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我主要是從宏觀經濟的角度看汽車產業的發展,實際上主要談宏觀經濟形勢。我著重講兩個問題,回答兩個問題:第一個問題,最近大家討論比較多的,中國經濟是否會硬著陸
怎么去看這個問題 第二個問題,在這樣一個經濟環境下,對于汽車行業的發展,會有哪些影響。
上半年社會消費商品零售總額的實際增速在放緩,這跟汽車有關系;從消費來講,這個影響的根源在于勞動者的報酬在國民收入的初次分配當中所占比重太小
編者按:在經過連續27個月的銷量增長后,今年4月,中國汽車市場整體產銷首次出現負增長——環比降幅超過15%,同比年內首次下降,其中商用車降幅更明顯。爾后雖然市場形勢略有好轉,但是整體仍無起色。自2009年起超過美國并已經習慣爆炸式增長的中國車市一時手足無措。
是什么造成了中國車市的低迷 這種低迷是階段性的還是漫長寒冬的前奏 是宏觀經濟形勢影響了車市,還是車市影響了宏觀經濟走向 中國經濟的未來向何處去 中國車市的未來向何處去
本期雜志,《汽車商業評論》記者選取了國家有關部門的3位專家——國家統計局中國經濟景氣監測中心副主任潘建成、國務院研究中心產業經濟部副部長楊建龍和國家信息中心信息資源開發部主任徐長明的專題演講,作為對上述問題的一個解答,供讀者諸君參考。
最近這些年來,我們國家的宏觀經濟與汽車的生產和銷售之間的關聯度越來越大、越來越密切。所以,要研究好宏觀經濟,汽車是必須要了解的一個行業。反過來,汽車行業的發展,也與宏觀經濟密切相關。也就是說,經濟的發展對汽車行業也產生影響,相互之間的關聯度在加大。
這兩個問題,我會結合著一起來講。
談什么硬著陸
很多人說,中國經濟目前的情況類似于2008年金融危機沖擊中國前后的那個情況。真的是這樣的嗎
我們今年二季度GDP增長9.5%,似乎和2008年三季度的9.7%差不太多。但是大家往上看,9.7%之前是10.8%,10.8%之前是11.3%,經過了快速的下滑過程。現在的9.5%實際上是2010年的企穩之后,經歷了一個非常平穩的過程后達到的數字,雖然有所回落,但是跟那個時期是不一樣的。所以,我不認為當前經濟增長和2008年有什么雷同的地方。
我們把年度放長,從整個本世紀以來季度GDP來看,就能夠看得更清楚,現在的9.5%、9.6%左右的增長,實際上遠遠超過亞洲金融危機本世紀初的前三年,那個時候整個經濟增長速度在8%-9%之間。
大家還要想到這樣一個問題,十多年前,中國GDP的總量和現在不可同日而語,也就是說那時候的分母是很小的,基數很小,那時候增長8%-9%。現在是在高基數的情況下依然增長9.5%、9.6%,依然是一個很高的增長。這談什么硬著陸
我們再看企業景氣調查的數據。當前企業景氣數據是135左右,在歷史上是屬于比較高的狀態,表明企業家的信心或者企業經營的狀況總體講是處于歷史上比較理想的位置。
那么,對比金融危機期間(2008、2009年),那個時候景氣指數迅速下滑。我們看預期2010年三季度的景氣指數,基本上是平穩的,甚至有所上升,說明當前不存在這樣一個所謂硬著陸的狀況。
我們看銀行家的景氣,銀行家的信心,高度景氣,當然,和大家的資金需求非常旺盛有關系。銀行業景氣,銀行家對宏觀經濟的信心依然是強的。
還有一個非常關鍵的數字,只是很多人忽略了,經濟好不好,有一個數字很重要,什么數字 就業。大家知道美國、歐洲現在經濟困難,為什么困難,因為有非常高的失業率,失業率高,意味著企業家沒有信心,不愿意招工人;失業率高,影響消費,影響投資,影響整個經濟的增長,影響整個國民的信心。
中國今年截至到上半年,工業企業的就業增長,從業人員的增長,呈現出的是10%以上的增長,這在歷史上是相當高的位置。2009年在經濟危機的沖擊下,就業增長幾乎是零。所以那個時候很多農民工返鄉,因為本身人口還在自然增長,大量農村勞動力轉移,零增長的話肯定有人失業。現在10%的增長,談什么硬著陸,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數字。
再看企業賺不賺錢,企業的利潤保持28%左右的增長(上半年),銷售利潤率是6.2%,是歷史的高位。這說明企業是賺錢的,賺錢的情況下,大家都是有信心的。
再一個,當前的經濟增長并不是說政府主導,實際上當前的增長是我們整個經濟體的內在動力在增強。我們看一個數據,全社會投資的增長速度明顯高于國有及國有控股的增長速度,上半年民間投資增長了33.8%,全社會是26%,國有的只有14.6%,意味著什么 意味著民間充滿活力,因為投資是要花錢的。所以,民間的活力是非常強勁的。民營工業的增長速度也明顯快于國有和外資企業的增長速度。這個數據也反映了內在動力非常的強勁。
我把行業的數據也給大家看一下,銷售利潤率,上游企業很好,反映了當前的一個特征,就是采掘業、煤炭、石油、鐵礦石、有色金屬礦這些行業很賺錢,價格很高,所以銷售率非常的高。汽車,我們看交通是設備制造業,銷售利潤率是7.8%,也比較高。整個工業平均水平是6.2%,盡管我們汽車產銷增長速度回落得比較大,但這是一個理性的回調,依然是掙錢的。
所以,這個情況并不意味著硬著陸,中國經濟目前增速的適度回落完全是調控預期的一個方向。
我們采取了不斷地加息,不斷地提高存款準備金,使企業融資出現了一些困難,尤其是中小企業:我們還在加大節能減排的力度,淘汰落后的產能,很多地方都在收縮,影響增長。現在這種增長正是我們經濟轉型的需要,是我們調控的需要,是我們應對通貨膨脹的需要。所以,這不是硬著陸,而是一種理性的調整。
融資難與消費不足
當前的問題在哪里 為什么大家有這么多的恐慌
我覺得第一個問題,是中小企業的融資有一些問題。看企業景氣指數,中小企業的景氣指數比較低,尤其是小企業:看流通資金的景氣指數,可以看到小型企業的指數是比較低的,是不景氣的狀態,說明他們的融資非常困難。在這樣一個適度緊縮的環境下,我們需要關注的是怎么解決中小企業的融資問題。我說的是那些正常的,有良好市場前景的中小企業的融資問題。
換個角度想,現在主要是資金問題,市場沒有大的問題,和08年、09年的情況不一樣。那時候最大的問題是訂單沒有了,現在你們看,即便是小企業,訂貨情況依然是景氣的,超過100。我經常講,看一個行業,看一個企業好不好,看四個方面,第一,東西好不好賣:第二,賺不賺錢:第三,他敢不敢用工:第四,敢不敢投資。從定貨、盈利、用工和投資這些方面看都處在景氣曲線,即便是小企業。但是小企業的資金情況是比較緊張的,這是當前的現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