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 要:人力資源是第一資源,人力資源發展戰略,是企業發展戰略的制高點。在現代隨著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企業家越來越重視人力資源在企業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實踐證明,優秀的人力資源是企業發展的根本。
關鍵詞:人力資源,現代管理,以人為本
一、現代企業最重要問題,歸根結底是“人”的問題
現代企業正沿著信息化、科技化、自動化、國際化方向發展,企業的價值觀從“經濟人”到“社會人”再到“文化人”的發展。企業最嚴重問題是“人”的問題,企業最重要問題也是“人”的問題。事業是人創造的,有什么樣的人就能創造什么樣的事業。企業首先是企業家的企業,在日本,沒有松下辛之助,就沒有日本松下公司;在中國,沒有張瑞敏,就沒有海爾集團;沒有南存輝,就沒有正泰集團。古今中外,一再證明優秀人才是優秀企業之本,企業最好資產是“人”,企業沒有優秀人才,就不會有優秀的產業和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最高境界和最高指導原則,就是讓企業優秀人才創造優秀事業,達到“偉人創偉業”的理想境界。
二、現代以人為本的管理不同于傳統人事管理
1.在思想理念上大不相同。現代人力資源管理的中心課題是以人為本,充分開發人才的智力和潛力,努力提升人才的素質,使人才具備參與經濟創新活動的態度、體力、技能、智慧和價值觀,培養企業人才,成為中高端人才,成為企業創新發展團隊的高手和骨干。而傳統的人事管理以完成任務為重要目標,對勞動力進行安排和調配,把事務性工作放在第一位,忽視了人才的培養和開發,把人員作為完成生產任務的勞動工具。
2.在管理制度上大不相同,現代人力資源管理是人性化管理,非常注意開發員工的智力和潛力,以員工的績效考核和薪酬管理來激勵員工聰明才智,激發員工的積極性和創造力,使員工成為推動企業發展做出重大貢獻的優秀人才。
而傳統的人事管理,以要求員工遵守企業規章為準繩,不要求員工改革創新,要求員工按部就班工作,使員工看不到發展前途,實現不了自己的愿望和理想,束縛員工的積極性和創造力。
3.用人機制上大不相同,現代人力資源管理視企業員工為寶貴資源,企業管理員工的中心任務是培育開發員工的智力和潛力,充分發揮員工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力,不斷提高員工的政治思想水平和業務素質、成為企業發展的棟梁。而傳統人事管理視員工是普通勞動力,認為工人就要老老實實做工,不該知道的事不問,不該想的事不想,否則就是小青蛙想吃天鵝肉,異想天開。把員工看成沒有理想、沒有追求的木頭人,這是截然不同的兩種用人機制。
三、現代人力資源管理策略建議
中國五千年的文明發展史一再證明,“得人者得天下,失人者失天下”。歷史告訴我們,天下萬物人是第一寶貴的決定因素,市場經濟是競爭經濟,市場競爭說到底是人才競爭,哪家企業擁有中高端人才,哪家企業就能把握企業發展的前途命運。因此,現代企業管理的中心任務是培育招聘優秀人才,開發提升優秀人才的智慧和潛力,充分發揮優秀人才的聰明才智,讓人類英才來決定現代經濟的前途命運。
1.轉變理念,堅持以人為本?,F代企業管理中心是管人,以人為中心,以人為本,以人為綱,綱舉目張?,F代企業管理的目標是把企業發展的經濟效益放在“人”的肩膀上,其管理辦法不再是命令性和強制性,而是始終貫徹愛護、信任、啟迪、激勵。對企業的員工不再視為普通勞動者,而是企業的“主人”,給員工關心、愛護、尊重、信任,充分調動員工的積極性和創造力,特別看重員工的合理化建議,暢開心扉同員工談心交流,使員工對企業形成責任心和使命感,進而使員工的個人價值追求同企業的發展戰略融為一體。企業建立“優秀人才”晉升制度,營造有理想、有追求、積極奮斗、公平競爭、人心向上的好氛圍,建立企業內部和諧人際關系,建立團結戰斗的企業大家庭。
2.以對企業貢獻大小論英雄,大膽放手使用人才。在現代,使用人才以什么為標準?應以對企業發展貢獻大小為標準,這就是堅持實踐是檢驗真理唯一標準在企業工作中的具體體現。在溫州,比較有名聲的職業經理人,年薪一般是幾十萬元,但是某家木材貿易公司的總經理年薪卻高達200萬人民幣,在這位總經理就職前,該公司的營業利潤在5%左右,而這位總經理主持工作后,企業利潤成倍增長。這位總經理是從國外聘用而來,其有三大優勢:一是掌握世界木材市場的產銷情況;二是擁有世界木材貿易營銷網絡和渠道;三是同世界木材貿易商建立良好的溝通。有這樣一位國際職業經理人主持工作,企業的理念,企業的生產經營,企業的績效簡直是“兩個天下”。這個事實驗證了使用人才,必須堅持人才對企業發展貢獻大小為標準。
3.建立激勵機制,運用物質與精神相結合的方法去開發人才的智力和潛力,極大調動企業人才的積極性和創造力。
所謂激勵,是通過客觀因素的刺激,引發人的行為驅動力,也就是說,激發員工的工作動機,使他產生去實現企業發展目標的行為。實踐證明,激勵是提高員工素質的有效杠桿,在一般情況下,員工的智力只發揮20%~30%,在良好激勵環境中,員工的潛力可以發揮到80%~90%,達到開發人才潛力的理想境界。
激勵層次越高,產生的積極效應越高,馬斯洛提出人的需要五個層次結構學說:“生存需要,安全需要,社會需要,自尊需要,自我價值實現需要”。實踐證明,需要層次越高,產生積極效應就越高,人的生存需要是低層次的,人的自我價值追求是最高層次。人的物質激勵是基礎,人的精神激勵是高品位的,如事業感、成就感、社會認可、發展前途等,人的精神榮譽,不僅在當代發揮積極推動作用,而且其精神財富也會世代相傳。
參考文獻:
[1] 曹麗敏.淺談人力資源管理與經濟可持續發展[J].才智,2019(9)
[2] 洪宇.淺談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J].企業改革與管理,2016(7)
[3] 黃海鳳.以人為本角度下的人力資源管理研究[J].現代經濟信息,2016(11)
[4] 陳明映.試論人力資源管理在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的地位和作用[J].財經界,2014(11)
推薦閱讀:發表醫院人力資源管理方面論文怎么選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