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要:為積極擴大區域非公有制企業高層次人才隊伍整體規模,解決困擾非公有制企業發展和區域經濟發展的高層次人才困境,政校企及社會機構協同共建高層次人才隊伍成為助力區域經濟轉型升升級、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突破口。本文以威海市為例,全面分析了威海市非公有制企業人才隊伍建設的現狀及困境,研究了政校企及社會組織在高層次人才隊伍建設中的角色作用,并從戰略協同、引進協同、培養協同三個方面對非公有制企業高層次人才隊伍建設路徑進行了有益探索。
關鍵詞:協同創新;區域發展;非公有制企業;高層次人才
改革開放以來,非公有制經濟已經成為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非公有制企業獲得了前所未有的發展,規模迅速擴張,對人才的絕對需求也在提高。在經濟全球化及知識型社會的時代背景下,擁有懂管理、懂技術、善經營的高層次人才隊伍成為非公有制企業“二次騰飛”的關鍵。威海市作為沿海城市,集聚了大批非公有制企業,充分發揮非公有制企業引才主體作用,協同多方資源,釋放高層次人才隊伍建設協同效能,對推動區域經濟社會發展至關重要。
一、非公有制企業高層次人才發展現狀
威海市非公有制企業主要集中在信息技術、新醫藥與醫療器械、先進裝備及智能制造、炭纖維等復合材料領域,基本覆蓋全市重點行業和重點領域。根據威海市第三次經濟普查數據公報顯示,非公有制企業占全市企業總量的95%以上,營業收入占全市總營業收入的60%以上。由此可見,非公有制經濟已成為威海市經濟社會發展的主力軍。
1.非公有制企業高層次人才隊伍初具規模。截止到2019年年底,全市人才資源總量達62.5萬人,擁有市級以上人才工程專家1158名,高層次人才數量及總量居全省前列。統計結果顯示,高層次人才90%以上分布于威海市非公有制企業中,這充分說明大多數非公有制企業充分認識到人才對企業發展的重要性,高層次人才競爭的意識越來越強,重視人才的氛圍越來越濃厚。
2.高層次人才引培載體日趨完善。近年來,威海市聚焦產業人才發展需求,筑巢引鳳,高端人才引培載體如雨后春筍般快速增加,成為威海市引培高層人才和服務創新驅動發展的強勁加速器。一是打造了高端人才引進平臺,通過舉辦“中國威海國際英才創業峰會”、成立“威海海外引才工作聯盟”、拓寬海內外引才工作站布局版圖等方式,全力推介最美威海,廣聚人才。二是打造了高端人才培育平臺,建成院士工作站、企業博士后科研工作單位、海外留學人員創業園區、引智示范推廣基地、國家級工程實驗室、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國家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國家級工業設計中心、電子信息與智能制造產業園區等創新創業載體,為高層次人才提供成長舞臺。
3.高層次人才政策環境逐步優化。威海市重點突以企業引才為主體,充分發揮項目帶動效應,打造以“威海英才計劃”升級版為統領,21項人才工程、13項支撐措施相互銜接的全方位政策體系,細化場地、資金、貸款貼息、生活保障等配套措施,形成了完善的引才政策體系,人才吸聚能力明顯增強,在2019年度中國最具人才吸引力城市100強排名榜中,威海人才吸引力指數6.9,位列第52名。
二、非公有制企業高層次人才隊伍建設中的角色分析
政校企及社會機構在非公有制企業高層次人才隊伍建設中都從不同層面肩負著重要責任。
1.政府是高層次人才隊伍建設的“領航者”。政府在區域高層次人才隊伍建設中擔任引領者的角色,是高校、非公有制企業以及社會機構等組織的“黏合劑”。政府要為區域人才發展提供政策層面的方向指引,通過合理規劃,依據產業發展需求,完善高層次人才工作政策體系、優化高層次人才市場環境,提供和諧、有序、公平、公正的“軟環境”;要加大對區域高層次人才的資金投入力度,搭建引才平臺、產業平臺,提供基礎設施保障等“硬環境”。
2.高校是高層次人才隊伍建設的“蓄才池”。高校作為高科技人才資源最聚集的創新主體,是高層次人才培育的重要一環,更是高層次人才輸出的“主陣地”。在人才培養方面,高校應結合市場需求,豐富和完善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的理論體系,培養能夠將在校創新成果市場化和產業化的高層次才。在人才輸出方面,通過打造高校創新實踐基地、開展訂單培養等方式輸送給企業所需高層次人才。
3.非公有制企業是高層次人才隊伍建設的“主力軍”。高層次人才資源已經成為非公有制企業快速發展的重要資源,非公有制企業要以較低的人力成本實現更高的利潤,就需要在高層次人才隊伍建設方面開源節流。非公有制企業通過企業文化建設、人才儲備庫建設、培訓提升體系建設、績效考評和激勵措施等方法,合理提升現有高層次人才的創新能力及歸屬感,活化現有人才資源。同時,還可通過多樣化的柔性引智方式緩解技術緊缺難題。
4.社會機構是高層次人才隊伍建設的“加油站”。非公有制企業高層次人才培養需要長期實踐錘煉,僅僅依靠高校及單位遠遠不夠,需要社會培訓機構補缺性、及時性的培訓。社會專業培訓機構是高層次人才培養的有效補充方式,通過實施行之有效的創新能力開發計劃,制定針對性培訓課程,為非公有制企業高層次人才提供多元化能力塑造平臺。
三、非公有制企業高層次人才隊伍建設存在的問題
1.非公有制企業協同參與高層次人才隊伍建設的積極性不高。非公有制企業參與政府引導下的區域高層次人才戰略規劃、引進、培養積極性不高。部分非公有制企業與政府部門缺乏有效溝通,地方政府無法及時掌握非公有制企業有效人才需求情況,容易出現與企業需求、產業結構匹配度不高,以及高層次人才引培后而不能有效使用的情況。部分企業忽視與社會機構合作培訓的必要性,單調的以業務性、技能性為主的內部培訓對高層次人才的創造能力開發作用不明顯。
2.部分非公有制企業引才留才觀念相對落后。一些非公有制企業內部管理體制機制落后,企業人才家族化、親緣化導致后備人才培養意識淡薄,沒有建立現代企業管理制度,阻礙了非公有制企業人才隊伍建設。有些企業內驅力不足,追求短期經濟效益,對高層次人才培養的長期性缺乏耐心,對依靠科技人才和技術進步來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缺乏緊迫感。
推薦閱讀:人才培養論文題目 參考文獻