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 要:近幾年,建筑信息模型(BIM)的應用給工程造價行業造成了巨大的沖擊,傳統的工程造價人才培養方式已不再適用于當前的行業發展趨勢,修改并完善一套符合當前工程造價行業的人才培養模式的顯得尤為重要。本文先對工程造價人才需求進行了分析,而后從完善課程體系、新增BIM課程、改革教學思路,利用虛擬仿真技術、“雙導師”負責制等方面提出教學改革的建議,以期為建筑信息化人才培養提供一定的參考。
關鍵字:建筑信息化;工程造價;BIM技術;實踐能力
建筑業作為我國支柱產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具有產業結構分散、參與方眾多、信息交流手段落后、高能耗高排放等弊端。住建部在《2016-2020年建筑業信息化發展綱要》指出建筑業信息化是建筑業轉變的發展方式,同時也是提質增效、節能減排的必然選擇,對建筑業綠色發展、提高人民生活品質具有重要意義。工程造價專業畢業生主要從事工程成本管理、工程項目咨詢等方面的工作。建筑信息模型(BIM)技術的推廣和應用使得工程造價從業者工作發生了較大的改變,高校作為人才輸出的重要場地,亟需制定建筑信息化背景下工程造價人才培養方案。
一、建筑信息化工程造價人才需求分析
傳統的建筑業是一個高消耗、高排放、粗放型的產業。近幾年,隨著建筑信息化的推廣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裝配式建筑、綠色節能建筑、可持續發展建筑等成了時下熱點,工程造價人員的工作內容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一)簡單的計量計價工作將大幅減少
工程造價從業者每天會面對繁多冗雜的數據,有時施工圖紙的微小變更會導致造價工作的反復,增加工作量。BIM技術的應用將會使上述問題得到巨大的改善。晨曦BIM軟件可自動識別BIM模型的構件并對工程量統計,如模型發生了變更,工程量會自動進行相應修改。造價人員只需對軟件無法識別的構件進行操作即可。這樣既減輕了造價人員的工作量,也提高了效率。因此,作為造價人員,除了學習加量計價外,掌握BIM相關知識也是非常有必要。
(二)全能型、復合型人才需求與日俱增
工程造價人員主要從事建設項目成本管控等相關工作。此前,大部分工程采用的是事后控制的方法,即施工完成后進行工程對數和工程審計,但是事后控制的效果差強人意,許多在項目初期能避免的開銷被忽略,導致成本得不到有效控制。隨著建筑信息化的推進,建筑行業開始提倡全過程項目管理,即從可行性研究開始經初步設計、擴初設計、施工圖設計、招標、施工、竣工驗收、工程結算,后評估等進行項目管理,造價人員也從項目初期參與項目,這就要求造價人員熟悉和了解整個項目的運行和管理,即全能型、復合型造價人員將成為未來的一個發展趨勢。
二、建筑信息化工程造價人才培養改革方案
工程造價專業是一個綜合性、實踐性較強的專業。尤其在現代工程項目越來越復雜的情況下,傳統的教學方式很難直觀地呈現項目的內部結構及施工過程,導致學生在計算工程量時存在很多疑慮。在信息化發展的大潮中,部分教師開始進行積極的嘗試,在課堂上借助圖片、動畫、音視頻,利用PPT、投影儀等軟硬件輔助教學幫助學生理解施工過程。這些課件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助學、助教作用,但仍沒有突破傳統教學模式的限制。為跟上建筑信息化步調,提高學生就業率和精準度,特進行以下方面的改革。
(一)完善課程體系,新增BIM課程
隨著信息化的推廣,BIM技術必將成為建筑業最熱門的技術之一,開設合適的BIM課程對人才培養及畢業生就業具有重要作用。高??筛鶕陨硇枨蟛捎眯略鯞IM課程或者植入BIM內容的方式進行。例如新增BIM建模技術課程,主要講授BIM軟件的建模流程和方法(如REVIT軟件),通過講授標高、軸網、柱、墻體、樓板、屋頂、門窗、樓梯、基礎、梁等構件的繪制,使同學掌握軟件的使用和建模流程,獨立完成BIM模型的建立,并進行簡單的模型優化和分析。也可在已有的課程中植入BIM內容,如大一課程的房屋建筑學,教師可在教學過程中利用BIM模型進行講課,BIM的三維可視化和可模擬性可以幫助初學者更好的理解建筑物的各個部位,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此外,還可將BIM內容與已有課程聯系起來,如將BIM模型導入廣聯達、斯維爾、BIM5D等進行應用,這樣既提高學生的BIM應用能力,同時也形成了較為完整的BIM課程體系。
