐵、小汽車,可以明顯感覺到時代的不同。教師通過這兩個時間線的對比,可以使學生真切地感受到祖國經(jīng)過這么多年的發(fā)展所產(chǎn)生的翻天覆地的變化,這樣一來學生對黨的領導的正確性也會有更為深刻的認識。祖國的日益強大帶給學生的也會是無比的自豪與安心,這些都可以使學生增強自己的愛國情感,是培養(yǎng)家國情懷的重要方式。
二、借助于巧設疑問滲透家國情懷教育
在高中歷史教學中,巧妙地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是教師常用的一種教學方式,同時它也可以用在培養(yǎng)學生家國情懷的過程當中。教師需要在深度解讀教材后,綜合教學重難點、典型案例以及學生特點等因素,為學生設立合適的問題來引發(fā)學生思考,使學生在思考問題、探究問題的過程中可以對案例中體現(xiàn)出的濃厚的愛國情感產(chǎn)生深刻的體會,這便是利用合適的問題來對學生進行家國情懷教育。
例如,教師在講授《古代手工業(yè)的進步》這一章節(jié)內(nèi)容時,需要先使學生了解絲綢之路的開辟時間,確定其所處的時間段。之后,通過對教材內(nèi)容的講解,教師可以提出一些相關問題,如絲綢之路的開設有哪些客觀原因,即絲綢之路為何是在漢朝統(tǒng)一天下之后才開設的;絲綢之路的開辟對我國以及世界產(chǎn)生了怎樣的影響。另外,為了拉進與現(xiàn)代生活的距離,教師還可以聯(lián)系習近平同志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一些問題,如“絲綢之路”與習近平同志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有何異同點,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何感受與體會等。這些問題都可以帶給學生無限的思考空間,使學生在思考的過程中感受絲綢之路中蘊含的正能量,培養(yǎng)其家國情懷。再比如在講到《洋務運動》這一課時,教師可以在教學開始之前布置思考任務,如洋務運動發(fā)生的背景如何,在洋務運動中有哪些值得學習的歷史人物等,通過對歷史人物形象與性格的剖析,使學生從歷史人物身上學到其優(yōu)秀品質,這也是家國情懷教育的一個重要方面。
三、借助于英雄事跡滲透家國情懷教育
被選入高中歷史教材的英雄不在少數(shù),教師如果可以合理地借助于這些英雄的事跡,就可以對實現(xiàn)家國情懷教育目標產(chǎn)生一定助力。在開展教學活動時,教師需要有針對性地選擇一些英雄的事跡,并在課堂教學過程中不斷滲透其身上體現(xiàn)出來的優(yōu)秀品質,使學生在良好的氛圍中學習,從而受到家國情懷教育。對高中歷史教師來講,其應當做的就是知識信息的提取,信息提煉后精華的傳遞以及情感的推動。通過英雄的描繪,學生可以得到思想與情感的雙重激發(fā),在體會到英雄的可敬后也就自然而然地體會到了英雄折射出的家國情懷,從而深受感動,有利于其家國情懷的培養(yǎng)。
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多媒體等教學設備為家國情懷教育的輔助工具,使學生更深刻地體會到愛國情感。例如,教師在講授《國共十年對峙》這一課時,就可以從網(wǎng)絡上搜索符合歷史的影視資源,并且將幾個精彩的片段做成合集,在課堂上播放給學生觀看,這樣一來學生可以更加直觀地體會到戰(zhàn)士們的英勇無畏以及必勝決心,而他們之所以一直堅持,是因為他們始終保持著一顆赤誠的愛國之心,這也是學生看到最后需要明確的一點。由此,學生也可以得到情感的熏陶,推動其家國情懷的培養(yǎng)。
四、借助于歷史故事滲透家國情懷教育
家國情懷教育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長期地滲透,僅靠課堂時間是遠遠不夠的。所以,教師為了改善教學效果,切實提升家國情懷教育的效率,可以在課堂之外的地方來開展相關工作,例如組建歷史社團,不定期舉辦滲透家國情懷教育的社團活動,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其中,這是推進教育質量優(yōu)化的有效途徑。
依照高中生的特點,教師在安排社團活動時可以組織大家一起去當?shù)氐牧沂磕箞@或歷史博物館等地方,拉近學生與烈士之間的距離,通過對歷史故事的認識與了解來切實感受到烈士有多么堅強的意志,有多么博大的胸懷。在歷史發(fā)展的長河中,名人思想的熏陶會影響著一代又一代的人。每個朝代也都會涌現(xiàn)出很多偉人,他們的故事絕不像現(xiàn)代影視劇里表演出來的那么簡單。如果學生深受某位英雄的影響,那不僅有利于其對歷史知識的學習,也可以使其更為直接地受到家國情懷教育。高中階段的學生已經(jīng)有了自己的判斷,但是由于閱歷尚淺,因此他們?nèi)匀粫艿街茉猸h(huán)境的影響。教師需要合理利用學生這一特點,在平時多讓學生接觸到一些愛國故事,使其在耳濡目染下激發(fā)自己的愛國情感與民族自豪感。
結語
綜上所述,滲透家國情懷教育是高中歷史教學中必不可少的一項內(nèi)容,同時家國情懷作為歷史教學的核心素養(yǎng),推進其相關工作也有利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養(yǎng)。因此,教師需要借助于歷史教學生活化、合理地設立問題、講述歷史人物偉大事跡等方式促使學生增強愛國情感與民族自豪感,并以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為己任而努力學習,提升自己的家國情懷。
參考文獻:
[1]吳珍珍.豐富歷史教學手段 喚醒學生“家國情懷”——高中歷史教學中學生家國情懷培養(yǎng)探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7(45):67.
[2]單國堅.歷史課堂如何落實核心素養(yǎng)培育[J].中學歷史教學參考,2019(24):3941.
[3]左言琴.如何在高中歷史教學中滲入家國情懷教育[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7,14(8):139.
[4]皋銀飛.高中歷史教學中的家國情懷教育[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通訊,2016(17):66.
推薦閱讀:歷史學習歷史教育類期刊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