(二)采用“教學做一體化”教學思路
新工藝、新技術的產生要求工程造價人員具備更多的專業知識和實踐能力,因此我們的人才培養方案要更加注重實踐能力的培養。“教學做一體化”教學思路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幫助學生更好的理清工作思路,熟悉各項流程和工序,實現學習工作完美轉換。“教”主要是教師先講理論,隨后附上相應案例,手把手帶學生操作案例,通過理論聯系實際的方式幫助學生理解專業知識;“學”主要是指學生進行理論知識和案例的學習,并且一步一步跟著教師完成整個案例;“做”主要是指學生課下單獨或者以小組為單位完成實際工程案例,并進行最終的答辯,通過與大家分享和總結自己做項目時遇到的問題和尋找到的解決方案,達到相互學習的目的。這樣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專業實踐能力,同時對學生的分析能力、總結能力以及團隊協作能力也是很好的提升。
(三)鼓勵采用虛擬仿真教學方式
互聯網的飛速發展給教學方式帶來了更多的可能,虛擬仿真教學慢慢進入了高校課堂。目前國內大部分院校工程類專業的實踐教學環節中存在著實驗實訓建設相對滯后、實驗實訓項目存在局限、校外實習單位不愿意接收太多實習學生、現場實習管理存在安全隱患等現實問題,這些問題造成學生的工程規范操作意識薄弱、實踐能力差、缺乏工程全程操作經驗等不足,虛擬實仿真正好可以解決上述問題。
虛擬仿真教學也稱為模擬教學,就是用計算機技術來模擬真實場景進行技能訓練的一種教學方法。整個軟件以真實的施工項目為背景,以施工現場流行的施工工藝和施工管理為主線,人機交互加三維場景,學生只需打開相應的軟件即可身臨其境完成實習、實訓任務。例如《施工組織設計》這門課,軟件真實還原了施工現場,學生可以自行操作軟件,多方位、多視角進行體驗,了解施工的工藝和方法。該軟件還有智能語音提示功能,可以使整個模擬體驗過程更加生動形象,就像在玩游戲,極大提高同學們的積極性和興趣。通過虛擬仿真教學的方式,可將學生的理論知識和技能學習同實踐相結合,將學生的專業技能與綜合素質相結合,將學生的就業能力和企業的用人要求相結合,形成完整的、系統的人才培養平臺,實現學生、教師學校、用人單位和社會等多方共贏。
(四)“雙導師”負責制,提高學生實踐能力
工程造價人員的創新精神、實踐能力決定了其是否為全能型、復合型人才。因此,學校在做好課堂教學外,還應積極主動地與地方政府、知名企事業單位建立實習實訓基地,為學生開拓實踐途徑,創造實踐機會,幫助學生在實踐中提高專業素質,積累經驗,提高動手能力。
實行“雙導師”負責制,即給每一位學生配備校內、校外指導教師各1名。以校內導師指導為主,校外導師為輔參與實踐課程、畢業實習等多個環節的指導工作。學生到實習單位后,由實習單位技術人員承擔主要指導工作,創造條件鼓勵學生參加或參與實習單位的業務工作和科技創新活動,認真完成實習任務,遇到不懂的問題第一時間請教校外指導老師。實習實訓后,學生認真撰寫實習總結。校內導師可根據學生撰寫的實習報告和實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進行總結,努力尋求提高實習、實訓教學效果的有效途徑,使畢業生實踐能力得到用人單位的充分肯定。當然,實習單位可對表現良好的學生進行擇優錄取,這在一定程度上也解決了學生就業難、就業壓力大的問題。
三、結語
建筑信息化的快速發展給工程造價專業帶來了更大的挑戰。高校應改革課程體系,新增BIM相關課程。在授課過程中,改革教學思路,利用虛擬仿真等新型教學技術,注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將課堂授課與校外實習實踐有機結合,培養符合社會需求的工程造價專業人才,為建筑企事業及時有效地輸送新鮮血液。
參考文獻:
[1]荊樹偉,閻俊愛,網凱杰.建筑工業化化背景下財經類院校工程造價專業人才培養的改革研究[J].太原城市職業技術學報,2017(11):162-164
[2]吳雪梅.互聯網+BIM支撐下的高職工程造價專業課程體系探索[J].河北職業教育,2019,10(5):93-99.
[3]陳丹,邱玲玲,曹陽艷.基于BIM工程造價人才體系構建思考[J].中華建設,2019(3):54-55.
推薦閱讀:人才培養論文題目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